【题解】
本文选自《韩非子》第二十篇《解老》,题目为编者所加。“有欲”的立足点是人都有欲望,然后以此为根基论证了“祸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和“咎莫憯于欲利”三个命题,批判了人不能正确对待本性中的欲望而去不断获取利益的种种错误想法、做法。
【原文】
人有欲①,则计会乱②;计会乱,而有欲甚③;有欲甚,则邪心胜④;邪心胜,则事经绝⑤;事经绝,则祸难生。由是观之,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⑥。可欲之类,进则教良民为奸⑦,退则令善人有祸⑧。奸起,则上侵弱君⑨;祸至,则民人多伤⑩。然则可欲之类,上侵弱君而下伤人民。夫上侵弱君而下伤人民者,大罪也。故曰:“祸莫大于可欲⑪。”是以圣人不引五色⑫,不淫于声乐⑬;明君贱玩好而去淫丽⑭。
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⑮;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⑯,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⑰;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⑱。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忧也⑲。故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⑳,则不忧矣。众人则不然,大为诸侯,小余千金之资,其欲得之忧不除也。胥靡有免,死罪时活,今不知足者之忧,终身不解。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
故欲利甚于忧,忧则疾生;疾生而智慧衰;智慧衰,则失度量;失度量,则妄举动;妄举动,则祸害至;祸害至而疾婴内;疾婴内,则痛祸薄外;痛祸薄外,则苦痛杂于肠胃之间;苦痛杂于肠胃之间,则伤人也憯。憯则退而自咎,退而自咎也生于欲利。故曰:“咎莫憯于欲利。”(选自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卷第六《解老》)
【注释】
①欲,欲望。②计会(kuài),计算。③甚,严重。④邪心,奸邪之心。胜,取胜。⑤经绝,走向绝路。⑥诱,引诱。⑦进,这里指积极的方面。⑧退,这里指消极的方面。⑨侵,侵害。弱,削弱。⑩民人,百姓。⑪祸,当为“罪”,据顾广圻说。⑫引,诱惑。⑬淫,沉溺。⑭贱,轻视。玩好,珍贵的玩物。淫丽,华丽过度。⑮犯,战胜。⑯属,连接。著,通“着”,接触。⑰食,吃饭。⑱是以,所以。欲利,贪求利益。⑲忧,忧患。⑳食,食物。充,填充。虚,这里指肠胃。余,盈余。资,资财。除,消除。胥靡,因犯罪而服劳役的人。解,解脱。祸,祸患。“于”当为“则”,据陶鸿庆说。疾生,产生疾病。衰,减退。度量,这里指准则。妄,胡乱,荒诞不合理。婴,缠绕。薄,迫近。杂,集聚。憯(cǎn),同“惨”,惨痛。咎,怪罪,处分。
【品读】
这世界上,活着的每个人都有欲望。儒家学者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在很大程度上说的就是人的本性中与欲望相关的种种自私行为。面对人性的欲望,荀子主张加以教育引导,而韩非子却将它作为其“法术”思想的一条重要理论依据,予以充分利用。
本文选自《韩非子》一书的《解老》篇。“解老”,是韩非子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于先秦道家经典著作《老子》的解读。《老子》的思想,是道家思想,它是老子从理论上对于整个世界的哲学思考。而韩非子既是一位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政治家,他对于《老子》的解读主要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将其作为指导实践的政治哲学,这就使得《解老》具有了法、道两家合糅的色彩。
对于老子提出的“罪莫大于可欲”这一著名论断,韩非子的解读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紧扣命题中的“罪”和“欲”两个关键点,展开了详尽的推理,体现出了韩氏逻辑的严密和思理的明晰。韩非子说,人如果有了欲望,对事物计划盘算时就会因为受到欲望的影响而出现混乱;一旦计算出现混乱,那就会产生更大、更多的欲望,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误区,无法自拔。当欲望一天天膨胀、疯涨的时候,不正当的思想就会占上风;当不正当的思想占了上风之后,就会失去办事的准则,做事就不再考虑后果;做事不考虑后果,灾难也就会随之而来。理清了这其中的缘由,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概括——灾难产生于不正当的思想,而不正当思想之所以产生,根源正是欲望。
将“祸难”产生的原因追究到“欲”,可以说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但是韩非子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借破竹之势,将焦点对准了“欲”背后更深处的“可欲”。“可欲”,即能够引起欲望的事物,韩非子认为,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它们可以唆使本分的人去作奸犯科,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它们将会使善良的人遭受祸患。奸邪行为一旦出现,向上就会侵害君主,而向下就会伤害百姓。所以《老子》才说:“没有比能够引起欲望的东西更大的罪恶。”因为看清了其中的玄奥,圣人自然不会受到五色、声乐的诱惑而沉溺其中,只有英明的君主才会轻视珍贵的玩物,抛弃过分华丽的东西。(www.xing528.com)
与飞禽、走兽不同,人身上既没有长长的皮毛,也没有厚厚的羽毛,如果不穿衣服就无法抵御寒冷;人也不同于天上的星辰和地上的草木,而是以肠胃作为维持生命的根本,因为我们不吃饭就不能生存,因此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无法消除获取利益的想法,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在韩非子看来,只要获取利益的想法没有消除,人自身的忧患也就不会消除。大到富可敌国的诸侯,小到积存千金的富人,无不如此。人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必然就会产生忧愁,永远不知道满足,也就会永远承受着忧愁的负担。可见,不知道满足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其深层的原动力仍然是欲望。所以《老子》说:“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害。”说穿了,这其实是一种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心若安定,万物自然安定。只有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会自觉地去向圣人学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韩非子说因为忧愁来自于获取利益的想法,所以获取利益的想法比忧愁本身的危害更为厉害。忧愁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就会得病;一旦得病,人的智力就会开始减退;随着智力的减退,人考虑问题、处理事务的时候就会失去应有的准则;没有了准则的约束,人就会免不了胡乱行事;而当一个人开始胡乱行事的时候,祸害也就会如影附形,自然降临;祸害的降临,必然会在人心里留下巨大的阴影,并时时刻刻折磨着他,于是疾病就会乘虚而入,纠缠在人的内心之中;在内心饱受疾病困扰的过程中,病痛就会慢慢向外侵扰;随着病痛向外侵扰,苦痛就会聚集在肠胃之间;当苦痛聚集在肠胃之间的时候,这种惨痛将会对人产生巨大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往往会在惨痛中反省自责,追根溯源后才发现,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源自获取利益的想法。所以《老子》说:“没有比获取利益的想法更为惨痛的罪责。”
经过韩非子的深层剖析,我们发现个人在追求欲望的路上永远不知道满足,将会在泥淖中越陷越深,甚至万劫不复。那么对于一个国家呢?道理相同,结局自然一样。智伯伐仇由的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春秋末期,晋国权臣智伯将要征伐仇由国,但道路艰险难通,于是铸了一口大钟赠送给仇由国君。仇由国君非常高兴,准备修通道路迎接大钟的到来。但他的臣子赤章曼枝却坚决反对,说赠钟本是小国侍奉大国的事情,现在大国反其道而行之,其中一定有阴谋。他认为赠送大钟不过是个幌子,智伯的军队肯定会尾随大钟之后,所以大钟是万万不能要的。仇由国君不听,一意孤行。七个月后,智伯攻占了仇由。就这样,因为君主的贪图利益,仇由作为一个国家便在历史上永远消失了。
钟
【扩展阅读】
导言:曾经利用仇由国君主贪求利益而将其吞并的智伯,却同样因为无法满足自己对利益的追逐而最终身死国灭。如果要寻找智伯和仇由国君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贪图器物与贪求土地的表象差异,而两者在本质上则并无不同,一切都是欲望惹的祸。
智伯索地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
任章曰:“何故不予?”
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
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邻邦必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伯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且君何释以天下图智氏,而独以吾国为智氏质乎?”
君曰:“善。”乃与之万户之邑,智伯大悦。因索地于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之外,赵氏应之内,智氏自亡。(选自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卷第七《说林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