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自从2014年7月27日实施统考之后,标志着四川省的教师招聘考试正式进入统考时代。所有考生在同一时间参加,使用同一套试卷。每年上下半年各进行一次招考,全省各地市有一个必考科目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个别地市还要加考专业知识或职业能力测验等。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师职业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不断提升。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
作为可以直接拿到编制的重量级考试之一,每年四川教师公招考试都会受到广大考生的关注。报考人数和竞争压力直线上升。华图教育四川教师分校作为专业从事教师考试培训的专业机构,以高效精准的辅导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誉。每年参与华图内部教案领取、配套题库领取以及参加考前培训和考后估分的考生越来越多,大家也急切希望我们能结合四川教师公招的考情出版针对性的教材。基于上述情况,根据2018年考情,全新改版后的四川教师公招系列教材应运而生。2021年,华图教育四川教师分校对教师公招系列教材进行较大的调整,为进一步加强该教材的针对性和预测性,将会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
就考试内容而言,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分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和教师职业道德四个模块;考试题型分别为判断、单选、判断简析/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2018年上半年将判断解析题改为多项选择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为100分。具体的分值分布,题量如下表:
(表一)
续表
判断题是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事实、原理和结论进行快速的辨别,可以快速的测出考生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及辩证思考能力。这个题型在统考后成为四川省的固定题型,一般放在四个题型中的第一题。从题量上来看,数量在24-29题之间。判断题的特点是考点相对比较简单,但分布广泛,在四大模块中均有涉猎,2014-2020各模块的题量统计如下表:
(表二)
判断题的难度一般不大,按照类型分为两种一种为知识型的判断题,一种为理解型的判断题。下面我们将通过几道题来分析下这两类题型。
1.知识型判断:是对固有教育概念、教育事实、教育原理进行辨析。
【2020年下真题】2.教育在当代被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 )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因为教育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所以当代人们视教育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认为它是增加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的重要因素。故本题正确。
【2020年下真题】13.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小丽常对其赋予意义后再记忆。小丽采用的是复述策略。( )
【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精加工策略也常被人们使用。常见的精加工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记忆术;(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小丽对其赋予意义后再记忆利用了记忆术,采用的是精加工策略。故本题错误。
2.理解型判断:对固有教育概念、教育事实、教育原理进行理解并运用,出题形式为举例子然后判断是否符合所考察理论,这两年这一类型的考察在不断增加,值得大家重视。
【2020年下真题】21.张老师因生病住院请假一个月,学校将他所带班级交由李老师代管,代管期间张老师与该班学生的教育法律关系消灭。( )
【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律关系的变更与消灭。教育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或内容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它包括权利主体的增加或者减少、权利内容的部分变化和物的量的增减等。教育法律关系的消灭(终止)指的是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完全终止,彼此丧失约束力。如某教师人事调动,他和原学校的教育法律关系即终止。本题中张老师只是请假一个月,并未与学校解除教育劳动合同,因此教育法律关系并未消灭。由李老师代管期间,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因此教育法律关系发生了变更。故本题错误。
【2020年下真题】8.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学生易结成“小团伙”,造成班级不团结,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反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
【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非正式群体。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被称为非正式群体。它是同伴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体和正式群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教师在管理非正式群体时,第一,要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第二,对积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第三,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干预。故本题错误。
单选题是在四个选项中选出唯一正确答案,看似简单,但是迷惑性很强,稍有疏忽,就会出现错误。四川省的单选题也是必考题型,考察侧重点的依然是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和辨别能力。从题量上来看,2017年下半年题量增加,由原来的45道题,增加为50道题,2018年题型变化后,减为45道题,还没有形成规律。单选题的特点是相对简单,但是涉及面广,四大模块中都有涉猎,2014-2020年各模块的题量统计如下表:
(表三)
单选题相对比较简单,历年考试的重点变化不大,都集中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但是教育法学也高达6-9分之间,应该引以重视。单选题同样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知识类的单选题,一种是理解类的单选题,近几年越来越偏向于理解类的单选题。
1.知识类单选题:重点集中在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等基础知识,相关的概念,规定的考察,侧重于知识点本身。
【2020年下真题】3.下列关于生产力发展对教育制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性质与领导权
B.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D.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与领导权,本题选A。
【2020年下真题】20.某生近段时间常被“我是谁?”“我将来要做什么?”等问题困扰,依据埃里克森的理论,该生心理发展处于( )发展阶段。
A.自主对羞愧 B.信任对怀疑
【答案】C
【解析】12岁至18岁时心理发展会处在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发展阶段,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忠诚的实现。青少年在为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做心理斗争,即随着他们把参考对象从父母转向同伴,他们需要知道自己与同伴是怎样的相同,同时又与别的任何人有着独特的不同。题中的学生常被“我是谁”“我将来要做什么”困扰,正是处在这一阶段。故此题选C。
2.理解类单选题:一般会与教学情境相联系,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2020年下真题】4.人们通过学习,意识到雾霾的危害,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中,这体现了教育的( )。
A.文化功能 B.生态功能
C.政治功能 D.经济功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二)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三)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所以本题选B。
【2020年下真题】26.人们常说“见者易,学者难”,这主要是强调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哪一阶段的重要性?( )
A.言语指导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动作技能学习的阶段。“见者易,学者难”的含义是看着容易,学起来就难了。看着容易也就是看别人做容易,即示范;学起来难也就是自己动手做的时候就难了,即练习难。故本题选C。
判断简析题分为两个部分,先判断后简析。首先是针对教育观点或者教育事实判断对错,其次在第二部分的选项中选择你所认为正确的观点,并且要求两个题观点一致。这个题型是四川独有的题型,也是四川省统考后的重点题型。从题量上来看,2017年下半年判断简析题量下降,由原来的8道题,减少为目前的6道题,还没有形成规律。在下面两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2014-2017各模块的题量分值(表四)及知识点具体分布(表五),从下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考察的重点为教育学的教学部分、教学心理学的学习心理、教育法学的教师权利维护和学生权利维护。
(表四)
(表五)
判断简析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类的判断简析题,对教育理论和观点的判断分析,多见于教育学;另一类行为类的判断简析题,是对教学行为的正误的判断和分析,多见于法律法规。做题思路可以用到议论文的要素,判断部分为论点,选择部分为论据。
1.理论类的判断简析题:针对教育理论类的判断分析。
【2017年真题】
【资料】有人说,狭义教育比广义教育的目的性更强。
1.该说法是否正确?
2.为什么?
A.广义教育对于偏离教育目的的现象能更迅速、自觉地调整
B.狭义教育在实现教育目的时更有计划性和组织性
C.广义教育的教育目的更能自觉、精确和全面反映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D.狭义教育的教育目的更能反映教育规律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实际
E.狭义教育在规划和实施教育活动时,对教育目的有更多的关注和反思
【答案】1.正确;2.BDE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教育的概念。材料中的说法是正确的。首先,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定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因为学校教育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学校教育具有制度化和专门化的特点;二是学校教育具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三是学校教育是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四是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所以选项A、C本身错误,与判断不符,所以答案选择BDE。
2.行为类的判断简析:判断教学行为是否正确并进行分析。
【2017年真题】(www.xing528.com)
【资料】新学年开学的第二周,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昨天布置的家庭作业,绝大部分同学的作业是全部正确的,只有张强和王明的作业有错误,今天上午大课间的时候罚他俩在教室改正错误。请家长以后加强监督,不要在作业中出现错误。
5.该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
6.为什么?( )
A.家长配合教师加强作业的监督检查,是家长的义务
B.检查和批改作业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家长的义务
C.大课间属于学生锻炼休息的时间,教师不能剥夺学生的权利
D.大课间罚学生改正错误,既不影响学生的正常上课,也能教育学生
E.学生的作业出现错误属于正常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作业查缺补漏。
【答案】5.错误;6.BC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权利和教师的义务。材料中教师的做法是错误的。首先,大课间属于学生锻炼休息的时间,教师罚学生在教师改正错误,侵犯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教师的义务。通过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或者技能缺陷,加以纠正,并作出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选项A本身说法错误,D项明显表示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与判断不符。所以答案选择BCE。
2018年开始,判断解析题型改为多项选择题,难度较大,之所以说难度较大是因为多项选择题更为灵活,不是唯一答案,需要考生对知识点有全面的把握。并且一道多项选择题中可能含有多个模块的知识点,即跨模块题目,需要考生对四个模块有较强的整合和综合运用能力。此题型考生往往失分较多,因为答案具有不确定性。从题量上看,2018年上下半年考试均为10道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020年的多选题的数量延续了2018和2019年,但是考查内容进行了微调。此外,从2019年12月份的考试中可以看到,最后两道多选题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虽然仍然是多选题,但题干却附有篇幅较长的案例材料,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的案例分析题,这种出题方式在2020年仍然存在。2020年多选题中有种新的趋势,即在笔试中加入了面试的元素,考查了教育时政的相关热点话题,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越来越紧密的与实际生活以及国家时政相联系,也意味着笔试和面试的融合。
(表六)
多选题同样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知识类的多选题,一种是理解类的多选题。纵观这两次的考试题目,理解类的综合题目偏多,需要考生引起重视。
面对知识类的多选题,考生要主要把知识点全面掌握才能自如应对,如:
【2020年下真题】5.以下人物与其主张匹配正确的有( )。
C.夸美纽斯——泛智论 D.乌申斯基——统觉团
E.裴斯泰洛齐——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物与理论的匹配。染丝说是墨子提出来的,统觉团是赫尔巴特提出来的。故本题选BCE。
对于理解类的多选题,考生应更加注重理解,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如:
【2020年下真题】10.王明是某小学五年级学生,班上只有他一人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班主任反复对王明进行教育,在与家长多次电话沟通无果后,请家长到学校当面沟通。家长来校后,认为班主任是找他麻烦,就对班主任说以后王明想做作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做不做作业是他的权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王明家长行使了在学校教育中的共同参与权
B.做不做作业是王明的权利,他有权利选择不做作业
C.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学生的义务,王明应该完成作业
D.当王明没有完成作业时,班主任有权对王明进行批评教育
E.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要求家长自行批改王明的家庭作业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教育法学的相关理论。题干中家长做法虽然有待商榷,但确实行使了学校教育中的共同参与权。对学校而言,源于学校教育权的父母委托特性,学校必须保障父母在学校教育中享有知情权、提案发言权和共同参与权。选项A正确;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学生的义务,当没有完成时,班主任有权对王明进行批评教育,选项B错误,CD正确;班主任并不能要求家长自行批改王明作业,E错误,故本题选ACD。
多项选择题材料分析展示:
【2020年下真题】6.语文课上,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小红非常开心地举起手来,老师示意她站起来回答,小红站起来后说了一段话,但这些话却与老师提的问题毫不相关。老师非常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回答,大声说:“不要乱说了,坐下!”小红脸涨得通红,沮丧地坐了下来。此后,每当老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小红总是一言不发。针对此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B.老师的提问—候答—叫答—理答,包含了课堂问答的基本环节
C.教师要尊重学生,无论学生如何回答都应该让学生体面地坐下
D.小红之所以后来“总是一言不发”,是因为其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E.在理答环节,老师说话声音大,吓到学生了,说明学生胆子小,心理素质差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教学技能中的课堂提问。按照课堂提问实施中师生对话的基本过程,课堂提问一般经过“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四个基本环节(李同胜著,《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程》),故选项B正确;题干中教师不耐烦地中止学生的答非所问,本身行为不合理,并没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项A错误;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回答错误或答非所问而忽略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题干中小红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导致之后总是一言不发,选项CD正确;选项E描述明显不符合题意,也不能说明学生心理素质差。故本题选BCD。
案例分析题是所有题型中难度最大的题型,虽然山东等地也有案例分析题,但是和四川省差距很大。四川省的案例分析题可以说是最有难度的,而且是四川省的必考题型。之所以说其难是因为一道案例分析题中含有多个知识点,也可能是跨模块的,所以需要考生们具有灵活运用各个模块知识的能力。其次案例分析是以冗长的材料出现的,具有迷惑性,需要考生提取重点并且做出清晰的判断,所以此题是失分较多的题型。从题量上来看,2017年下半年案例分析题量下降,由原来的8道题,减少为目前的6道题,2018年上半年恢复为8道题,2020年则延续了2018和2019年的题量,但还没有形成规律。下面是2014-2020年各模块的题量分值(见表七)及知识点具体分布(见表八),从下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考察的重点与判断简析题(多项选择题)保持一致,为教育学的教学部分,教学心理学的学习心理,教育法学的教师权利维护和学生权利维护。
(表七)
(表八)
案例分析题是综合性很高,难度较大,迷惑性很强,与教学情境相关,是最具灵活性的题型,在做题的时候考生需要审清题,找好重点。
【2020年下真题】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1、2题
【资料】课前,班主任文老师走进小学二年级1班教室。班长马上过来报告:“李勇又偷东西了,偷拿讲台上的水彩笔!”文老师走到李勇面前,让他将水彩笔拿出来看看,李勇昂着头,非常生气地大声喊:“文老师,我没有偷东西!”同时手里紧紧抓着一支水彩笔。陆续进来的同学都来围观,纷纷指责李勇。看到这个情形,文老师很想发火,更想很快问清楚事情的缘由,但想到马上就要上课了,就先请大家安静下来上课。课后,文老师把李勇叫到办公室,让他说明具体情况。李勇说美术课需要用水彩笔,今天他忘带了,看到讲台上放着一支水彩没人要,就顺手拿走了。文老师跟李勇说了很久,告诉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李勇向文老师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了。其实李勇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情况,虽然这次承认了错误,但很难保证下次不再出现。文老师通过和李勇及其他同学谈话发现,学生私拿他人物品的情况不是个别现象,这些学生常有“我喜欢,我就要”“它没主人,那就归我”的想法。了解情况后,文老师想到李勇曾经协助老师办过一期墙报,就向全班同学解释李勇拿水彩笔是为了办学校墙报,并宣布让李勇和宣传委员一起办班级墙报,和劳动委员一起负责整理、保管讲台上的所有物品。这时李勇羞愧地低下了头。后来,李勇在同学的提醒和帮助下逐渐养成了每天认真整理讲台的好习惯,班级墙报也办得很好,而且在学校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对此,文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对李勇进行了表扬,老师和同学们发现李勇后来再也没有随便拿过讲台上的东西。
1.针对此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文老师的教育遵循了发展性、针对性、保密性等原则
B.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李勇的道德发展更有可能处于后习俗水平
C.文老师的做法符合行为主义理论,成功地改变了李勇的不良行为
D.文老师运用了锻炼、修养等方法进行教育引导,促进了李勇的转变
E.文老师没有批评李勇,还对全班同学说李勇拿水彩笔是为了办学校墙报,这是一种教育纵容行为
【答案】ACD
【解析】案例中文老师相信学生能往好的方向发展,体现了发展性原则;采用说理、办填报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李勇进行教育,体现了针对性原则;同时将李勇拿水彩笔的事实解释成为学校办墙报,体现了保密性原则,故A正确E错误。李勇本着“我喜欢,我就要”的观念去拿水彩笔,体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属于柯尔柏格品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B错误。文老师表扬李勇的进步,符合行为主义理论中的效果律及强化理论,C正确。文老师通过办墙报、整理讲桌等实际活动促进李勇的改变,体现出锻炼法,通过对拿水彩笔的“撒谎”解释,使李勇羞愧,激发其自我教育的力量,体现出修养法。D正确。故本题选ACD。
2.从该案例得到启示有( )
A.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宜当众批评
B.教师要一分为二的看持学生,要善于利用其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学生品德的发展不仅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还要受个人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
D.当学生犯错后,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其认知内驱力,促进其积极改正错误行为
E.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的某些行为判定为“道德问题”
【答案】ABCE
【解析】文老师没有当面批评学生,而是善意的撒谎,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且收到很好的效果,A正确。文老师充分利用了学生能办好墙报的优势,促进其行为改变,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B正确。案例中说李勇的行为不是个别现象,“我喜欢,我就要”就体现出处于某一阶段的学生比较普遍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在集体的影响下,李勇实现了转变,C正确。认知内驱力属于认知理论代表人物奥苏贝尔关于动机的观点,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与本题无关。文老师没有对李勇进行简单的“道德判断”而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他发展,E正确。故本题选ABCE。
俗话说:“考场如战场”“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首先我们要了解教师招聘考试到底考什么,我们只有弄清楚教师招聘考试到底考什么,才可以很好的应对。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是考试的“指南针”,大纲里面蕴含着出题者透露给大家的试题信息,摸清出题者的意图才能占得先机。通过大纲,考生可以了解教师招聘考试的方向和内容,增强对考试的整体理解和宏观把握。
认真研读考前公布的考试公告与大纲,其中会明确告诉考生关于考试的具体情况。考生对于考试题型尤其要认真分析和掌握,这代表着关于考试最准确的信息,考生若发现大纲中出现了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题型和问题,在这一阶段内务必要认真分析研究,直到真正掌握为止。要明确考试大纲罗列的所有题型。对考试大纲要了解,对每一种题型的设问、具体要求、作答的参考时限应该心中有数,这样不会因为不熟悉题型而做不出答案。
真题是你所要参加考试的最标准的蓝本,务必重视历年真题的重要性。根据真题了解教师招聘考试的题型特点、难易程度等,发现自己的弱点所在,为自己在今后的复习当中掌握好侧重点做好准备工作。从真题中发现规律,仔细分析每一题的命题特点、设置的陷阱、梳理解题的思路、汇总解题多种方法,在对真题的研习过程中由纲到目、由表及里,将知识点与题目联系起来。这样复习才能高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招聘考试的题目难易适中,但取得满分则几乎不可能。要想在考试中脱颖而出,选择一本优秀的辅导资料则非常重要。辅导资料可以大量的节约应试者复习的时间,提高做题的速率。优秀辅导教材的选择,需掌握两个重要参考尺度:一是权威出版社;二是信誉度高的策划团队,二者缺一不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没有一个长远而周密的计划,最终会一无所获。所以,考生复习要有周密的计划,好好利用考前几个月的时间。提前制定一个周密复习计划,整体把握备考全过程,对时间分配、课程分配、复习进度等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尽量做到周密、实用、高效。注意要一心投入复习计划中,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