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从文明的起源到当今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实践学习;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与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知识改变命运是普罗大众对学习所潜藏的巨大可能性的朴素期许。正是由于这是一种普适的价值观,即学习可以为小到个人层面、大到国家甚至人类命运共同体层面带来令人欣喜的改变,并且关于教育收益率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证实,对于学习的投入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会获得可观的回报[3]。所以从孩提时代的咿呀学语到终身学习日渐主导国家教育的话语体系发展,学习占据了人生篇章的绝大部分。意蕴层面,学习已经被赋予了一种“改变命运”“赋予人生更多可能性” 的鼓舞色彩;实践层面,学习能够革新人生体验,持续性为人生输入新的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各个方面都会对人产生非凡的影响。
(一)学习生态:学习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学问贵在求真,要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论语》开篇首倡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且经常践习,是令人愉悦的事情。孔子将“学”与“习”并提,既重视“学”,也重视“习”。由学而习,更重视习得。由习得而形成习惯,由习惯而形成习性,从而提升人的素质。《礼记·月令》中云“鹰乃学习”:刚孵化出的雏鹰,模仿老鹰飞行,一次一次反复练习,最终学会了独立飞行。顾名思义,学乃模仿,习是练习、温习、践习之意。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在不断学习实践中才能被充分发掘出来。
伴随着时代变迁、技术革新与文化更迭,学习本身从未停止过发展。在21世纪已经走过五分之一的今天,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环境与评价方式等学习基本组成部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且反映出一系列未来教育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生态日趋成熟、教育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当今的主流观点认为,传统教育体系已经不再是涵盖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既不一定是有意的和有组织的,也不一定只发生在正式或非正式的机构环境中。变革时代中,学习可以被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别:正式学习(Formal Learning)、非正式学习(Non-formal Learning)和非正规学习(In-formal Learning)。对比来看,正式学习是指在专门从事教育并提供学历或资格认证的机构中进行的目的性明确的、系统的学习;非正式学习一般是指在上述机构之外的有意的、系统的学习;非正规学习一般是指在工作场所、家庭等生活背景下的无意识的、非结构化的学习[4]。
非正式与非正规学习的提出与研究,既大大拓宽了学习者的学习生涯与学习体验,又为学习自身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广阔天地,回应“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一问题与之前相比,意义维度上有了全然不同的解释。根据我国学者陈乃林和孙孔懿的观点,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和非正规学习共同构成了人的终身学习体系[5]。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有不同的比例,不同个体的学习经历分布也不尽相同。与正规学习相比,“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 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以自主自导为特征,依赖学习者自身制定学习规划、设计学习过程、搜集学习资源、寻找学习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自主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与评价。无形之中,一种与传统教育体系完全不同的教育形态——终身学习应运而生。
从字面上理解,“终身学习”的含义一目了然,即“学习应成为贯穿于个人整个生命历程的一种惯常性活动”[6],也可通俗解释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东方,早在汉朝,刘向就曾有“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7]的相关论述;而在西方,这种观点最早在夸美纽斯和马修·阿诺德的教育相关著作中就有涉及;学界一般认为,现代教育学界所讨论的“终身教育”相关观点脱胎于对成人教育研究的延伸,例如1919年在英国出版的《成人教育报告书》中就明确提到了“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的概念[8]。从中可以看出,终身学习的相关实践在这一时期早于理论已经出现萌芽。1929年,Basil Yeaxlee出版了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论》。随后,法国著名教育学家保罗·朗格让(Paul Lengrand)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促进国际大会上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主张,并随后出版了《终身教育导论》,1965年也被确定为终身教育元年。1972年,法国前总理与时任教育部长富尔(Edgar Faure)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经调研提交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将Lifelong Education确认为“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的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9]。自此,终身学习成了一个被频繁使用和广为传播的概念。
当学习为个体层面带来的利好集合上升至宏观层面,就会凝聚成巨大的人力资本积累,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全球化、数字化和技术发展正在导致新工作的出现和现有工作所需技能的不断更新,局限于某一特定阶段的学习所获已经无法满足个人终身成长的需求。21世纪的人们需要持续发展,并为这种发展保持着学习渠道的畅通。为适应信息社会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各国纷纷将终身学习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在承认终身学习的话语体系下,非正式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的质量决定了一个学习者终身教育,特别是脱离正式教育后的终身教育的质量。以往关于终身学习的研究,许多学者都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而低估了知识构成过程体系的潜在影响。如何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使终身学习整个过程形成联通的整体,已经成为正式教育的一项特殊使命。在此背景下,正式教育应该高度重视激发非正式教育所需要的“自主性”。
世界在变化,学习也同样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归结到个人层面则正是学习的竞争。学习所追求的更高层次目标,早已不再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而是如何学会批判性的思考与阅读,如何清晰、有说服力地表达观点,如何运用现代科学与数学知识解决跨学科的复杂问题,以至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贡献智慧与力量。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正确认识学习的新生态,抓住变革机遇,乘上创新东风,需要教育工作者与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士深入思考,不断探索,砥砺前行。
(二)学习新生态:变革已然发生且不断加速。
教育的演进与发展有其历史脉络。对于学习而言,新内涵、新理念、新空间、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势必会决定新的教育生态改变甚至替代旧有的教育生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与影响世所罕见。疫情虽是偶然,但在疫情催化下教育生态的加速转型与深刻变革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各国共同打响的疫情阻击战中,学校被迫停课,学生居家远程学习。人们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已经远超当初单纯提升知识获取的速度和效率、扩展知识的传播范围,而是开始思考内涵全新的教育生态新体系。“线上线下多维深度混合”的在线教育除了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赋予学习者只需智慧终端与网络支持,就能和教师与同学交流互动、完成之前必须局限于一个教室之中的学习全过程外,还承担起了从学习本质出发,帮助学习者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统筹多维学习资源、助力自我批判性思考和知识创造、进而联动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以达成深度学习效果的任务。在信息化教育浪潮中,疫情只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学习形态本身早已先于时代,发生了深刻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呈现出不断加速的态势。
学习内容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终身学习蔚然成风的今天,个体学习者的学习周期与其生命周期的大部分相互重叠。学习发生的各个阶段由于同属一个整体,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的效应也相对放大,形成一整套复杂且不断迭代的系统。当前,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高等后的成人教育等环节之间仍保持相对分明的模块化状态,但已经初显彼此的界限会趋于模糊并产生自下而上影响的端倪。总体来看,学习者在完成一定程度的正规教育后,年龄将不再作为个体接受教育的门槛或世俗限制,高等教育或成年人教育“先工后学”或“同工同学”现象将变得极为普遍,大学本身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在这样的学习体系中,高等教育目标维度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素养)” 比重将大幅提升。为适应在毕业后的生活中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学习者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培养诸多“学习的能力”,学会“如何非正规学习”。科幻小说家刘慈欣曾在其著作《三体2:黑暗森林》中将其形容为“一种广义的学习,包括基础的文化技能习得、逻辑判断与思考,还包括学习的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甚至‘包括人在一生中在积累常识和经验的同时仍保持思想活力的能力,以及加强思维的体力[10]’”。虽然这段描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但的确展现了新生态学习的某些特质。学习正在加速变革,对于面向更大受众的高等教育定位将不再局限于“高高在上的学术殿堂”,而是一块“更柔韧更灵活多样”的承上启下的拼图;除了葆有科研与学术追求的高精尖特质,面向大众的高等教育也需要思考,如何助力学习在漫长的学习周期中有效发生。
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学习方式已经无法匹配学习者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关于学习,一名有自我要求的学习者大体会遵循这样的核心逻辑——研究型导向的通识培养与专业定点拔高。凭借技术赋能教育的强大优势,充分利用各方优秀的师资团队,搭建以学习者自身为中心的浓厚学习氛围,在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全领域深耕吸纳。同时,注重跨专业与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涵养与技能提升,这也需要学习者有意识地去培养与之匹配的学习素养与创新意识。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 “通过高水平学习过程建构高水平学习素养”,从而实现学习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在全新学习方式的引领下,学习者除了收获研究方法与视野的专业化塑造,更重要的是能够时常审视自己的专业志趣,包含兴趣、能力、求知欲等与所学专业之间的匹配程度。在多元兼容的选择机制下,学习者能够选择到心仪的学习内容进行拔高深造,从而持久保持创新的活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新生态学习者的选择和成长提供了空间与土壤,培养塑造了学生者的心智、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与创新意识;而不断生发的知识和研究进展也潜移默化催生了精英学生不断学习的需求与欲望,这种双向刺激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将终身学习最基础的“需求”由行动先于理念根植在了学习者心中。
学习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室已经远远超越了其单纯物理上的空间意义,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型社会时代,学习环境需要支撑有效学习的即时发生,因此建设学习环境必须联系学习方式、评价手段与学习氛围等多个维度进行思考。教学设计者要充分统筹各种学习资源,将碎片化学习与沉浸式学习有机统一起来,借助5G与云计算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中大力发展泛在学习与混合式学习方式,将学习资源动态生成适配与学习社区协同建设落实落地,从而让无处不在的学习真正有效发生。未来的学习环境要让学习者能够灵活迁移和广泛应用已经具有的储备知识,能够针对学科内容独特性有效支持学习者进行跨学科联动思考,同时要支持学习评价,为新的教育技术植入留下接口。除此之外,学习环境建设还要思考社会文化环境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技术赋能学习:内涵、方式与特性
教育研究的重点从如何传授转向如何学习,结果导向的教学评价不断向偏重于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迁移,学习者的主体性身份日趋彰显。学习者在泛在学习中收获的先导知识、教育信仰与学习习惯正在大大影响他们在正规教育中的学习表现,改变着他们的记忆、推理、解决问题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顺应学习的变革,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学习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转化理论研究成果,跟随时代跨入学习的新纪元。
要重视新的学习内涵。在跨学科知识大融通的背景下,来自不同学科对学习本质的解读极大丰富了学习的内核,给我们认识学习本质、了解学习行为、激发学习动机提供了不同的切入点。如学习和迁移的研究揭示了构建学习经验的认知神经元原理,解释了学习者在不同环境中运用以往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习需要存在于特定的文化模式、社会范式与期望,不同的学习环境对学习与迁移能力有着巨大影响;脑科学的研究则从人类生理机理的角度为“人是如何学习”这一问题作出科学解释[11]。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面面俱到的知识储备显然已经成为一件无法实现的事情,因此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是帮助学习者发展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储备、认知工具和学习策略,培养学习者对于学习原理更接近本质的理解,从而帮助个体实现向终身学习者的跨越。
要构建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抛弃对原始知识的积累,根据学习科学的研究,深度学习的基础在于学习者具有支持知识迁移的知识基础,因此变革中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可以一蹴而就。但同样需要关注的是,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学习任务并不足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重点在于学习者需要及时调整时间提高效率。 学习者本身要重视自己的学习中心地位,明确自我调控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要涵养“发展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泛在学习习惯,践行终身学习精神”的新时代学习信仰,做有自我追求的学习者。
要强化新的学习特性。面对学习新形态,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学习过程,正视学习变革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借助技术的力量适应全新的学习模式。未来的教育发展就是立足于当前教育的内涵,向具有前瞻性的技术领域提出一系列教育实践问题,指导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并利用技术的研究成果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美好愿景。
(四)技术赋能未来:让教育实现飞跃
思考未来学习的发展趋势,需要教育研究者高瞻远瞩,置身于整个“前沿技术+大教育”的教育大板块之中思考未来学习形态。“前沿技术”在于未来学习环境的定位,要选择实现教育创新最为重要且有效的技术辅助学习过程,助力教育教学。围绕以人工智能、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大数据、“互联网+教育”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终身学习与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教育技术领导与政策四大方向的研究,是教育工作者的需要。一系列实践成果证明,这些新兴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都具有前所未有的特征和优势,对深化各级各类的教育改革创新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教育”着眼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开放型教育,追求教育的层次性、多样性以及终身教育,建设人人、处处、时时可学的学习机制,培养创新人才,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www.xing528.com)
面向未来教育,从技术赋能教育的角度,对教育生态做出如下思考。
首先,未来教育蓝图需要站在技术的高度进行诠释。助力教育的发展需要技术恰当且成熟的植入,这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教育与技术研究者们需要为之努力的主战场。
其次,教育环境的发展赋能教学资源的变革,教育技术的发展将赋能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变革。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富有成效的未来教育发生的先决条件,而技术的发展会对现有的教育范式特别是混合式学习范式带来冲击,进一步模糊线上线下的学习边界。例如随着较低延迟与较高速度的5G网络技术成熟,虚拟现实技术的用户体验感将极大增强;教师在课堂中扩大虚拟学习与混合学习内容辅助教学将拥有更多可能性,这会进一步改变传统课堂的面貌。
再次,教育技术在未来的努力方向是从根本上对教育进行重构,使教育无限趋于本质。教育技术在教育中一直以来扮演的角色都是“辅助者”,从AECT的定义中不难看出,教育技术起到的作用是促进学习、提升绩效。而随着新兴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成熟,它对学习带来的影响很有可能将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虽然当前存在技术在教育上粗暴堆砌等不成熟、不科学的做法,但未来随着技术与教育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教育改革的“从量变到质变”将极有可能发生,“效率提升”将会转向“重构过程”。未来,教育技术可以直接作用于认知提升、品格塑造、思维迁移以及个性化养成,让教育实现飞跃。
在学校形态与教育结构变革的背景之下,背靠新兴技术建立起的新的教育生态系统充满了创新发展潜力。真诚希望新生态的学习能够融入教育发展的历史洪流,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充分实现添砖加瓦,助力中国梦在教育领域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五)创造性学习:精髓在于知行合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做中学,在做中想,在做中创新。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有发现的可能性。学习中不要害怕失败,失败也许会创造另外一种成功。生命的本质就是尝试,就是行动。学习的优劣并不能单纯以考试成绩来区别,而应以能力和智慧的获得为标准。
“互联网+教育”的趋势是不可遏制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自主学习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可以实现,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的红利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要重视学习方式的变革,面向未来更要强调课程的丰富性,强调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深度学习、项目学习、合作学习、跨界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混合性学习、融通性学习、跨领域学习、个性化学习、多样化学习。
创新性学习。对问题的理解要独到,有前瞻性,能挖掘多问多解的途径,找到问题的实质或模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营造适合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适合学生的教法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易于被学生认同接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快速吸收、联想、形成创造性思维。探索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思考设计什么方案,采取什么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教学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混合性学习。注重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注重建立跨学科综合类的学习体系。班级教学和分科教学有相对优势,这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也应该做出改变。学校的形态会变化。每个家庭就是一个学校,有的课在线上授课,线上就是一个学校。但实体学校永远不会消失,因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很多教学工作可以交给机器来做,但育人的工作是机器无法代替的,时代呼唤更多教育的良师、智慧的大师。
融通性学习。学习达到通达的境界,博古通今,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一通百通。专业能力固然重要,成为通才更重要。由专业而成为通才,这样的人有悟性。
跨领域学习。寓言故事《盲人摸象》正是讲述了融通的道理。六位盲人分别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分别宣称大象是一堵墙、一支矛、一条蛇、一棵树、一个扇子和一根绳子。他们争论不休,却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如果某个盲人试图从其他盲人角度摸大象,那么该盲人就类似于研究者跨学科了。如果该盲人原来摸到的是鼻子,然后试图摸耳朵,发现鼻子和耳朵之间的部位既不像鼻子也不像耳朵,他就会仔细摸这一部分,形成他的认识,那么他就类似于开创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可见,学者所跨越的领域越多,可能对问题的认识越全面。
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对于“人之所以为人”这一教育理念的肯定和尊崇。人不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无法统一定制,也无法大规模地生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顺应每一学生的学习需求。
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支撑大规模的个性化学习,发展技术是为了支持人的个性化学习,尤其是重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的挖掘,从而更好地服务个性化发展。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对于自我和世界的感知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我们要拥抱时代,拥抱科技,重视对于人的精神和灵魂的追求。
多样化学习。有研究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了十亿条过去和现在的招聘信息,分析数据表明,市场对同时具备多项软技能和硬性技能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如果你什么都懂一点但并不精通,现在可能正是紧俏的人才。举例来说,一半以上的IT职位需要具备数字设计技能的人选,数据科学方面的广泛知识可以帮助你获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金融或销售方面的工作。这些职位的工作都极度依赖数据挖掘,需要情商、同理心、好奇心、提供反馈和管理绩效等多种能力。
在企业争论“居家好还是上班好”的时代,最好的处理方法不是选定居家办公或办公室工作,而是把选择权交给员工。这也是解决关于“居家办公更好还是办公室更好”争论的唯一方式,因为具体哪种形式更好取决于性格、心理和个人生活方面的多种因素,不可一概而论。雇主要尽可能地为员工提供灵活的选择,让管理者和员工自行构建自己的工作体验。同样,对于学生而言,变化是生活的调味品,想要打造具有多样性、包容性的教育,就更要注意将选择权还给学生。要想真正推动多样性,必须破除增加学习时间才能带来好结果的观念,多关注学习实质。
创造性学习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在做的过程中自然会生发学习的愿望,激发探究的激情,自然会想怎么做得更好,学习的核心是知行合一。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失败也许会创造另外一种成功。学生成长过程中要尝试失败,如果成长过程中没有尝试一些失败,创新过程中没有经过一些挫折,将来再补上这一课会交更多的学费。学生的成长是在正确做事和及时纠错的过程中并行而进的。
知行合一,启迪智慧,重视静思和顿悟。学识比分数重要,思维比题海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想象力更为重要。学习的优劣不能单从考试成绩来区别,而应该以智慧的获得为标准。智慧是学习的高追求,学习是为了开智慧。学习者进入到悟性阶段,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进而知其超然,达到超然自得的地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是智慧。学校教育如果对学习者给予正确指导,启迪智慧,使其渐入佳境,就可以说是成功的教育了。
学习有三种境界:求知、明理和创新。求知阶段获得的是“知”,即知识和信息。明理阶段获得的是“真”,即本质和规律。而创新是学习的高阶境界,这个阶段获得的是通达,是生成,是创造。
创新,没有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不行,没有丰富的实践智慧不行,没有好的思维品质不行。创新能力一般被视为能力的高阶形式,创新思维处于最高层次。创新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未来的能力。创新能力意味着不因循守旧,不循规蹈矩,不故步自封。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实力的关键。
在这样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创新性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性学习重视提高学习聪敏度。聪敏性学习是一种获得能力的能力,因此被称为元能力。我们正处在变革的时代,未来属于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人才,因此要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创造。提升素质最好的途径,是学习;预知未来最好的办法,是创造。学习获得真知,学习提升本领,学习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这是永恒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