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灵教育:道德光明-心灵的教育

心灵教育:道德光明-心灵的教育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之道在于光明人的灵明德性,以臻于至善之境,止于至善而不退转。明明德的意思是使心中光明的道德更加光明。我们心中都有光明的火种,道德的良知,灵明德性是人心本自具有的,教育就是要使灵明德性发扬光大,使生命焕发光彩。如果心中皆为慈爱、道德、智慧,心灵就不会黑暗,而是充满光明。朱熹认为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道理,但是王阳明认为格物是格除物欲,格心中不正以归于正。

心灵教育:道德光明-心灵的教育

中国传统经典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内容深广,浩如烟海。其中“四书”“五经”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尤其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论语》是谈如何做人的著作。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了道理,获得了真知,并且付诸实践,经常实习,由此而形成习惯,铸成习性,从而塑造自己的生命,锻造美好的品性,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是很令人愉悦的吗?这里的学习主要是指学习做人。《孟子》的思想是在《论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论语》讲仁,《孟子》讲仁政。宋代朱熹将《论语》《孟子》还有《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撰写《四书集注》。“四书”是中国人人生修养指南,《大学》是其中一篇纲领性文章。

《大学》是教人由内在的德性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一以贯之、不断精进的指针,蕴含丰富而深刻的做人做事、为学为政的道理,是本末兼备、唯精唯一、修己治人、明智达用的大学问。大学之道在于光明人的灵明德性,以臻于至善之境,止于至善而不退转。大学之道有三纲八目:三纲是明德,亲民,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一纲:明德。明明德的意思是使心中光明的道德更加光明。我们心中都有光明的火种,道德的良知,灵明德性是人心本自具有的,教育就是要使灵明德性发扬光大,使生命焕发光彩。

第二纲:亲民。朱熹解释“亲”同“新”,“亲民”即“新民”,“新民”的意思是不断进步,日新又新,成为新人,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好,明天的我比今天更好。王阳明认为“亲民”的意思就是亲近人民,亲近百姓,关怀民众,为民造福。两种解释,意思皆通。王阳明云:“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德也。”意思是“明明德”“亲民”是一贯的,不可分的。“明明德”的目的在于“亲民”,为了“亲民”所以要明其明德。好比亲爱自己的父母兄长,再将这种亲爱的仁心推及天下人的父母兄长,使其成为一体。果能如此,仁孝这种天赋的明德才能昭明。

第三纲: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达到至善的境界并止而不退。人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时时修身,才能止于至善。这是人生的大学问,是大学之道。由“明明德”而“亲民”而“止于至善”,是体系一以贯之、不断进取开展的过程,是有内在联系的三纲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怎样才能在至善的境界中不退步?“知止”方能“有定”。佛教讲定,名正定,戒定慧就是因戒生定,因定生慧。身心定于善,与善合一,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既静且安,心不浮躁,即使独处,也要慎独。定于善的境界,心里踏实,方能静心,淡泊宁静,方能心安。心不能安,原因何在?是因为没有把心定在有价值的事物上。如果定在道德上,定在真善美上,定在正义的事情上,定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心灵就能获得一种安宁。获得安宁,才能心静如水,善用其心,智慧明达。而达此境界,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才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何以能臻于此善美之境呢?因为心有定力,定于至善。

如果心中皆为慈爱、道德、智慧,心灵就不会黑暗,而是充满光明。此时才能有正向的心念,会想怎样才能更好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正知正念,才能德力具足,人生成功、灵魂升华。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德是根本,亲民是根本,至善是根本。抓纲务本,纲举目张。大学之道的纲领就是明德亲民至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道了初心,知道了根本,知道了纲领,则近道矣。只有明德,亲民,至于至善,才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了本末终始,方能依道而行。(www.xing528.com)

儒道佛都讲道。《大学》开宗明义也讲道。道,包含万有,精微玄妙,如自然知道、人伦之道、事物发展之道、社会发展之道、人类发展之道、宇宙运化之道。道就是规律,大道之行,任何人的意志都左右不了。王者守之,则能统治天下;百姓守之,则能趋利避害。近于道,合于道,方能成为有修养的人、明白道理的人,方能获得幸福成功。即使是平凡的普通人,只要有对于道的敬畏之心,也会逐渐改善命运。即使是达官显贵,不管有多大的财富和权力,如果违道而行,背道而驰,也会受到道的惩罚。所以,人要敬畏道,体悟道,尊道而行,循道而动。

杜甫诗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像尧舜一样的明君不仅要治理国家,还要为万民立命,为国家立德。炎黄尧舜禹,古代伟大的圣贤君王,不仅治理好国家,更重要的是为后代子孙,特别是做国君的人树立表率。像炎黄尧舜禹一样明明德于天下,才是真正伟大的君王。

想明明德于天下,得先治其国,想要国家治理好,得先从齐家开始,想把家族治理好,得先修炼自身,修身是根本。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哲人说:他曾经想着改变别人,但到最后才发现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从自己做起,也许可以改变身边的人;改变了身边的人,也许可以改变更多的人,说不定哪一天就可以改变社会了。

心是根本,心不正,就很难修养好。正身先正心,心正方能身正。怎么才能正其心呢?要诚其意。知道天地之道是诚实不欺的,人伦之道是诚实不欺的,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把自己的心意修养得恳切诚实。诚者,成也。诚实包含着成功的意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认为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道理,但是王阳明认为格物是格除物欲,格心中不正以归于正。王阳明曾经按照朱熹的方式修炼过。怎么修炼呢?格竹子,对着竹子静坐,想格出竹子的理。格了好几天,搞的精神疲惫,也没得出什么道理,就感觉到关键不在这儿。要获得真知,就要革除物欲,革除心中不正以归于正,这样才能获得真知,发现良知。致良知才能意诚,意诚才能心正,心正才能身修,身修才能家齐,家齐才能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克明俊德,皆自明也”,就是自明其德,这又跟修身联系起来了。明明德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明其德。“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想每天都新美干净,就要天天洗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身干净。由此引申,就是每天都要学习,每天都要自我反省,每天都要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向着更美好的境界进发,正所谓人文日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王朝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国运就在于不断维新。与时俱进,与时偕行,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修身之道是内圣外王之道。一个人精神向着圣贤境界努力修炼,内心像圣贤一样圣明;而对外则成为强者,成为自己的领导者,家庭的领导者,众人的领导者,有领袖素质。内圣外王,就是内心世界修炼到圣明境界,外化出来,能够主宰自己、主宰生活、主宰人生、主宰命运。内圣外王是人生的理想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