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敞开心灵与人交往,让孩子以阳光心态在世间生活,是从孩童时代就要培养的一种素质。美国作家肯特·纳本写了一个故事《一缕阳光的问候》,很有启发意义:
克雷格举止潇洒,神采奕奕,走到哪里,便把春风带到哪里。他和你交谈时,总是聚精会神,兴致盎然,让你觉得亲切。
那是暑假后开学不久的一天,我和克雷格在校园的林荫道上闲聊,忽然我看到我的一位老师从不远处的停车场走了出来。
“我不想与他照面。”我对克雷格说。
“为什么?”克雷格问。
我告诉克雷格,这位老师对我一直冷淡,似乎很不喜欢我。
克雷格朝老师的方向看了一眼。“也许是你的问题,”他说,“也许是因为你担心他轻视你,所以你不敢与他接触。说不定,他也以为你不喜欢他,所以对你不友好呢。你喜欢别人,别人才会喜欢你。如果你想让他对你感兴趣,先让他有兴趣。去,主动与他打招呼。”(www.xing528.com)
克雷格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我朝老师走去。我热情地向老师打招呼,问他假期过得如何。老师一开始显得有些惊讶,但我们边走边谈,原先的冷漠很快一扫而光。
克雷格的这一与人相处的技巧其实非常简单,简单得让我不相信自己竟然一直不知道使用。多少年来,像许多别的年轻人一样,我由于害怕遭遇冷淡,不敢与生人以及那些看上去不热情的人交往。实际上,我们自己的热情能融化任何冰山雪岭,何必非等别人先开言呢?
在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中,我发现,其实人人都需要与别人分享某些东西,而且这种分享对交往双方都是有益的。
克雷格显然知道这样做的美妙,那就是:微笑待人,和谐相处。如果你将阳光投射给别人,定会有更多的阳光折射给你!
以色列的教育经验说明,学校不应是一座孤岛,有意识地引领孩子进行社区服务,是在教孩子理解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与世界,培养他们观察与理解社会状况的能力,最终可以实现个人人生观的社会化,赋予学习经验以意义。再者,将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视为教育重点,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起孩子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从英国小学,以色列中学,再到美国中学,可以看到这些先锋教育学校培育的重点,更加重视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要求孩子学习基础知识,到掌握实际技能,再到可以将技能变成能力,辅以良好的素养与习惯,与人沟通合作,具备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等软实力,如此,一个毕业生才成长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百年前,师承杜威开办中国近代教育典范的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论,号召学生主动学习,利用一切机会向身边事物学习。今天的教育应该秉持不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