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诗歌:熏陶精神,启迪灵魂

中国诗歌:熏陶精神,启迪灵魂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能熏陶人的精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诗歌鉴赏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审美活动。对诗歌的鉴赏虽然没有“秘诀”可言,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为国都已残破、山河已破碎,因为罪恶的战乱而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诗歌就在这无限伤感之中结束了,但令人回肠荡气,思绪万端。对诗歌所描绘的这些形象我们都要细心感受。

中国诗歌:熏陶精神,启迪灵魂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能熏陶人的精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诗歌鉴赏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审美活动。对诗歌的鉴赏虽然没有“秘诀”可言,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李清照声声慢》的赏析,首先就应该感受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形象,由这一形象入手,就能深刻地领悟到诗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内心情感和有关身世家国的无限感慨。而当我们阅读岳飞的《满江红》,感受到那“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形象时,则会为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所感染,心里定会涌起一种慷慨激昂的爱国激情。

杜甫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面对着饱含血泪的文字,细细品味体会,我们会感受到诗人深切的家国之情和痛切的沦亡之苦,会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 字,令人满目凄然。山河虽在,但国都已破;虽是春天,却草乱人稀。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迹矣。”(《温公续诗话》)人都到哪里去了?或死亡或逃亡去了。因为国都已残破、山河已破碎,因为罪恶的战乱而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春天,本来应该是灿烂光明、生机盎然的,但诗人所望见的却是一片国破家亡的凄惨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都是平时可娱之物,但诗人为时局所感,见花开亦溅泪;为离别所恨,闻鸟鸣亦惊心。可见,诗人的感情强烈到了何种程度!

读书要知人论世,感同身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二字,点明战乱,既承上写为什么“春望”竟是一片如此惨破的景象,又启下写“家书抵万金”的原因。杜甫四十多岁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这是一场为时八年之久的战乱,是一场民族的大灾难。烽火连天,狼烟遍地,到处都在流血,到处都有死亡,到处都是哀号,杜甫与人民一起流浪,受尽了战乱之苦,在杜甫的诗中有他那个时代的历史、有他痛苦的人生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羌村,只身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带到长安。因他官职卑微,才未被禁。诗人忧国忧民,也牵挂亲人。此时此刻,如果能得到一封家书,那真是可以“抵万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乱中人们的一种普遍感受,使千载之下无数读者同感共鸣,感慨万千。“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亲人,忧虑国家的前途与个人的命运,杜甫百般无奈,搔首踟蹰,顿觉稀疏白发更短,甚至于“浑欲不胜簪”了。诗歌就在这无限伤感之中结束了,但令人回肠荡气,思绪万端。

《春望》是一首短诗,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就会沉潜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对作品心领神会,与作者心心相印,似乎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叹息。这里,心灵是最重要的。无限丰富的心灵世界是作品的精神之源,心灵的世界中映现着时代的苦乐,镌刻着人生的悲欢。生活丰富了心灵,心灵造就了作品。阅读,就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智慧与智慧的对话!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离开了形象,便无所谓艺术;离开了对形象的感受,便谈不上对艺术的鉴赏。对绘画作品,我们是通过感受它的形象进而领悟它的内涵;对音乐作品,我们是通过感受它的节奏和旋律进而领悟它的情感。诗歌也是形象感特别强烈的艺术形式之一,鉴赏诗歌也必须首先从感受形象入手。赵师秀的《约客》一诗,既有自然形象——雨、青草池塘、蛙;又有人物形象——待客不至的诗人。对诗歌所描绘的这些形象我们都要细心感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写景,写出了时令,也写出了诗人待客时的感受;与客人有约,盼客人如约而来,但又偏偏天公不作美,恰逢雨季,阴雨绵绵。诗人特别关注天气的变化,“青草池塘”,雨声蛙鸣,其实都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写人,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的内心情感。本来是约好了客人,可时过半夜客人仍然未至,诗人只好“闲敲棋子落灯花”,这一形象所透出来的是待客未至的孤寂失落的心情,而非“闲适恬淡”之情。可见,从形象感受出发,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鉴赏诗歌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

意境是意与境的交融。意境具有浑融性,即在一首诗中,是境与意会、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因此,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诗的意境,而不能将一个个意象割裂开来、彼此孤立地加以理解。李白的《静夜思》如果只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很难体会到诗人那种望月思乡的情绪,而只有将这两句与下面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联系起来,从整体上领会,才能深刻地感受到那月光笼罩下的浓浓思乡之情。(www.xing528.com)

同样,如果不从整体上把握《约客》一诗的意境,只是单凭“闲敲棋子”的“闲”字,而简单断定为表现了诗人的“闲适恬淡的心情”,那就与诗人的本意相去甚远了。试思,诗题是“约客”,在这一情景之下,是“家家雨”“处处蛙”,是雨天使客难至、“有约不来”。而诗人是独自一人,伴着风声雨声,听着池塘蛙鸣,一直等到“过夜半”。他一定是预先摆好了棋盘,想与客人对弈一番。现在,客人久等未来,诗人失落孤寂,百无聊赖地“闲敲棋子”,其心情如何,不难想象。再联系后面“落灯花”的意象,就更能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基调了。

再看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昧,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对这首诗的意境,也要从整体上把握。前两句写户外景色。舍南舍北,春水缭绕民居,江波浩渺,茫茫一片,每日只见鸥来,不见客至。作者寓情于景,将自己在闲适江村中的寂寞心情传达了出来,为下文写客至而喜的心情作好了铺垫。三、四两句是写庭院,引出“客至”:寂寞小院,佳客临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五、六两句写诗人热情待客的情景。最后两句峰回路转,别开境界,将待客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整首诗都在描写“客至”前后的情景,而每句诗作为独立的意象,只有将它与诗的整个意境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深刻地体会其思想感情与艺术效果。

鉴赏诗歌的方法和规律是丰富而灵活的,远不止以上论述所能容纳。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是从长期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狄德罗说:艺术鉴赏力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1]。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就必须经过反复的鉴赏实践,在鉴赏中学会鉴赏。同时,还要多方面地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不断增强对诗歌艺术的敏锐的感受力。

诗意人生,离不开诗歌的熏陶,教育要重视诗教,引领孩子步入诗歌艺术的殿堂,欣赏其中璀璨的艺术明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