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发浓烈爱国情怀-心灵教育的重要性

激发浓烈爱国情怀-心灵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铸造灵魂,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修德成人,热爱祖国,使爱国主义成为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应该以培养爱国情怀作为教育理想,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只有让红色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灵魂底色,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美德和智慧的种子,才能唤起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使他们树立起理想信念,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和国之栋梁。

激发浓烈爱国情怀-心灵教育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正是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凝心聚力的强大作用。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铸造灵魂,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修德成人,热爱祖国,使爱国主义成为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聪敏、最高尚、最强烈、最温存的感情。应该以培养爱国情怀作为教育理想,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青年要以祖国为荣,以天下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韶华,勇担使命,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以史为鉴,可以知晓兴替;以史为鉴,方能开创未来。历史就是最大的事实,是最有力的论据、最好的教科书。以史育人是赓续红色血脉、凝聚精神力量的有效途径。历史是塑造优秀人才的一股强大的充满生机的力量,要努力使学生的才智心灵,投入关于祖国的书上,投入字里行间去,关注祖国的命运,与祖国同甘共苦,怀着与人民命运休戚与共的思想,阅读人民英雄史和民族发展史。

纵观近现代世界历史,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崛起不是把发展教育置于国家战略的优先地位。1870年普鲁士赢得普法战争关键胜利后,普军元帅老毛奇说:“普鲁士的胜局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的。” 深刻阐明了教育对于一个国家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美国在20世纪的迅速崛起纵使有着种种历史因素,然其背后的基础支撑则无疑是南北战争之后,国家所建立起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和所推行的与时俱进的种种教育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也是与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红色基因是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的凝结;是对信仰的追求,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是树立理想信念所必须汲取的精神钙质。只有让红色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灵魂底色,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美德和智慧的种子,才能唤起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使他们树立起理想信念,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和国之栋梁。这是属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光荣而崇高的使命。

中华民族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不断前行。“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从共产主义诞生之初,国际主义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当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兼具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的国之大材。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具有广阔的世界眼光。缺乏世界关怀的爱国主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长期以来的追求。即使在近代中国最为衰微羸弱的时期,鲁迅先生仍然书写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深刻文字,赓续了中华民族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操。今日之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更不能也不会仅仅独善其身,而是要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充分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有造福世界的能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要将自己的事情做好,也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为国家发展营造和谐有利的国际环境,与世界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应对全球挑战。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未来的呼唤,都要求新时代中国教育必须具备一种广阔的世界眼光,为广大青年学子打造开放的国际交流平台,培养他们开放的胸怀和广博的视野,给他们提供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机会,赋予他们拥抱世界、造福世界的能力。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熔铸伟大的中国精神。没有爱国主义支撑的国际主义终将沦为虚浮的空想。中国青年要昂首阔步走向国际舞台,首先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始终牢记自己炎黄子孙的身份,心怀祖国和人民,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基础上,将个人事业融入世界历史进步发展的洪流之中。

人类的种种进步事业是不分国界的,但投身这些事业的人却是有祖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海外享受着优渥待遇的钱学森等一众爱国科学家,不惧种种艰难险阻,毅然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中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新的梦想,任重道远,更需要广大青年立志报国,为国尽忠。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国教育不能培养缺乏中华文明基因和家国情怀的空心人。中国教育应该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气质、兼具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民族脊梁,培养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培养具有中国心的中国人——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是赓续文明血脉、培育中国灵魂的深远意义所在!

中国灵魂,意味着你无论在哪一个大洲的哪一个角落,每到月圆之夜,光华倾泻,月光也会照耀在千里或万里之外的同样的你我他,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味着祖国需要你的时候,你都会义无反顾。灵魂是根,深扎在故土,饱蘸了故国的芬芳,这芬芳不仅不会淡褪,反而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醇厚浓烈,无法忘怀。诗人艾青深情地诉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比尔·盖茨说:“身为地球共同生活圈的一分子,你的行动将具有全球影响力。不管你的专业目标为何、不管你以哪里为家、你怎么定义自己,你都应以或大或小的各种方式,让这个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深沉博大的家国情怀和世界胸怀,要求我们能博览群书,纵观天下大势,坦坦荡荡,不计个人得失,拥有博大的胸襟,为祖国的事业、为人类的福祉而奋斗终生。(www.xing528.com)

培养道德心,培育创新力,塑造中国魂,为了世界更美好,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有德而厚道,当为大德;

有识而深邃,斯为大识;

有才而性缓,当属大才;

有学而谦逊,应为大学

有爱而无私,定属大爱;

有勇而涵容,方为大勇;

有智而心和,定为大智。

【注释】

[1]马克思:《黑格尔法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