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前进的道路上,回顾往昔,展望前景,有助于澄静心灵,厘清思想,描绘愿景,成就梦想。我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课堂、热爱学生,将整个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常常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却乐在其中,享受着一种纯净的幸福。我跟学生一起感受祖国语文的魅力,体会祖国文化的深厚。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声音,是文化的基因。这富有灵性的文字,是有呼吸、有情感、有生命、有灵魂的。与这样的文字对话,就是在感受民族文化的呼吸、情感、生命与灵魂!面对内涵如此丰富的母语,我们怎能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亲切地吟咏,深切地品味,自由地书写,去领略母语世界的美好风光呢?
我体会到:真正的课堂是心灵课堂,应该唤醒生命的感受,提升文化魅力,提高育人价值。
教育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巴金先生的《灯》是光明、温暖、希望和爱的象征。在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我对同学们说:“巴金先生的心中有一盏永远亮着的灯,在你自己的心中,有没有这样一盏灯呢?请讲述一个你自己的关于‘灯’的故事。”经过片刻思考,同学们纷纷发言,一位同学说:“在我心中有一盏灯,每天早晨,我起早上学时,天还没有亮,路灯却已经熄了,路上黑沉沉的一片,让人害怕,但一走到街口,这种害怕的感觉就消失了。因为那里有一盏灯。那是‘治安服务岗’的灯光,在一片黑暗中,它给我一种力量,一种安全感。路过民警值班室,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叔叔们忙碌的身影。每天早晨,只要没有任务,他们都会很认真地打扫卫生,把玻璃擦得纤尘不染,让灯光更好地透出来,照亮每个路人的心。”
另一位同学说:“在我的心中也有一盏灯。有一天,我去老师家里上课,回来时已经很晚了。风呼呼地刮着,四周死一般的寂静,我独自走在空荡荡的大道上,缩着脖子往前赶,感到有些害怕。我想,都这么晚了,妈妈还在等我吗?我这样想着,不由加快了脚步,离家越来越近了,当我到楼下时,心不禁微微一颤,原来整个楼上,就只有我家的灯在亮着。‘妈妈在等我!’我心里默默地说。我一进门,妈妈就放下手中的活对我说:‘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快洗洗睡觉吧。’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始终想着刚才那孤孤单单的灯光。这灯光是平常的,可在我看来是伟大的,因为它象征了伟大的母爱,它多像母亲的眼睛啊!”
我说:“是啊,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盏灯。这灯光,给了我们光明、温暖和希望,给了我们继续赶路的勇气和力量。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坎坷和磨难,有时可能要走一段泥泞难行的路,但不管在什么样的困境中,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心中的这盏灯,永远要记住巴金先生的话:‘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
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都融合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切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当老师与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涵泳品味、受到感染的时候;当师生的思想情感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并进而引发新的联想、迸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课堂就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点燃火把,使之放射出美丽的光焰,是教师的使命,也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一悲剧形象。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应找准切入点,创设有启发性、激励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通过品味语言,体会小说深刻的思想性。我从肖像描写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于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并朗读体会。然后问道:“在祥林嫂离开人间的最后一次肖像描写中,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为什么?”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我对‘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句话感受最深,这说明她已经是一个乞丐了。‘空的’是为了表明祥林嫂连讨饭的生活也难以维系了。”
“‘空的’还说明鲁镇人的冷漠,连一点施舍都是不肯给祥林嫂了。”
“还说明祥林嫂因为嫁过两个男人,被认为是有罪的人、不吉利的人,在祝福的时候,人们更厌恶她上门乞讨,这表现出鲁镇人思想的陈腐、守旧。”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 这句话使我感触最深。仅仅四十上下,头发就已全白,可见她的生活是如何悲惨,心情是如何痛苦,生活的煎熬已经使她过早地衰老了。”(www.xing528.com)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说明她在三十五岁之前的日子也很苦。五年中头发就全白了,说明这五年的生活实在太苦了。”
“我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句话感受很深,这说明祥林嫂的精神已经崩溃了、麻木了,这使我想起了‘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说明她沦为乞丐的时间已经很长。比她更长的竹竿,反衬出她身体的衰弱瘦小。”
“这支比她更长的竹竿可能是祥林嫂随便从什么地方捡来的,从一个侧面说明她生活的悲惨,精神的麻木。”
我问:“在祥林嫂初到鲁镇和重回鲁镇的肖像描写中,都有‘顺着眼’的描写,这表现了什么?两次描写的内涵是否相同,为什么?”
“顺着眼,表明祥林嫂是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表明了祥林嫂的善良。”
“她是想到鲁四老爷家做工,‘顺着眼’说明她有些紧张、胆怯。”
“重回鲁镇时,‘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说明经历了一次次命运的打击,特别是经历了痛失爱子的悲剧后,她更加痛苦了,这里的‘顺着眼’应该有更多的悲哀在里面。”
“她初到鲁镇时,‘顺着眼’说明在婆家过着很低微的生活,可能还背着‘克夫’的骂名,因此,很自卑。重回鲁镇,她又背上了新的罪名,更加自卑了,有一种负罪感。”
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次肖像描写都是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睛?为什么鲁迅先生要先后三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经过讨论,学生认为:眼睛最能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们的眼睛”,祥林嫂的这双眼睛是苦难的写照,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是如何一步一步吞噬了祥林嫂的。多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是为了反映祥林嫂悲惨人生的几个典型片段,是与人物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可见,肖像描写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要反映人物的命运。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他们都能学习,都会学习。课堂教学应该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生动的氛围,创设新颖、巧妙、有趣、有益的问题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又有适当难度、紧密联系课文又有充分创造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享受到自己思考的果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