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家之美:贫穷中的祥和与感恩

老家之美:贫穷中的祥和与感恩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辟的总结,形象地反映了老家的贫穷。老家的人忒纯,忒厚道,非常地感恩戴德,贵叔和松哥的两次隆重的丧事,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只上午九点多的样子,到达村前的山崖口上,老家祥和安宁的小村庄,在初夏的早晨竟如此迷人,没有狗吠,只有产后的母鸡此起彼伏的叫声,间或有公鸡的一两声啼鸣,那些红砖灰瓦的房舍,俱掩映在脐橙林中,不十分的明朗,因有了沼气和煤做燃料,也并不见屋顶上的炊烟。

老家之美:贫穷中的祥和与感恩

王昌红

老家这个概念的浮起,源于游子日渐疲倦的梦境,和日渐复苏的亲情渴望,是每一个离家在外的人久别后必不可逃的情感归宿。我终归也不能脱俗,近日时时忆起老家来,老家在三峡水库的景象,和近年“长治”工程在那里实施带来的巨变,老家的一些人和事,时时在脑海中凸现,如刀刻斧凿一般,在梦里,在凭窗远眺的时候。

小时候,老家是别人遥远的故事;外出求学求职的时候,老家是一幅无奈的风景画;全力打拼家庭、事业的时候,老家是身后沉重的负担。只是到了中年以后,理想变成满足,激烈趋于平淡,惬意取代了原则,各种被忽略、被随手抛掷的温情像春天的嫩芽,从脑海的各个角落滋滋地冒出来,强迫我们沿路返回去拾掇这些温情,尽力拼出人生最圆满的秋之图案,于是老家得以再次亲近。

可是我的老家于我,从没有舍弃的成分在里面。因父母都还健在,又因与老家那种贴心贴肺的亲切,那种丝丝缕缕的依赖,倒是经常回去,有一年一回,有数年一回,也有一年数回。老家并不遥远,乘船在西陵峡穿行,只要抬头,能望见一座突兀而立的高山。山脚下,就躺着我曾经生活10多个春秋的小村庄。回去一次也并不难,爬上一道山坡,步行一个多小时,或者坐一辆摩托车,几十分钟就可以到达村口。母亲肯定会大老远的从木门口内急急蹦蹦地跑出来,一边叽里呱啦地絮絮叨叨,一边还不停地用枯枝般的手抹着泪花花。

想起老家,就想起那里的山和水。那是个颇有些景致的地方。老家的山,并不是一峰独立的那种,不知起于何处,也不知绝于哪里,山连山,峰对峰,站在一山的顶上,你就是极目去望,望酸了老眼窝,你也只是望见了武夷山脉的一段。一条从深山老林里走出来的小河,顺山脚流过,一路急急地朝大江奔去,只是到了老家一带,远远地,能望见江上腾起的氤氲,听见深藏于腹底的咆哮,这才稍作停留,只顺便那么一弯,我的老家就有了今天的河湾,竟是个极适宜种柑种橘的地方。我的童年,就是闻着橘花浓浓的清香,嬉戏在橘林的荫凉中长大的。

前些年,我的老家还是一个很穷的地方。当地有文化高点的老乡总结了“三靠三像”: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山尖像锥子,山梁像刀子,走路像猴子。精辟的总结,形象地反映了老家的贫穷。能不穷吗,那里到处是裸露的紫色岩,人们只能在陡峭的山岩的缝隙中开出一小片田来,种上几株苞谷或是红苕,眼睛一睁忙到熄灯,贫瘠的土地仍不能给予人们填保肚皮的满足。只有山脚下土壤稍厚实点的地方,才种上一小片柑或是橘,可是那些过时的品种,又哪里有什么经济效益呢。汛期来了,一场暴雨过后,山上稀的流了,干的滚了,溪里、河里暴涨了满溪满河的浑水,裸出的岩石就更多了,阳光一照,镜子似的闪亮。

这一切,后来就有了改变。国家的“长治”工程投下大量资金,在老家一坡一坡地改梯田,再种上长虹、纽荷尔、福罗斯特等一些优质脐橙,也就是三五年吧,老家的经济和环境,竟有了天大的变化,原先那些橘林早已没入三峡库底,老乡们依山后靠,门前的小河成了水库的汊,两岸是些顺山顺势的一层层的梯田,入得秋来,绿油油的脐橙树挂满金黄的果,我的父老乡亲啊,从此不但告别了贫穷,就是房前屋后的景色,也入得诗、进得画了。

想起老家,就想起那里的一些人和事。老家的人忒纯,忒厚道,非常地感恩戴德,贵叔和松哥的两次隆重的丧事,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www.xing528.com)

贵叔和松哥是父子俩。贵叔是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小队长,当了有十好几年呢。按说官当得不大吧,但他恶,他狠,一到冬天,就带着队里百十个男劳力上山修渠造堰,谁敢偷懒耍滑,轻则拳脚相加,重则叫民兵绑了,见天黑着脸,怪吓人的。老家的大的小的堰塘、长的短的渠,基本上都是他在那十几年,带领老少爷们“战天斗地”战出来的。那年冬天,许是在78年吧,队里修一口新堰,最大的一口,因时间紧,他把劳力分成两班,白天一班挑土,夜晚一班打夯,贵叔自己整天整夜地在工地上。那天他肚子有些痛,时痛时好的,也就没在意,就那么熬着,后几天越来越厉害,痛得汗珠子掩面而下时,就独自到一边去坐坐,第四天痛晕在堰堤上才送到县上医院,待查清病情开刀时刻,贵叔,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乡亲们把他安葬在最向阳的南坡,出殡那天,乡亲们关门闭户都去送他,送葬的队伍在山坳里绵延了几里路,男女老少凄惨的哭声,那种恸天恸地,现在想起来,眼窝子还有些湿湿的。

松哥从小组长一直干到村主任。在他手上,村里的路通了,桥通了,电通了,村民的日子变了大样。富起来的乡亲们都有了彩电天线锅和音响,一些人还在屋前竖一根木桩,系一个高音喇叭,放几曲流行歌,给山坳里平添几分喜气和洋气。没承想,松哥也殁在改田的工地。老家那里山石太多,改田必要放炮,出现哑炮也是常有的,他就是在察看哑炮时,被突然爆响的哑炮,高高地送上了天。乡亲们葬他在父亲的身边,依然是黑压压的队伍,依然是恸天恸地的哭,只是,山上那些高音喇叭,齐齐地放起哀乐,回响在山间的沉甸甸的哀乐,悲得小草和树,都低下了头。

贵叔和松哥是不会寂寞的。他们的坟前,总有新燃的香和又大又光滑好看的脐橙摆在那里。逢年过节,有许多簇新的纸花插在坟上,也不知道是谁。

前些日子,禽流感的惊恐过后,我特别馋老家的土鸡蛋,因为初夏是盛产的季节,就托人到老家带些,不料竟没能带来。母亲带信说,鸡蛋多了,叫他自己来拿。我一时顿悟:母亲想我了。春节后才挥手告别的老人家认死理,知道“五·一”有长假,我应该回去的,哪知道我单位有事走不开呢,所以就怪罪下来。中旬的一个双休,我打起背包,早早地就踏上归家的路。只上午九点多的样子,到达村前的山崖口上,老家祥和安宁的小村庄,在初夏的早晨竟如此迷人,没有狗吠,只有产后的母鸡此起彼伏的叫声,间或有公鸡的一两声啼鸣,那些红砖灰瓦的房舍,俱掩映在脐橙林中,不十分的明朗,因有了沼气和煤做燃料,也并不见屋顶上的炊烟。偶尔有脐橙树的枝条成簇地摆动,那是老乡们在给脐橙树打药,抑或是施肥罢,却并不见人。

这就是老家,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方水土。这里的一草一木令人怀恋,这里的每一份变化令人惊喜。很多时候我就想啊,久居尘嚣的我们,是什么在牵动着,使我们有轻松的工作却感到疲惫,有优厚的生活却变得浮躁呢?不正是眼前的这份亲切、这份祥和安宁吗?

哦,老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