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华
延绵起伏的群山满目青翠,川流不息的河水清澈见底,鳞次栉比的梯田错落有致,幢幢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这是实施“长治”工程后,湖北郧县南化塘镇呈现的田园风光图。有谁知道,几年前,由于这里地处鄂西北,降雨少,加上山势陡峭,土层破碎,以及人们的掠夺式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一半以上,土壤年侵蚀模数高达4600t。一遇暴雨,泥沙俱下,浑浊的河水肆虐横行,农田水打沙压,农业低产多灾,人民群众的生活停留在极度贫困之中。
南化塘是革命老区,这个鄂、豫、陕交界的边远小镇,解放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率领中原解放军在这里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中原大突围,面对数十倍于我军的国民党部队的层层围追堵截,正直纯朴的郧县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掩护着子弟兵安全转移,不少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老区曾经的恶劣的生态环境,贫困的生活现状,愧对那些为新中国建立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前辈。
1999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步实施,位于丹江口库区的郧县被纳入长江上中游第二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郧县人民抢抓机遇,真抓实干,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年来,项目区水土流失强度平均下降了2~3个等级,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8个百分点,年蓄水量增加3380万m2,年拦沙量达到23万t,径流量平均减少43%。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由0.45亩增加到1.1亩,人均经果林由0.2亩提高到0.74亩,人均纯收入由1260元提高到1850元,95%的农户实现了脱贫致富。(www.xing528.com)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公益事业,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在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的新形势下,郧县是如何开展水保重点治理的呢?他们的主要经验:一是加强预防保护。对人口密度小、植被较好的地方,实行封禁管护,并辅助以电代柴、牲畜圈养、生态移民、颁布乡规民约等措施,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生态自我修复,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增强人们的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危机意识、法制意识,对生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管护,坚决遏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二是实行产权预先确认制。即在治理前对坡耕地和荒山进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治理后,按面积折算比例将成果划归原土地使用者,该土地所有者根据自愿的原则可以集体或部分转让土地的经营权,达到了土地的产权明晰、权利结合。三是实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凡是单项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项目,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规划设计预算后,公开对外招投标,并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该措施不仅节省了工程总投资,还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四是实行折资代补制。即将国家水保工程建设资金,按工程实行造价,经验收合格后,直接拨付到施工单位,使村民在参与“长治”工程建设的同时,得到一定的劳务费。改变了过去农民纯粹做义务工的做法,调动了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五是实行资金报账制。即对国家补助的工程建设资金采用4∶4∶2制的拨付办法,工程开工前先拨付工程总造价40%的资金,工程完成一半,经验收达标,再拨付40%的资金,竣工后,经工程技术责任人验收合格后,再拨清剩余的工程款。
在新时期传统水保逐步向现代水保转变的过程中,郧县顺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促使治理区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