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公平的,人类给大自然几多厚爱,大自然便给人类几多馈赠。
经过10多年艰苦卓绝、锲而不舍的奋斗,秦州人硬是把一个水土流失严重、土质干旱贫瘠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了山绿水秀、鸟语花香的秀美山川。
抬眼望去,陡坡沟洼变成了层层平整的梯田,荒山秃岭长满了苍柏翠柳,昔日的零星树丛变成了绵延达几十公里的碧海林带。
10多年来,秦州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6.67km2,植被覆盖率达到了28.4%。
“长治”工程集绿化、美化于一体,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工程,发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寨子流域在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建淤地坝、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走出了一条发展旱作农业的路子。
沿川子万亩生态林基地,规模宏大,工程质量标准高,苗木成活率高,植被恢复快,成为治理与封禁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郭罗沟、青杏沟、温家沟流域从上到下综合治理、立体开发,建成了梁峁到沟底的立体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这就是“长治”工程的不朽杰作。“长治”工程留给人们的碧树芳草、青山绿水犹如一枚硕大的绿色勋章。这是当代人的幸运,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福音和遗产。
齐寿山古称皤家山,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长治”五期工程实施后,退耕、荒造、封禁全面结合,植树300多万株,绿化1.4万亩。齐寿山恢复了往日的名山风采,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又一圣地。
木门道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射杀曹魏大将张颌的地方。经过治理,已完成绿化面积1100多亩,建设武侯祠为主的古建筑群400m2,为开辟三国古战场旅游风景创造了先决条件。
山变绿、水变清、民变富。十几年前,这还是梦想,而现在却正在变为现实。
“长治”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由1998年的1.22亩增加到1.62亩,粮食单产由105.7kg增长到175.78kg。实现梯田化的西山堡、阳坡、梨树等47村,人均产粮达到3768kg。
脱贫致富并不遥远。长治工程是幸福的使者。
汪川镇积极拓展种、养产业结构,不仅种植小麦、玉米、洋芋、胡麻、油菜等家作物,还大量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箭舌豌豆等豆料牧草,同时,养猪业也迅速发展起来。(www.xing528.com)
农民汪三有办起了三利养猪场,现存栏长白、约克等良种母猪260多头,年繁育仔猪近4000头,创利润20万元。
平南镇秦大村先后建成两个“百亩苹果园”,年净增产值23万元。
娘娘坝镇、舒家坝村将种植双孢菇确定为支柱产业,兴建种植大棚81个,年产鲜菇21万kg,每个大棚收入达万余元。
“长治”项目区已由原来单一粮食生产的传统农业模式开始向种、养、加工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农业迈进。
目前已建成芦笋育种基地1200亩,甜玉米种植基地1100亩,优质水果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2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5万亩,葵花基地3万亩,胡萝卜基地1万亩;千头奶牛养殖基地、千头肉牛养殖基地、万头肉猪养殖基地各1个。
国家的“被子”,老百姓的“票子”,两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山绿是基础,水清是目的,民富是根本。
截至2003年底,“长治”区人均纯收入达到1641.68元,比治理前增加了98.61%,区域贫困面由1998年的12%实现了全部脱贫。
“长治”工程托起了秦州人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真实之梦。
花开花落,硕果累累。春华秋实,山乡巨变。
面对成绩,秦州人没有陶醉,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要超越现实,超越自己,路子更长,任务更艰巨。
秦州人在努力、在探索、在奋斗。
建设秀美家园是秦州人永恒的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