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沟村,坐落在白水江畔的大山深处,全村共有4个合作社(尚沟一、二社,董家山社,关子山社)、141户人家、596口人、16名党员。村境内有两条沟、三座山、三面坡、五道梁,土壤瘠薄;“三天无雨苗发黄,一场暴雨地冲光”,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上旱灾、洪灾、雹灾、泥石流,五灾俱全。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尚沟村和贫穷结下了不解之缘,尚沟成为全县最贫困的村之一。不少农户过年杀不起年猪,借一吊肉全家老小解解馋;有的村民家里一口顶锅、几个破碗、几双长短不一的竹筷,组成了全部家当。1989年,全村农民人均年占有粮食不足200kg,人均年纯收入仅有200多元。全村100多户人家,就有23个光棍汉。
俗话说:一方土养活一方人。尚沟这方土,却难以养活这方人。
一位外地来的下乡干部看到尚沟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后,给村支书董国福“指点迷津”:“这里山高碰额头、坡陡滚死牛、沟下乱石头,不走等着愁!好多贫困地方的人都搬到河西去了,过上了好日子……”
大漠戈壁的“美景”,加上“草挪一步死,人挪一步活”的古训,一些村民产生了走出去安家的念头:走出一步天地宽,这里山又高沟又深,外面闭上眼睛找个地方,哪里不比尚沟强?
一些老年人打死都不愿走: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但很快整村移居他乡的意见占了上风。(www.xing528.com)
正当一些村民打点行装,准备迁往河西的时候,一个令村民振奋的喜讯,彻底改变了全村群众移居河西的念头:“尚沟被列入了文县‘长治’工程重点治理小流域”。
面对“长治”工程在尚沟村实施的机遇,村党支部书记董国福组织群众反复进行讨论,最终作出了“就地创业”的抉择。
为发挥全村党员在“长治”工程中的作用,董国福亲自起草了《抓住“长治”工程机遇,带领群众治穷致富的决心书》。全村16名党员都在《决心书》上按了手印,就像是一张挑战贫困的宣言书,贴在了尚沟村,贴在了村民的心头。
董国福组织党支部一班人讨论,决心依托“长治”工程建设,治自己的山、走自己的路、滴自己的汗、富自己的村,提出苦战三五年、阳半山抬田、阴半山造林、水路通地边、家家建果园、钱粮双过千的宏伟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