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把治理水土流失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培植新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奔向小康,是平昌县在实施“长治”工程中的又一成功经验。
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他们从一开始便坚持做到“三结合,三提高”。一是综合治理与抢救水土资源、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和群众的生存质量;二是综合治理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用地比例相结合,提高土地“三率”(利用率、产出率、商品率)和土地承载力;三是与开发各具特色的流域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水保产业及建立稳定的农业增收体系相结合,提高治理区的经济效益。他们遵循“治一条流域、建一块基地、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的指导思想,针对各流域的不同特点,着力开发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产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形成“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格局。通过有特色、有规模、有批量的经济开发带、开发片、开发区的治理开发,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水土保持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培育出以茶叶、蚕桑、药材、干果为主的四大水土保持产业群带,成为全县新的骨干支柱产业。一是北部、东北部中低山茶叶产业带,面积13500亩;二是西南低山深丘蚕桑、果林产业带,面积216900亩;三是中部低山药材产业带,以杜仲、黄柏、枣皮、银花为主;四是城区干果林产业带,结合旅游观光,发展银杏、板栗、核桃为主。各产业区围绕“龙头”产品,大力发展加工、销售等配套产业,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县四大产业都初步实现了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开发、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加销一体化的新格局。
为建好这些水保产业基地,县乡各级领导,尤其是水利、水保部门的负责同志都亲临工地一线,与基层干群一道挥汗甩膀大干。镇龙区距县城有百公里之遥,是全县有名的贫困高寒山区。老百姓一提起水保局,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年前,县水保局所有同志,和当地区乡干部一道,在数九寒天来到肖家坡,和大家一起挥汗劳动的场面,至今人们讲起来还绘声绘色,历历如在眼前,都说他们“是一群拓荒的牛”!老百姓都被他们的举动感动了,自发地从二三十里外赶来,投入到这场改变自己命运的战斗中来。
为把这个基地建好,水土保持局对治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茶行深挖60cm以上,每米埋农家肥150kg、油饼10kg。须知,这些远离人户,又在高山之上的工程,人们需从山脚河下把牛屎和油饼往山上背,最远的竟要走七八里路。这些常年住在大山深处的农民,说到做到,全都累得浑身大汗淋漓,不少人索性打起赤膊……村主任刘老汉还提起电喇叭,用朴实的语言给大伙鼓劲:定要挖出一个春枝嫩绿、夏枝碧绿、秋枝暗绿、冬枝墨绿的美好世界来!(www.xing528.com)
在治理中,他们通过学、请、聘,逐步建立起一支专、兼职水保经果林技术队伍,在全县形成以果、药、茶为主的技术网络,大力普及推广经果林栽培技术,不断引进、培育、更新名特优新苗木。目前,各类技术人员已达182名,他们还从四川农业大学常年聘请了农学教授作技术顾问。同时,成立了“水土保持经济林协会”,会员已达3000多名,负责信息收集、咨询服务、业务培训和生产资料及成品的购销。
“建是基础,管是关键。”他们经过不断探索,依托改革开道,在治理区普遍推行了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改革,走出一条“公司+农户”的科学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治理开发的效益,形成有人建、有人管、有效益、有发展的良性循环。比如,以5000亩规模的肖家坡茶场为基础组建的五峰茶叶公司,就有17个股东,注册资金达300多万元,其中县水保局占53%的股份,被誉为川东北农业开发之冠。如今,全县主要产茶基地之一的大梁山茶场年产茶3万kg,生产的“北山绿茗”获国家金奖,远销省内外,还供不应求。茶场年产值100万元,年上缴税金10多万元,占当地财政收入的10%。仅此一项,当地农民人均增收35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