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运淑
桐梓县位于黔北边陲,全县土地总面积48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3.39万亩,坡耕地占70%左右,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土地的商品率和产出率较低。
针对这个实际,桐梓县水土保持站在治理措施的配置上,一是选择土层厚、交通便利的坡耕地建设坡改梯,确保人均1亩基本农田,保证粮食自给;二是在适宜的陡坡耕地内栽植一定比例的经果林,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商品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三是在大于25度的陡坡地营造水保林,再辅之以坡面水系工程,确保旱涝保收,把治理水土流失与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使水土保持真正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由于治理思路符合该县实际和广大农民的意愿,加之烤烟生产连续滑坡,常规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的收入急剧下降,群众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种植经果林的热情空前高涨。几年下来,经果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如何加强今后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确保治理成果正常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摆在该县水土保持站面前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水保站在管护上做了很多尝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www.xing528.com)
第一阶段:1995~1998年。实施初期,由于刚开始实施,没有经验,只注重完成任务,没有更多地考虑管护工作,工程竣工后,就由指挥部和水保办直接交付给项目区群众,由群众自管,结果是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管,甚至不管。1998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到该县进行检查时发现,成片的经果林被玉米包围,于是指出,任务虽完成了,但经果林的管理非常粗放,很难发挥效益。
第二阶段:1998~2001年。第五期小流域治理开始实施,已有了一定的管护意识。一方面第三期治理成果开始发挥效益,部分经果林已进入挂果期,促使老百姓自觉管护;另一方面,如果不加强管理,使其正常发挥效益,治理成果很可能毁于一旦,形势十分严峻。面对这一情况,水保站一是建立县、乡、村三级管护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制;二是与县职高联办一个水保专业班,招了治理区50个学生,培养乡土人才;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把原来只在治理时的技术培训改为按季节、按需要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颁发农民技术员证、绿色证书等;四是扶持大户、专业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技术服务和管理仍然跟不上。
第三阶段:2001~2002年。依靠村级管护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支两委是最基层的组织,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精力不能保证;二是这个管护工作没有报酬,觉悟低的村干部不愿干;三是村干部即使愿意为群众服务,但没有管理技术,干不好。面对诸多问题,水保站又开始寻求新的管理模式。1999年,水保站在南溪河小流域实施时,有意识地扶持了几个大户,让他们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转变观念。经过精心管理,2001年,他们栽植的经果林部分挂果,取得了一定收益。水保站便组织群众参观,并进行测产算账对比。经过对比,经果林的效益远大于烤烟、玉米等常规农作物。很多群众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特别是南溪村的村民,管护的意识和要求明显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水保站在近几年对经果林后期管理工作不断探索、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该县实际,决定率先在南溪试行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积极倡导、支持他们成立果科专业协会这一民间管护组织,通过协会对会员的指导和服务来达到管理的目的。这一想法提出后,立即得到当地村民的欢迎和拥护。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在县民政局、科协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完善了相关手续,并注册登记办理了证照。2003年5月9日,协会在热烈的鞭炮声中正式挂牌成立了。这是该县第一个专业果科协会,协会拥有会员100多人,制定了章程和相关制度,选举产生了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等成员,并制定了5年规划。
经过1年多的试行,协会运转正常,管护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收到了较好成效。这种管理模式的成功探索,是该县“长治”工程经果林后期管护工作上的一个突破。它实现了群众自愿参与、自主管理,改变了传统管理方式造成的业务部门既建又管,但因人员、资金紧张又管理不好的弊端。同时,协会还肩负着为会员联系市场,并按市场需求指导会员发展生产的职责,克服了个体市场信息不灵、生产盲目、销售难、成本高等问题,解决了会员的后顾之忧。目前,该县已决定在各治理区推广这一管理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