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辐照对动物细胞的伤害来自于直接辐照细胞中未修复或错误修复的DNA分子,而未经辐照的细胞则不会受到影响,近年来旁效应的发现则打破了这一传统观点。
1992年Nagasawa发现中国仓鼠1%卵巢细胞受到α粒子照射时,却有30%~50%的细胞都发生姐妹染色体互换,而Ezow用α粒子随机照射20%的人鼠杂交瘤细胞,却产生比预期结果高出3倍的突变频率,有的甚至发现在低剂量α粒子作用下,旁观者细胞的基因突变频率5倍于被单个α粒子击中的细胞,于是人们提出了旁效应概念。
电离辐射诱发的旁效应指未直接受照细胞产生与受照细胞相同或相似的辐射生物效应。辐射旁效应涉及姐妹染色体交换、DNA双链断裂、细胞存活、增殖、凋亡、细胞生长阻滞、细胞转化、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和基因组不稳定性等多个方面。旁效应的特点是:①高LET辐射所致旁效应比低LET辐射强烈;②一般相同组织的旁观者细胞才可能产生旁效应;③旁效应不仅局限在最初几代细胞,还可涉及后代细胞;④旁效应属于非靶效应,其中一些效应对细胞有害,而另一些对细胞无害,这取决于产生旁效应信号的细胞类型和接受信号的细胞类型。(www.xing528.com)
电离辐射诱发的旁效应的机制可能有:①辐射诱发产生活性氧自由基;②受照介质的效应;③与细胞间通信或信号传导有关的因素,以及细胞因子(包括TNF、IL-1、IL-8、TGF-1)等均在诱导旁效应过程中发挥作用。
经过20余年的探索,旁效应的现象及其机制已逐渐被人们所了解,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关于体内旁效应特征的研究,并已经证实在生物体内辐射诱导的旁效应不仅能发生在相邻组织,还可发生在远源器官。辐射旁效应的发现对传统的以线性外推方式建立起来的辐射防护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其研究已成为辐射生物学领域的热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