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样品放射性监测及其影响

环境样品放射性监测及其影响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三个途径进入人体。核爆炸裂变产物和放射性废物在自然界循环过程中,一部分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循环并经食物链进入人体。锶-90和铯-137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锶与钙大的化学性质相似,与钙一起参与骨组织的生长,进入人体内的锶,有99%积集在骨骼内。由于各地沉降量和膳食习惯的不同,人体内铯-137的含量也有较大波动。

环境样品放射性监测及其影响

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三个途径进入人体。核爆炸裂变产物和放射性废物在自然界循环过程中,一部分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循环并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具体循环图见5-1。

各种放射性核素由外环境进入生物循环及经食物链进入人体的量,受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如放射性核素的理化性质、在动植物体内的代谢情况、地质和气象条件、人们的膳食习惯等都会影响放射性核素的转移。锶-90和铯-137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锶与钙大的化学性质相似,与钙一起参与骨组织的生长,进入人体内的锶,有99%积集在骨骼内。铯与钾的化学性质近似,在体内的分布大致是均匀的,人体内的铯约75%集中于肌肉组织。

锶和铯虽然在化学性质上分别于钙和钾相类似,但他们在食物链各个环节上的转移,存在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用“观察比”(OR)表示。以锶-90与钙为例:

图5-1 外环境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www.xing528.com)

有资料推荐,Sr90-Ca在植物-土壤环节的OR=1;牛奶-饲料环节的OR=0.13;骨-牛奶环节的OR=0.25;骨-膳食环节的OR=0.13-0.33。

锶进入体内后,4.5%~6%将积累在骨骼中。因为具有在骨骼中积累的性质,锶被叫做“亲骨性元素(通称bone seeker)”,是诱发白血病的原因,性质与钙类似,如果钙的摄取量少,锶的吸收会随之增加。物理学半衰期为29年,生物学半衰期长达约50年。

铯-137的全球性沉降与锶-90基本相似,但铯-137在土壤中被植物吸收的量少于锶-90被吸收的量。土壤中含有较多有机物时,铯-137较易被植物吸收。此外,土壤中钾离子含量也有一个重要因素,土壤中钾离子浓度低时,铯-137被吸收的量就增加。

食品中铯-137的含量与土壤因素、植物保存铯-137的程度及本地区铯-137的沉积量有关。由于各地沉降量和膳食习惯的不同,人体内铯-137的含量也有较大波动。铯进入体内后会在全身的肌肉和生殖器官中积累,性质与钾类似。铯-134和铯-137是核裂变的产物,物理学半衰期分别为2年和30年,生物学半衰期,铯-137在1岁以前为9天,9岁以前为38天,30岁以前为70天,50岁以前为90天。

碘在核电站事故初期大量产生,以气态扩散到了空气、农产品、土壤、水等物质之中。研究结果表明,进入体内后,碘会被消化器官吸收,30%积累在甲状腺,是致癌的原因。20%可立即排出,其余在短期内排出。物理学半衰期为8天,生物学半衰期为婴儿11天、5岁儿童23天、成人80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