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自然界生存中,除受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本底辐射照射外,还受到一些人工辐射源的照射。人工辐射源主要有:核爆炸、核能生产的放射源、医疗照射和采矿业排放的放射性废料等,均使部分人群剂量负担加重,也使环境本底照射量增加。引起大气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和应用放射性物质的单位所排出的放射性废气,以及核武器爆炸、核事故等产生的放射性物质。
包括大气层核试验、地下核试验冒顶事故,以及外层空间核动力航天器事故等。其核裂变产物包括200多种放射性核素,如90Sr、137Cs、131I、239Pu等。核爆炸过程中产生的中子与大气中的核素发生核反应形成中子活化产物,如3H、14C、32P等,以及剩余未起反应的核素,如235U、239Po等。
核爆炸,尤其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核爆炸,会形成百万摄氏度的高温火球,使其中的裂变碎片及卷进火球的尘埃等变为蒸汽,在随火球膨胀和上升过程中,因与大气混合和热辐射损失,温度逐渐降低,便凝结成微粒或附着在其他尘粒上而形成放射性气溶胶。粒径>0.1mm的粒子在核爆炸后一天内即可在当地降落;粒径<25um的气溶胶粒子,可长期飘浮在大气中,称为放射性尘埃。放射性尘埃在大气平流层的滞留时间为0.3~3年,其主要放射性核素是长寿命的90Sr、137Cs和14C等。对流层中的气溶胶粒子沉降时间为几天到几个月。对流层中的裂变产物含大量半衰期为数日至数十日的核素,如89Sr、95Zr、131I、40Ba等。
2.核工业(www.xing528.com)
原子能反应堆、核电站等设施在运行过程中要排放含核裂变产物的“三废”,特别是在发生事故时,将会有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环境中去,造成严重的污染事故。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
3.放射性矿产的开采和冶炼
在铀、稀土金属等矿产开采、提炼过程中,其排放的“三废”中含有铀、钍、氡等放射性核素,将对局部地区的大气造成污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