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反向转录、逆转录)是指在反转录酶催化下,以RNA为模板,dNTP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
1964年Temin根据放线菌素D特异抑制致癌病毒在癌细胞中复制的实验,提出致癌RNA病毒在癌细胞复制中需先合成DNA(前病毒),此DNA插入到细胞DNA中,再转录出RNA,其表达产物使细胞癌变。1970年Temin和Baltimore分别从Rous病毒和鼠白血病病毒中分离出了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亦称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NA directed DNA polymerase,RDDP),从而证明了RNA可反转录成DNA。
图21-9 反转录酶催化的cDNA合成
反转录酶功能是:①以RNA为模板,dNTP为原料,按5′→3′方向合成DNA,合成起始时需色氨酸tRNA(tRNATrp)作引物。②具有核酸酶H作用,能特异从DNA—RNA杂交体中切除RNA及引物。③具有DNA pol的作用,以单链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www.xing528.com)
反转录的基本过程(图21-9)是反转录酶以(病毒)RNA(正链)为模板,以dNTP为原料,在tRNATrp引物的3′-OH上接续合成DNA(负链),形成RNADNA杂交体。DNA负链合成快完成时,模板RNA和引物先后被反转录酶水解除去,留下单股DNA负链,称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cDNA)。反转录酶再以DNA负链为模板,催化合成DNA单链(正链)成为DNA双链。此双链DNA保留了病毒RNA遗传信息,可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转录出RNA病毒的RNA,进而合成RNA病毒,故称之为前病毒(provirus)。
反转录作用的发现,扩充和发展了中心法则,即在Crick提出的中心法则的基础增添了RNA反转录成DNA、RNA自身复制及其表达,而且还使人们对RNA病毒致癌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来又发现反转录酶也存在于正常细胞,如蛙卵、正在分裂的淋巴细胞、胚胎细胞等,推测可能与细胞分化和胚胎发生有关。在基因工程中,当目的基因制备困难时,可根据已知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合成其mRNA,再以mRNA为模板反转录成cDNA,后者扩增后既可作cDNA探针,也可再转变成cDNA双链,进行DNA重组或建立cDNA文库,从中很易筛选出目的基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