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常人体功能-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正常人体功能-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常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测量动脉血压。一般来说,动脉血压存在个体、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但动脉血压升高,血液流出主动脉速度加快,使舒张期末主动脉内存留血量增加不多,故舒张压上升较少,脉压加大。若动脉血压过低,将引起器官血液供应减少,尤其是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将导致严重后果。(二)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发生周期性波动,引起动脉血管壁周期性起伏搏动,称动脉脉搏,简称脉搏。

正常人体功能-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概念和正常值 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BP)是指血流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舒缩而发生规律性的波动。心室收缩期内,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心室舒张期内,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pulse pressure)。在1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

一般所说的动脉血压是指主动脉压。通常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测量动脉血压。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100~120mmHg(13.3~16.0kPa),舒张压为60~80mmHg(8.0~10.6kPa),脉压为30~40mmHg(4.0~5.3kPa),平均动脉压在100mmHg(13.3kPa)左右。如果安静时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持续≥90mmHg,可认为是高血压。舒张压低于50mmHg、收缩压低于90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一般来说,动脉血压存在个体、性别和年龄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收缩压增高较为显著。在性别方面,男性略高于女性。同一个人在情绪激动和运动状态下,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血压特别是收缩压可明显增高。此外,体位、睡眠、环境温度等也会影响血压。

2.动脉血压的形成 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是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血压的形成有赖于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这两个基本因素,此外,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在血压的形成中也起重要作用。

一般情况下,左心室收缩时向主动脉射血,由于受到外周阻力以及弹性储器血管的作用,射出的血量,仅有1/3流向外周,其余2/3暂时储存在主动脉和大动脉血管内,使主动脉和大动脉进一步扩张,主动脉和大动脉血压升高,形成较高的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射血停止,被扩张的弹性储器血管发生弹性回缩,将在心缩期贮存的血液继续推向外周,使舒张压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图7-11)。可见,由于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储器作用,一方面,使左心室的间断射血变为动脉内的连续血流;另一方面,可以缓冲血压,使收缩压不至于过高,舒张压不至于过低。

图7-11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储器作用

A.心室射血;B.心室舒张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由于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脏射血、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贮器作用以及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量等因素有关,凡改变上述诸因素,动脉血压将受到影响,现分述如下。

(1)每搏输出量:其他因素不变,当每搏输出量增加时,心缩期射入主动脉和大动脉内的血量增多,使动脉管壁所受的张力加大,故收缩期动脉血压明显升高。但动脉血压升高,血液流出主动脉速度加快,使舒张期末主动脉内存留血量增加不多,故舒张压上升较少,脉压加大。因此,当搏出量增加时,动脉血压的升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的升高,舒张压可能升高不多,脉压加大。可见,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www.xing528.com)

(2)心率:若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在心舒期内流向外周的血量减少,致使心舒期末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多,舒张压明显升高。由于动脉血压升高可使血流速度加快,在收缩期有较多的血液流至外周,所以收缩压上升幅度相对较小,表现为脉压减小。相反,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的幅度比收缩压降低的幅度大,故脉压加大。

(3)外周阻力:如果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则心舒期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内的血量增多,故舒张压明显升高,而收缩期主动脉压的升高使血液流出主动脉速度加快,因此,收缩压的升高不如舒张压的升高明显,脉压减小。可见,在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主要是由于阻力血管广泛持续收缩或硬化引起口径变小而造成外周阻力过高。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如前所述,由于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使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心室内压的波动幅度,收缩压不致过高和舒张压不致过低。老年人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减弱,缓冲能力下降,致收缩压升高,但由于阻力血管的弹性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降低,外周阻力增大,所以舒张压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老年人表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但舒张压升高的程度不如收缩压明显,脉压增大。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在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相适应。如果血管容积不变而循环血量减小(如大失血),或者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容积增大(如中毒引起的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都可使体循环的平均充盈压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

上述分析是在假设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动脉血压可能发生的影响,实际上,在整体内单一因素的改变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在某种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动脉血压的变化,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4.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 动脉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各器官的血液供应和心脏的负担。若动脉血压过低,将引起器官血液供应减少,尤其是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将导致严重后果。若血压过高,则心脏和血管的负担过重。长期高血压患者往往引起心脏代偿性肥大、心功能不全,甚至导致心力衰竭。血管长期受到高压,血管壁本身易发生病变,甚至可导致破裂而引起脑溢血等严重后果,所以保持动脉血压正常是十分重要的。

(二)动脉脉搏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发生周期性波动,引起动脉血管壁周期性起伏搏动,称动脉脉搏,简称脉搏。用手指可摸到身体浅表部位的动脉搏动,通常是触摸桡动脉。由于动脉脉搏与心输出量、动脉的可扩张性以及外周阻力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很早以来,中医把切脉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医生在进行诊断时,通过切脉可以了解患者的脉搏频率和节律是否规则等情况,同时也在心理上构成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接触和联系。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脉搏可以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异常状况,中医学中的脉象,就是研究各种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桡动脉脉搏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