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platelet)是从骨髓巨核细胞质脱落形成的具有代谢能力的细胞质碎片,正常成人血小板的数量为(100~300)×109/L。妇女月经期血小板减少,妊娠、进食、运动及缺氧,可使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数量超过1 000×109/L称为血小板过多,易发生血栓;血小板数量低于5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可产生出血倾向。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征
1.黏附 血小板黏着在损伤暴露的血管内皮胶原组织上,称为血小板黏附。这是血小板发挥作用的开始。
2.聚集 血小板彼此黏附的现象称为血小板的聚集,可分为两个时相,第一时相发生迅速,为可逆聚集,是由受损组织释放的二磷酸腺苷(ADP)引起;第二时相发生较缓慢,是由血小板自身释放的ADP引起,聚集后不能再解聚,故称不可逆性聚集。
3.释放 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其颗粒中的ADP、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向外排出的过程为血小板释放。ADP可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5-羟色胺、儿茶酚胺可使小动脉收缩,有助于止血。
4.收缩 血小板内含有收缩蛋白A和M,具有ATP酶的活性,可分解ATP释放能量而使血小板收缩,使血凝块缩小硬化,有利于止血。(www.xing528.com)
5.吸附 悬浮的血小板能吸附多种凝血因子,当血管破损时,随着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可吸附大量的凝血因子,使破损局部的凝血因子浓度显著增高,促进并加速凝血过程的进行。
(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参与生理性止血 小血管损伤后,血液从小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 hemostasis)。从出血到停止出血的间隔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正常值为1~3min,其长短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状态。生理性止血与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密切相关。在整个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是:①释放缩血管物质,如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使受损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裂口缩小,有利于出血停止;②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血栓;③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形成坚实的凝血块,最后完成生理性止血过程。
2.促进凝血 血小板含有许多与凝血过程有关的凝血因子,统称为血小板因子(PF),如纤维蛋白原激活因子(PF2)、血小板磷脂表面(PF3)、抗肝素因子(PF4)等,这些因子在血凝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仅PF3提供的磷脂表面,就能使凝血酶原激活速度加快2万倍。
3.维持毛细血管壁正常通透性 血小板可以融入血管内皮细胞,填补血管内皮细胞脱落留下的空隙,及时修补血管壁,从而维持毛细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