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绝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播音的继承和借鉴的正确方法也应是如此。播音的继承和借鉴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的特殊性;既要学习别人的经验方法,更要为我所用,立足自身。继承借鉴的方法,应是科学的,分析的,而不是盲目的;应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应是系统的,而不是孤立的;应是本质的,而不是表层的;应是发展的,而不是僵死的;应是创造的,而不是模仿的;应是连续的,而不是中断的。
继承首先应该是发现,是分析。就是看播音这一矛盾运动中那些合规律的大大小小系统、要素以及促使这些系统要素合规律的运行的机制。继承是为了发展,把那些合乎规律带有本质意义、在未来发展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继承下来。
继承应该是系统的。比如,我们继承优良传统,优良传统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语言传统、广播电视传统、播音创作传统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我们不可能只是孤立地去看某一个层次、某一个方面,必须整体、综合考虑,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比如,我们分析和继承播音创作传统,不可能不涉及我们的语言文化传统、政治工作传统,等等。播音继承系统性的含义还在于,不光看到和把握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各个方面,还要把握好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结构和联系方式,把握它们合规律运行时的机制。比如,我们继承优良的传统,一方面要把优良传统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都关照到,一方面还要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相互联系的方式、相互作用的程度、所占比例的大小、运行最佳的机制。比如,我们强调政治传统时,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还应该落实在播音中,党性应该体现在播音创作中,在强调落实语言传统时,也必须要由政治传统保障,才能真正落实于我们的播音创作,这才是真正的继承。
继承应该是发展的。继承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所以在继承时要把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富于生机和活力的系统和要素,以及调控这些系统和要素的良好的运行机制继承下来,因为它们合乎规律,最具生命力。同时,也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它们在新形势下的最佳态势,为它们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生机活力有效地焕发出来。比如,与受众交流征得反馈意见,改进播音工作,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提高播音质量良好的方式,也是播音创作中优良的传统之一。只要播音创作这一矛盾运动存在,与受众交流就存在,征得受众反馈的工作就要进行,所以,这一传统是富有生命力的,应该很好地继承。同时,还须为其运行创造新的条件,比如,与受众交流获得反馈,过去是通过受众来信、深入生活、登门拜访等方式,现在可以采用更多的现代化的联系手段建立更为有效的机制完成。继承的发展性还体现在对过去已存在的、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重视的好的要素、系统或机制,以及它们的萌芽的新的发现、挖掘和发展。比如,主持形式的萌芽,播音员参与采编工作,在我国并不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零开始,而是从人民广播诞生那天起,就已经有其萌芽存在了。夏青说,最初办《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就是齐越带我们一起采访、编辑、播音,那时我们就采编播合一了。只是后来节目量大了,人员多了,分工也就越来越细了。这种参与采编播全过程的传统、经验应该发现挖掘,在发展中继承。
由于事物发展有时不可能是直线的,会有曲折和反复。播音继承有时也具有曲折和反复性。比如,延安陕北时期优良的播音传统,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被我们的播音工作者很好地继承了下来。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其优良传统又遭到了破坏。改革开放以后,这一传统又得到了恢复、继承和发扬。
借鉴应该是本质的。事物的种类是多样的,事物的规律是相通的;艺术的形式是多样的,艺术的本质是相通的。正是这种共通性的规律,使播音借鉴成为必要和可能。无论是时间艺术,如音乐等,还是空间艺术,如绘画、雕塑等;无论是独个艺术,还是综合艺术,如电影、戏剧;无论是传统艺术,如京剧,还是现代艺术,其核心和本质,就是感情的传达,感情是其艺术符号结构的动力。借鉴,就是抓住其生发调动和传达感情的方式和手段。(www.xing528.com)
借鉴应该比较鉴别,为我所用。齐越指出:“吸收借鉴,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形象特征。……了解人民的思想感情,民族的审美心理。……要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善于实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付出辛勤的汗水和艰苦的劳动,才能独辟蹊径,获得成功。”事物虽然有矛盾的普遍性,也有矛盾的特殊性;艺术有共通性,也有其独特性,失去了自身的特点,就失去生命。在借鉴中要为我所用,就要善于比较鉴别。
比较鉴别,要分清层次和主次。有些艺术门类的借鉴可以更直接一些,比如有关的语言艺术;有些可以间接一些,比如其他各类艺术。有些侧重于表现形式,有些偏重于情感的引发。有些侧重于用气发声,有些偏重于语言表达。
比较鉴别,要有批判扬弃,要加以改造。借鉴的东西是否适用于自己,要认真分析,要有批判扬弃(这里所说的批判,其核心就是扬弃),有些要加以改造,才能适用。比如,传统的评书、单弦演员吐字发音很见功力,在进行播音发声训练时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须有批判和扬弃,加以改造,才能适用。其发音咬字虽见功力、有力度,但缺乏播音所要求的自然度,完全像评书、单弦演员那样发音,很难适用于新闻播音语言要清晰明快、流畅自然的要求。所以,在学习借鉴时,既学习它吐字归音到家、有力度的一面,又要抛弃它过于夸张、缺乏自然的一面。
学习国外的表演理论、播音经验,都要为我所用,适合我国的国情,适合我们民族的风格和本人的特点。学习借鉴斯坦尼的“内心体验”,应该注意到表现手段的加强。学习国外的播音经验,也应加以分析、比较、批判、扬弃。在学习借鉴方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林如学习借鉴的方法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林如之所以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她在向别人学习时,学人之长、学人之本,批判扬弃,大胆创新,独辟蹊径,自己走路。林如1952年从事播音工作,经过两年的记录新闻播音实践后,1954年到莫斯科广播电台华语部播音。当时在苏联工作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费寄平帮助她学习播音业务,她同时也听苏联播音员托别士的课。托别士主张:“播读稿件要朴实,要善于运用口语的表达方式,对所讲事物要有视像,和听众要有感情上的交流。”“播读稿件的语气愈朴素、愈柔和、愈像说而不像念就愈好。”林如借鉴其口语的表达方法,但并没有停留于此。她抓住其经验中本质的东西,即交流、视像和谐统一,进行学习。苏联的东西并非都好,林如在学习中不断地加以扬弃改造。比如,为电影、戏剧或舞剧解说,苏联播音员主张“旁白”,要求客观,不要掺入自己的情感,以免干扰电影、戏剧、舞剧的主要内容。林如认为,其中“旁”可以借鉴,即把握解说者身份的分寸,不喧宾夺主。但“白”(指客观、不用感情)不可取。因为纯客观的解说,会使解说语言和电影、戏剧或舞剧的感情游离,语言给人以无精打采之感。所以,不能“白”,解说者感情表达必须和影片或戏剧、舞剧当时的感情内容情节和谐一致,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林如跟费寄平学习播音业务,“费寄平的播音含蓄、深沉,感情往深里走”,林如也喜欢含蓄、深沉的语言表达方式,但两个人的嗓音条件不同,费寄平的声音浑厚低沉,林如则是“小嗓门儿”,声音柔润甜美。林如向费寄平学习,没有从声音形式上模仿,而是学习其语言表达的根本,即“感情往深里走”。在声音上,她保持自己的嗓音本色。所以,今天林如含蓄的风格中能体现出清淡甜美的色彩。20世纪50年代末,林如回国后,文艺播音取得了成绩,讲述性、抒情性的稿件和节目的播音也能很好地胜任。政治性强的稿件播音成为她的一个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她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探索,也取得了突破。政治性文章要播得大度、有分量和气势,一般较适合浑厚有力量的男声表达。林如既是女声,又是“小嗓门儿”,但她能够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业务条件,扬长补短,另辟蹊径。她首先抓住体现“大度”的核心是政治气质问题,努力增强政治修养,提高政治水平。而在语言表达的用声上,仍保持“小嗓门儿”、小音量和女性在语言表达中柔和的特点。她采取“把字的颗粒灌满,唇舌运动幅度和力度加大”的办法,利用话筒放大后,其小音量“小嗓门儿”同样能够播出政治文章所要求的分量和大度的气势,并又具有女声表达的特点。齐越的播音充满激情,林如说她向齐越学习播音主要是学习他的真和调动感情的手段,而在传情手段上又结合自己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她淡中传情的风格特点。从林如成功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借鉴必须要结合自身特点,有所创新,才能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