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好的语言功力
对于播音主持工作而言,是否具备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广播媒介的传播仅仅是依靠声音,所以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而言,有声语言的创作与表达就是核心。现代广播节目主持人在语言功力方面的修养是一个共性问题,共性是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对于现代广播节目主持人而言,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是需要继承的优良传统,是应该始终保持和坚守的。所谓“规范性”,是对广播节目主持人最起码的要求,被反复批驳的“港台腔”“男声女气”等现象是应该被摒弃的,这是毋庸置疑的。所谓“艺术性”,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说,即:“每个字句都不仅要用得恰当,而且它还应该是必需的,不可避免的。要尽量少用字,没有简练就没有艺术性……”
“广播中,有声语言必须规范,应该成为一种共识。语音、语法、修辞、语调……都应按照普通话的要求,严肃认真地对待。”“信息传播不能不力求具有艺术的魅力。有声语言的美感不仅是声音圆润、吐字如珠,更包含着以事省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魅力,这需要更高的语言技巧、更强的语言功力、更深的语言造诣。”这是中国播音学科奠基人张颂教授对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精彩论述。
而现在的一些播音员和主持人在语言功力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节目中,他们状态过于放松,为了追求所谓的“本我”,体现所谓的“个性”,将自身的语言表述归于生活的原生态,他们认为字正腔圆已经成为“过去时”。还有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认为现在的广播电视节目是以直播为主,直播的节目形态本应使主持人的状态更加积极,可他们却认为“语言断断续续就是直播的状态”。持有以上观点的节目主持人似乎已经完全忽略了自己在广播电视媒介中优质的有声语言表达形象。
在此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播音员与主持人作为以有声语言表达为工作手段的信息传播者,应该时刻将“精粹口语”作为自己的语言标准,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新时期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处在一个较为“宽容”的大众传播环境中,广大受众能够乐于接受不同的语言风格,但这不意味着受众降低了对其在语言功力上的基本要求。所以,播音员和主持人仍需要在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上着力,将有声语言表达作为自身的长期业务扎实有效地开展实践。
2.过硬的身心素质
在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业务实践过程中,从业者深切地体会到过硬的身心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面对镜头从容而不失积极的心态,面对观众淡定而不失亲和的表现,直播报道稳定且保证水准的发挥,所有这些都将以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作为有效支撑。
以新闻播音员为例,在播出准备过程中,其应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舒畅心情,才能保证其在播读新闻稿件时精力充沛、气息通畅,以达到信息清晰、准确地传递给受众;再以广播夜话节目主持人为例,在节目中,很多打进热线电话的听众在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同事关系等方面遇到了困惑或难题,甚至会有一些极端的情绪表露出来,那么,对于主持人而言,就要求其具备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保证自身情绪稳定的基础上,才能为听众提供必要的心灵抚慰和生活指引。实事求是地说,一期或者几期节目可以坚持,但是长期坚持就需要主持人一定要注意自身心理状态的调适。
此外,大家都熟悉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也是典型的例子之一,长达五个小时的现场直播,主持人时而串联、时而访谈、时而亲自表演,面对如此高强度的演播压力,需要主持人始终保持积极而有感染力的传播状态、准确而有亲和力的语言表达、敏锐而又随机应变的调控能力,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主持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培养自己过硬的身心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高强度的实践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任务。(www.xing528.com)
3.全面的文化修养
广大电视观众和广播听众经常提及播音员和主持人要拓展自身内涵,其全面的文化修养就是内涵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修养的构成也是多方位的,它包括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这些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文化修养。无论是在新闻节目、法制节目、财经节目,还是在体育节目、生活服务节目、综艺娱乐节目中,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文化修养总会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这一点是经过大量实践证明的。
有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被广泛认为其气质好,而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显然良好的文化修养是气质的源泉和保证,气质只是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和现实折射;有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出口成章、旁征博引、论证深刻,显然扎实的知识储备是其节目表现的有力支撑;有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被广泛认为其视野开阔、见多识广,显然丰富的生活阅历是其传播效果的坚实基础。
在对待文化修养培养和表现的问题时,播音员和主持人要具备两点清醒的认识:一是要树立点滴积累、动态培养的观念,也就是说,播音员和主持人不应将文化修养的具备看作是一蹴而就的短时效应,而是循序渐进、扎实累积的长期过程,要去除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将文化修养看作是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过程;二是要树立适度控制、把握分寸的表现理念,也就是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以优化节目传播为目的,适时、适量、适当地运用其文化修养,而不是为了表现其“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播音员和主持人文化修养在节目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4.高尚的人格素养
“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意味着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大面积传播活动,也意味着它具有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社会影响”[2],而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媒介中的工作职能又决定了其在大众传播中的特殊地位。因此,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受众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实际工作中,播音员、主持人因为职业决定了其“知名度”,而能长久吸引受众的则是其富于魅力的人格素养,即对受众富于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人格素养。人格素养是播音员和主持人生命力长短的关键因素,亦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受众中“美誉度”高低的评价标准,更是衡量一个社会人是否能够胜任播音主持这一职业本身的基本条件。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当代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不断更新和沿革,以及介入节目深度方面的差异,导致播音员和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现(尤其是节目主持人在完成大众传播的同时,也突显出了人际传播的显著特征)更容易体现出其个人的人格素养。
其实,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也有涉及播音员和主持人人格层面的分析,例如有观点指出,“从人际交往心理学上看,个人显示其魅力或赢得他人喜欢与爱戴的方式不外乎三种,即语言魅力、能力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展示,其中人格魅力又往往处在核心位置。而从主持传播的角度来讲,亦有人在采访了大量观众的基础上将主持人的魅力分成人格的魅力、语言的魅力、风格的魅力、思想的魅力和亲和的魅力,其中人格魅力同样居于首要位置”[3]。又如,“对于任何一个主持人来说,只有先拥有一个大写而丰满的人,才能派生出一个被观众认可的主持人形象”[4]。再如,“统领全局,决定一个播音员、主持人最终能走多远、能达到何种高度的‘核心素质’,如人格素质”[5]。……由此可见,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