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
摘要:本文在社会转型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探讨手工艺的发展,引入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产消者”概念(生产者+消费者),聚焦于很少被关注的群体:业余手工者。借助工艺美术运动的回顾,本文提取双重的研究视角: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以此对手工爱好者的作品和他们的手作生活展开研究。通过对珊米织物(一家由留美律师开办的针织工作室)和手工客APP(一个有着百万用户的在线手工社区)的深入研究,本文提出,手工爱好者是手工艺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股新鲜血液。信息技术令他们能够在线学习、交流、推广手工艺。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作品在技艺上并不精美,但这些作品是全球化的灵感源和现代化的表达。他们多元的设计和创意拓展了手工艺的主题,更新了手工艺的形式,令手工艺更好地融入现代都市生活。从社会价值来看,手工爱好者是典型的产消者,手作的过程既是一种生产,更是一种消费。事实上,今天手作正成为一种潮流,一种丰裕生活的标志,彰显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自我表达的追求。而这些爱好者们做手工的动机,可以被大致分为两类:内在的个性发展和自我认同,外在的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不论他们将做手作视为一种心灵的修行还是业余消遣,内在的自我对话还是外在的炫耀,这些人都将手工嵌入了现代生活和社交。这意味着,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推动下,传统的手工正在复兴,衍变为一种时尚活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手作;产消者;业余手工者;工艺美术运动;手工艺复兴
本文从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来探讨手工艺的发展,将焦点从技艺转移到技艺背后的人。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论是昆曲、侗族大歌或是某种濒临失传的手工艺,人是关键性的因素。与惯常的田野考察深入边远乡间、少数民族聚集地不同,本研究聚焦城市中产和网络空间,探究当下愈演愈烈的手作新时尚。
一、总言
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做手工。匠人们将手工视为日常工作,谋生手段;设计师或艺术家将手工艺视为一种审美的表达;而那些手工爱好者则是为了生活而不是为了生存做手工。通常,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社会身份以及经济来源。与工匠相比,手工爱好者没有精湛的技艺,他们的作品比较简单,体量也小,甚至称不上是作品。与艺术家和设计师相比,业余爱好者的手工作品没有那么高的美学价值。但是,他们的人数是最多的,构成也是最广泛的。就像票友之于京剧,学钢琴、小提琴的孩童之于古典音乐,对于手工艺的传承,业余手工者如同金字塔的基底。而且,他们是在日常生活中制作手工,他们创造了手工艺在现代语境下的生活情境。因此,本文将焦点聚集在手工爱好者这样一个很少被关注的群体。
事实上,就像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他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所分析的,当今世界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正在迈入后工业社会[1]。以此反观手工艺,其在社会进化过程中也面临一次次的历史性转折。在农业社会,手工制品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通劳动者为了自身的需要而进行家庭化制作或本地化生产,专业的手工匠人主要是为特权阶级服务。而在工业社会,标准化的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制品,手工艺面临巨大的冲击,由此引发了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工艺美术运动。
与其他艺术思潮不同,工艺美术运动没有统一的视觉符号或标志。[2]它一方面试图从美学角度改变工业制品的矫揉造作与粗糙,提倡富于浪漫气息的中世纪样式或乡间的装饰风格。另一方面,它从社会视角来反思工业化生产的影响,特别是机器制品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主张回归简朴生活,提高手艺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尝试让那些农民或工人阶级出身的手工匠人与受过良好教育,主要出身于中产阶级的设计师开展合作。[3]也正是由于工艺美术运动的探索,传统手工艺得以转化为现代的,可售卖的艺术作品,进而在工业社会中得以存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社会转型开始酝酿。阿尔文·托夫勒认为,历史性的转折点始于1955年,那一年,白领和服务行业的工人数量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与此同时,许多对后世影响至深的发明创造开始普及化。[4]受惠于高科技领域的不断创新与信息技术革命,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模糊产销界限的新趋势。生产和消费本是社会的基本元素,农业社会是为消费而生产的模式,大多数人自给自足。工业革命分离了产销,为销售而生产的模式使市场上的两大角色——生产者和消费者得以成形。然而,随着经济的增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模式也达到顶峰。后工业社会,去规模化成为一种趋势,社会因此变得个性化和多元化,人们有了更多的生活方式与工作形式的选择。阿尔文·托夫勒由此提出产消者(生产者+消费者)的概念。[5]
综合来看,通过上述对工艺美术运动的回顾,本文提取了双重的视角: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作为研究框架,拟从两方面来研究手工爱好者: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手作生活。此外,除了关注社会转型与产消者的概念,本文还将在后续讨论中引入一项动机研究的成果。
二、关于珊米织物的研究
本文运用深度访谈、线上与线下的直接观察、介入式的活动参与、社交媒体的个人文献分析、个人生活史等研究方法对珊米织物和Samantha的手工生活开展深入研究。
1.背景信息
Samantha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70后,她在美国取得了法律硕士并在纽约当过一段律师。2005年,Samantha嫁给一位英国律师并和她的先生定居北京,婚后她继续从事律师工作,陆续生下两个女孩。2011年年初,Samantha去香港出差时为女儿买了一本学编织的书,由此打开了手工世界的大门。同年夏天,已经离职的她在方家胡同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珊米织物。从设计到装修,Samantha把这个七八平方米的路边杂货店变成了一个温馨的空间(图2-5)。在随后的两年里,这里既是她从事手工编织、设计制作的工作室,也是展示、售卖她作品的零售店面。她陆续开发出服装、配饰、包/套、家居、玩具、纸艺及手工皂等七大类二十余个小类的百余款手工制品,不仅丰富多样且价格亲民,大部分不到500元。除了线下实体店,珊米织物也建立了淘宝店,还参加一些创意市集活动。2012年10月,Samantha开始不定期地举办一些workshop活动,课程价格从99—219元不等。2013年春,Samantha举家迁回上海,她不得不把工作室转租出去。而回到上海后,她重返职场,在一个跨国连锁酒店里从事法务工作。现在,她已移居英国,偶尔也会为家人朋友重拾毛线针,重温她的手工生活。
2.珊米织物的作品分析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Samantha的作品是精致化的自然主义,她的设计、制作令那些以自然为灵感的作品,呈现出一种都市化的风格,能够满足中产阶级对于品质的追求。同时,她的作品融合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主要来源于她在多个国家的生活经历。这种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将她与那些就地取材,重复生产固定主题和图案的传统手工艺者区别开来。事实上,Samantha的很多产品都是一款一件。她喜欢创新,乐于尝试不同色彩与材质的组合。同时,她也充分运用线上平台和社交媒体,了解用户的需求,收集他们的建议和反馈。可以说,像她这样的业余手工者,为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以多元化的设计和创意刷新了现有的主题、表现方式,为手工艺带来活力,帮助手工制品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图2-5 Samantha和她的工作室
(左上:装修改造过程左下:地点环境右上:Samantha右下:珊米织物工作室)
3.珊米织物与Samantha的手作生活
比起当律师的收入,珊米织物的营业额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在淡季的时候,甚至不足以缴纳房租。这也是本研究将Samantha划定为业余手工者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Samantha是为了家庭而不是手工艺牺牲了自己的律师工作。作为一种平衡,她的先生承担了家庭的经济重任。只是身为一个曾经忙碌的职业女性,她无法安于做一个全职家庭主妇。所以,就像她在访谈中所说,手工让她看到了办公室之外的世界,为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选择。联系到她早期的生活经历,童年时的她对手工全无兴趣,觉得妈妈那一辈主要还是为家庭而作,比较实用主义,缺乏美感。而她的童年时光都用于学习钢琴,这是当时备受推崇的乐器。尽管她后来对钢琴已经没什么兴趣,但她还是为父母考了钢琴十级。由此来说,她在成年后重拾手工艺,不仅意味着社会整体对于手工艺从实用导向到休闲导向的转变,而且还喻示着自身的变化,从父母计划安排的人生向自主选择、自己掌控的人生的转变。
她的手工事业虽然在经济上不算成功,但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Samantha和她的小店陆续被诸如Time Out Beijing、伊周杂志、城市周报、BeijingKids、Yamaloo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由此提升了她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一个有趣的细节是,Samantha曾经将她在社交媒体上的账号昵称从Samantha Groffman(Groffman是她的夫姓)改为珊米织物。这意味着,尽管在经济上依靠她的先生,但是经由手工,她重新获得了一种自我价值感。
同时,这间小小的店面也为Samantha带来新的社交圈,她由此结交了一群类似的特色小店店主,他们都受过良好教育,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甚至不少人还有海外留学经历。这些小店散落在五道营、国子监、方家胡同这片北京新兴的文创区。这些新朋友和她的客户,帮助她在退出职场后,重建与社会关联。所以,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看,手工艺为Samantha提供了一个转变的机会,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为她带来自我价值感和新的社会角色地位以及新的人际交往与社会关系。
三、基于“手工客”APP的研究
本文选取手工客AP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的描述性统计对业余手工者的作品展开分析,借助活跃用户和创始人的深度访谈、用户评论分析,进一步描摹手工爱好者的面貌,探索他们的手工生活。(www.xing528.com)
1.背景信息
手工客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手工社区,2013年5月9日,手工客APP上线;同年6月23日,手工客网站上线。其创始人赵径文之前曾任生活方式杂志Ming的主编,也是哇塞网的创始人,后者以国外著名手工制品电商交易平台Etsy为原型。目前,手工客有数百万的注册用户,链接了中国主要的手工艺在线社区,涵盖了刺绣和拼布、编织和钩织、服装和布艺、羊毛/皮革/金工/木工/纸艺/花艺/结绳/陶艺等手工艺的设计制作、美食和美妆等范围广阔的手工艺门类。它的基本模块,主要有手工圈(个人主页,展示或转发作品)、手工教程(已经积累了近30万个按步骤演示制作过程的详细教程)、市集(有数百个手工商店)、手工坊(包含线上线下课程)。这个学习和分享手工的庞大在线社区融合了社交与电商的属性,成为内容导向的社群电商的代表。
2.手工客的作品
在手工客的几十万教程作品与上百万注册用户中,本研究选取了排在前100位的教程作为研究样本。从数据统计来看,折纸是最热门的类型,占了近1/4的比例。旧物改造和创意手工紧随其后,分别获得17%和12%的份额;其中,创意手工中的滴胶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此外,编织和刺绣排在第6位,大约占了7%;而布艺占了5%,位居第八。从阅读数来看,排在前三位的教程都有过亿的访问量;23%的教程浏览量超过千万;所有前100位的教程都有百万以上的阅读数。可以说,这组数字也反映出业余手工者对手工的巨大热情以及他们的活跃度。
不过,尽管坐拥海量的阅读数,可大部分教程和作品非常简单,没有太多的艺术价值,这也反衬出专业手工匠人的价值。毕竟,手工艺有它的复杂性,需要时间来反复练习。不过,这些业余手工者的作品尝试了新的主题和方法,常常将国外的创意和技巧引入他们的作品中,以全球化的资源素材为基础,为传统手工艺拓展了边界和视野,使其呈现出一种现代性。
3.手工客的手作生活
排名前100的教程由75位“手工客”发布,其中85.33%为女性,14.67%是男性。从中心城市到边远小镇,他们来自中国19个省市及海外部分地区。网络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形成学习、交流和推广手工艺的社群。从深度访谈和评论分析来看,以家庭主妇和学生为主的无职业人士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但是,不同于过去的家庭手工者,他们拥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和电脑操作技能。他们购买材料和工具,书籍和课程,大部分人在手工上花钱而不是赚钱。
从动机来看,Marco Wolf&Shaun McQuitty将做手工的动机,大致分为市场动机诸如图经济实惠、市场上找不到相应的产品、缺少产品品质、需要个人定制,以及加强认同的动机,诸如工匠精神、寻求群体归属、独特性等。[6]而本研究发现,很多人最初是为了消遣而选择做手工。但是,不同于打麻将这类简单的消遣娱乐,手作产生了更多的积极意义。就像手工客的宣传口号,“是动手的实践,也是心灵的修行”,手作从两方面影响着他们:内在的性格和自我认同,外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手作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做手工时,只有专注、耐心和坚持才能成就技艺,所以它在潜移默化地改善性格。其次,完成作品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自我价值感。特别是对于那些认为自己是无用之人,或是那些身处逆境,因生病、失恋而处于失败沮丧情绪中的人们,手作是一种治愈,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独立感,令他们变得更为积极乐观。
另一方面,手作也有助于社交。通常,这些手工制品的用途不是售卖,而是作为礼物赠予他人,加深了个体的人际交往。同时,经由线上分区的手工版块,人们结成兴趣团体,找到各自的群体归属。最后,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展示作品,令手工客们收获认可与赞扬,建立起积极的个人形象:心灵手巧,热爱生活,富于情趣。
四、结论
社会变迁,进入后工业时代,曾经被机器大生产边缘化的手工艺也面临新的转折,从实用导向转变为休闲导向。对于业余手工者来说,手作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它代表了人们对品位、自我表达的追求,是一种丰裕生活的标志。作为典型的产消者,手作的过程既是一种生产,更是一种消费,其投入的时间和金钱,并不是为了赚取经济利益,而是为了获取社会价值。
可以说,业余爱好者创造出手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活语境。不论将手作视为一种心灵的修行还是业余消遣,一种内在的自我对话还是外在的炫耀,业余爱好者都将手作融入了现代生活与社交。他们通过网络平台聚集起来,沟通交流、学习研讨、展示与推广手工艺。借助网络,他们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其多元化的设计、创意也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活力。综合来看,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推动下,传统手工艺正衍变为一种时尚,以一种新生活方式的姿态实现复兴。
资源支持:Samantha、手工客APP创始人赵径文以及接受访谈的各位手工客。
[1]Alvin Toffler. The Third Wave.New York:Bantam Books,1981.p4.
[2]Rosalind P Blakesley. 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London:Phaidon Press Limited,2006.p2.
[3]Karen Livingstone. Essential Arts and Crafts.London:V&A Publications,2005.p8.
[4]Alvin Toffler. The Third Wave.New York:Bantam Books,1981.p10.
[5]Alvin Toffler. The Third Wave.New York:Bantam Books,1981.p337.
[6]Marco Wolf, Shaun McQuitty. Understanding the Do-It-Yourself Consumer:DIY Motivation and Outcomes.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Review,2011.1:154-170.
作者简介
吴琪,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