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戏源于庙会,庙会源于集市。相传神农时代“日中为市”,互通有无。后来,农业、手工业有了发展,商业随之繁荣,出现了固定场所。南北朝时崇尚佛法,大兴寺庙,于是活佛升天或菩萨诞辰之类盛会应运而生,游客纷至沓来,商人便来庙前设摊售货,这就是以寺庙为中心进行交易活动的庙会。半以献神,半以娱众,为庙会助兴演戏及因事或因病许愿演戏,统称庙戏。我县庙戏活动创设究竟在何年,已不可考。据《阳原县志》载:“在光绪年间曾经停办,至宣统元年复举办”“所演之腔,乃山西北路梆子。有时亦演弦子腔,略近昆曲。”
根据调查,东城建于明天顺四年,有千佛寺、兴善寺、典兴寺、玉皇阁、孔庙、真武庙、三义祠(即关帝庙)、龙王庙等寺庙四十余座。庙戏活动已有150多年历史,其兴盛时期为清末至公元l937年。每年正月至十月演庙戏三十多台,每台三至五日。据七八十岁老人追溯,演庙戏的主要戏班有:山西省广灵弦子腔(班名不详),宣化闪二巴戏班(主要演员马五黑、河南红、板头红、露水旦、活屁股丑)、保安(涿鹿)三顺和戏班(主要演员鸡毛旦、小金钟、豆腐生、跳蚤黑、背锅生)。宣、保二班演出的剧目主要有:《九江口》《忠保国》《双头驴》《秦雪梅吊孝》《六月雪》《二进宫》。本县浮图讲村韩统秧歌班主要演员大黑子(周应和)、四黑子(周应祥)、马贵。黑三(郝福喜)、陈四子(陈占文)、糊心油(苏贵)、大和尚(蔚县人)、陈三子,演出剧目主要有:《乌玉带》《翠屏山》《盗八卦》《周公送女》《桃花女》《白草山》。
东城庙戏各自特点是:二月开集“大行”戏,祭祀财神庙赐予商业生意兴隆。龙王庙五台戏,即三月“祭风”戏、四月“老龙”戏。六月六“花”戏。花戏就是演戏时将请画匠用纸做成牛、羊、鸡、仙鹤、各种彩色花朵摆设在庙堂内,一年一度的隆重盛大的庙会就在此间进行,抬阁、背阁等亦在庙会上活动。六月十八“祭”戏。祭祀不起蝗虫之灾,庄稼免受虫害。九月“谢茬”戏。谢龙王赐予五谷丰登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城隍庙三台戏,即清明节,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叫作“祭孤魂”,意思祭奠那些没人祭奠与游于四方之鬼魂。泰山庙一台戏,即四月初八,意在祈祷赐子或保佑孩子无灾长命。此外,还有上大囫囵的人家摊钱的财神庙戏,饲养牲畜户摊钱的马王庙戏,以及因事因病等人家求神保佑许愿的还愿戏十至二十台。(www.xing528.com)
东城庙戏所以能够兴盛,主要原因是经济(商业)繁荣,社会安定。1937年以前,东城有500多户,2200多人,土地万余亩,70%以上属农民占有,每年产量l70万斤左右。大小地主32户,富农22户,每年收租入城60余万斤,加上城内农民的产量共达200万斤。显示经济的繁荣主要为商业市场,有缸房四处,油房两处,棉布、百货、杂货、饼铺、肉铺等二十多处,小商贩四十多处,米粮市、柴炭市各一处。每逢集日或庙会,外来临贩三四十摊。还有的农民农忙务农,农闲经商。虽然小本生意,利润不多,但手头也较宽裕,生活较为活跃。当时,农民有句俗话:“纳完粮,自在王,缴了税,看大戏”。意思是每年只要缴纳了官粮地税,就可以自在的过安定日子了,所以人们很心盛。这是人民文化生活之一的庙戏活跃的基本原因。其次是群众自愿由“社”经办。社有社首(多人组成),办社人均是一年一度轮班和群众(主要是商户和较有威望的富人)推选相结合而产生。社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当地的文娱爱好者,和邀请及招待外地戏班,以及筹集庙戏活动经费。筹敛费用方法是挨门逐户化布施,富则多施,贫则少施,再贫不施。有的施钱,有的施粮,有的施一锅豆腐,几根麻花,一碗咸菜,多少不限,自愿施舍。
东城庙戏活动衰落于1937年,日本侵华之后,东城亦处于兵荒马乱之中。地方治安失调,土匪抢掠商户,骚扰庙戏时有发生。1940年后,东城驻有日伪警察队,皇协军、伪镇公所等。商业的捐税,多如牛毛,日伪人员敲诈勒索盛行。特别是日伪的经济封锁和对商业的控制,造成东城的商业萧条,市场枯竭。原来的商户有的关闭,有的名存实亡,有的大商号变成小买卖,由原来二十多名店员的商户变成二三人经营的小生意。外地的流动商为了免受城内日伪敲诈也很少进城。日伪的压榨,经济的枯竭,人民生活的困苦,导致庙戏的衰落。六月六盛大的传统庙会,虽有活动,但比过去大为逊色。请来的戏班,控制在当地的日伪手中,以演戏为手段大搞赌博,日伪头目从中渔利。其他的庙戏更寥寥无几,少得可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