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白家泉村皮影戏:人类故乡美丽阳原,200多年的历史

东白家泉村皮影戏:人类故乡美丽阳原,200多年的历史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阳原东白家泉村皮影戏,据说于清咸丰年间传入。善功流浪在关东给人打短工揽长活时,参加了当地的皮影戏班。东白家泉村皮影戏班世代相传至建国初期,约有200多年的历史。皮影戏因借助油灯光亮,夜间演出最宜。东白家泉村后来把皮影戏定为本村社戏,每年二月二必须演出,称二月二提灯影,祭蝗虫,庄稼免受虫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里在皮影戏的基础上,成立起业余晋剧团。此后,老艺人相继去世,皮影戏也就匿迹了。

东白家泉村皮影戏:人类故乡美丽阳原,200多年的历史

皮影戏,又名灯影子、亮子,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独特的戏剧艺术

阳原东白家泉村皮影戏,据说于清咸丰年间传入。村里的张善功,因家境贫寒,要闯关东,临走时去向他已出嫁的姐姐告别,姐见他脚上连双鞋也没有,怎出远门,就把他姐夫一双烂鞋送给善功穿上。走出村不远,他姐夫回了家,听说妻弟穿一双烂鞋走了,很过意不去,就拿着自己的一双新鞋去追赶。善功听见姐夫在后边吆喝,误以为姐夫无情,连双烂鞋也不让穿,便把鞋脱掉扔在路边,连头也没回就走了。至今村里人们还传诵着张善功赤脚板下关东的故事。

善功流浪在关东给人打短工揽长活时,参加了当地的皮影戏班。后来挖人参,他挖了个大人参娃娃发了财,回家探亲带来了皮影,在家里玩耍,邻居们也来看。那时,村里除了正月闹社火,平日连个锣鼓声也听不见。当然,皮影戏更为罕见,所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乡亲们的心愿,他把表演技艺和戏词唱腔等传授给同族文娱爱好者,并置办了几件乐器,在街头演出,供村人观看。东白家泉村皮影戏班世代相传至建国初期,约有200多年的历史

张善功从关东带来的皮影是牛皮制作的,戏的内容是唐僧取经的故事,近似今唐山皮影戏唱腔,约在民国初年改为唱山西梆子。原来牛皮影因日久磨损和内容不断增加,逐渐以驴羊皮和麻蜂纸补缺。一般一人多用,或一头多用。影人是一尺五寸高,面部是五分那种,即站在右边看一边脸。人物造型生动、逼真,服装似戏装般描龙画凤,花团锦簇。图案的后面再衬上红黄蓝绿色纸。手、腿、头等部位是雕刻好后用线连缀,表演时可以活动自如。

皮影戏因借助油灯光亮,夜间演出最宜。其舞台设置是:台地上放一张高桌,前面立一木框,粘贴三张粉连纸,两边用布或席囤子遮住,中间形成一块白幕,幕后半尺远处点一盏五或七头芯油灯(灯盏用泥烧制成直径一尺约有一寸多厚的泥盆,添上麻油,灯芯用湿柳条裹棉花约半寸粗)。灯光朦朦胧胧,闪闪烁烁,效果最佳。演员在幕内操纵影人,加上配音演唱和音乐伴奏,通过影人的形体动作来介绍故事情节,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观众在对面就看见一出出引人入胜的影戏。(www.xing528.com)

皮影戏以唱见长,男女声各有自己的唱腔。男腔高亢粗犷,女腔清脆婉转。起初演唱时,演员用手指掐着喉头发声,经过挤压后的声音,具有一种特异色彩,恰好与影人的形象和动作浑然一体,形成皮影戏的特殊风格。

东白家泉村后来把皮影戏定为本村社戏,每年二月二必须演出,称二月二提灯影,祭蝗虫庄稼免受虫害。每次演出一至三日,演出前由几名文艺爱好者挨门挨户积油。有句俗话,白家泉的灯影,尽油提。意思是积的油多演出时间长些,油少演出时间短些,没油不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里在皮影戏的基础上,成立起业余晋剧团。1952年,老艺人张广德、穆成林、李寿山、郝应发等,重操皮影戏参加了县举办的农村群众文艺会演。

此后,老艺人相继去世,皮影戏也就匿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