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泥河湾博物馆:东方人类故乡

泥河湾博物馆:东方人类故乡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泥河湾博物馆泥河湾博物馆整体建筑由大阶梯和高塔形式构成,正面朝向东北,体现了泥河湾是东方人类故乡。泥河湾博物馆不仅是爱国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也日益成为中外考古学者的交流基地。中小学生在博物馆参观泥河湾博物馆展厅面积2145平方米,文物库房850平方米,设备及辅助用房1537平方米。侯家窑人飞索猎马泥河湾人烧烤猎物泥河湾博物馆新石器展厅,展示了距今1万年到5000年前的人类文明史。

泥河湾博物馆:东方人类故乡

泥河湾博物馆位于阳原县城新区泥河湾文化广场,占地20亩,主体二层,局部三层,长91米,宽53米,高17米,建筑面积4623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属国家中型展馆,是河北省目前唯一、全国规模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

泥河湾博物馆

泥河湾博物馆整体建筑由大阶梯和高塔形式构成,正面朝向东北,体现了泥河湾是东方人类故乡。俯视该馆,整体形状按照古猿人的头盖骨设计,建筑形态全部采用了“弧形”外观设计,呈半圆式;主体玻璃幕墙象征清澈的水系,犹如群山环抱中淌出的桑干河水;高高耸起的30米高人字形石柱,寓意东方人类从泥河湾走来。

博物馆外墙上穿插组合不同颜色的花岗条带式岩块,体现的是泥河湾拥有国际地质界公认的第四纪泥河湾标准地层;馆外大小不同、错落有致的众多台体,代表的是泥河湾特殊的地貌;台体下部弯弯曲曲的通道象征悠悠苍流桑干河,富有连续性轮廓的台体外形,代表着泥河湾苍凉、雄浑、拙朴的地貌特色;整个博物馆全貌无不彰显着“东方人类故乡泥河湾”的神韵。

泥河湾博物馆不仅是爱国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也日益成为中外考古学者的交流基地。目前,博物馆已成为中科院、北京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院校的考古实习基地。

中小学生在博物馆参观

泥河湾博物馆展厅面积2145平方米,文物库房850平方米,设备及辅助用房1537平方米。博物馆展厅分东方人类出现、现代人类起源的证据、人类社会的巨变、中华文明的摇篮等展区,由序言厅、主展厅、临时展厅、活动厅四部分组成。各展厅通过文物标本以及采用绘画、雕塑及声、光、电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全景展现200万年前至5000年前泥河湾标准地层、泥河湾古湖、旧石器时代人类餐食大象、狩猎、采集、用火、进食和制造工具的生产生活场景,收集保存了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晚期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石器和动物化石5万多件。

走进泥河湾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复原的泥河湾地层剖面,在剖面的中间位置,可以看到通过激光展现的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进化过程。在地层下方,复原了谢飞等考古工作者发掘马圈沟遗址的现场。

泥河湾人进化过程

距今200万年到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厅,再现了东方人类出现的序幕,这一时期人类使用的石器简单粗糙。场景显示,泥河湾人对不幸陷入沼泽地中奄奄一息的猛犸象用木棒、石块进行捕杀,在象的肋骨上保存有十分清晰的砍砸和刮削痕迹,特别是有一块刮削器恰巧置于大象肋骨之上,展现出一幅极为形象的刮骨食肉情景。(www.xing528.com)

泥河湾古人类捕杀大象

马圈沟遗址出土的大象肋骨和刮削器

距今20万年到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厅,显示石器的制作水平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会用破石手段制作、加工想要的石器——石球、刮削器等目的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工具。在这里,可以看到10万年前侯家窑人猎马的场景,泥河湾人手上的工具,除了木棍还有一种新型的武器像现在的流星锤一样,名为“飞索石”,是用兽皮将两个石球连接在一起,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投掷出去,砸向马群以此来捕获猎物。

旧石器晚期厅展示了距今5万年到1万年前人类进步史,这时石器越来越精致,类型越来越丰富,已具有雕、割、刻、刮等功能。人类也学会了用火,而且制陶业也有了发展雏形。在这里,可以看到复原的当时人类的生活场景,几个人在火塘前烧烤食物,而且他们已经穿上了由兽皮做成的衣服,还佩戴了装饰品,具备了初步的审美观

侯家窑人飞索猎马

泥河湾人烧烤猎物

泥河湾博物馆新石器展厅,展示了距今1万年到5000年前的人类文明史。这一时期出现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姜家梁遗址发现了距今5000年的墓葬群,墓葬群中发现了一件红山文化时期代表玉器——玉猪龙。

姜家梁遗址墓葬群出土的玉猪龙

泥河湾博物馆展现了泥河湾第四纪标准地层的雄阔壮观、泥河湾古湖的神奇奥秘;展现了古人类制造石器的发展过程;展现了200万年前至5000年前泥河湾古人类狩猎、用火、采集、进食等场面;展现了200万年前古人类第一餐、10万年前古人类飞索猎马、1万年前古人类陶器制造、5000年前古人类农业生产等生产生活场景;展现了人类漫长艰难的生存发展历程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根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