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渡镇:广西地名文化中的明珠

中渡镇:广西地名文化中的明珠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渡镇属柳州市鹿寨县。中渡改为平乐镇。此外,中渡自然景观秀美婉约,地貌景观千姿百态。中渡古镇中渡庙会颇具特色。2011年7月15日,中渡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4年2月19日,中渡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6年10月11日,中渡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中渡镇:广西地名文化中的明珠

中渡镇属柳州市鹿寨县。因地处洛江之畔,上有旧县,下有新县,中间有平乐镇3个横水渡,故名“中渡”。秦属桂林郡地。汉属潭中县地。隋属象县。唐贞观年间从象县分出,设洛容县,县治于中渡。明万历四年(1576年)迁县址于灵塘(今柳州市鱼峰区雒容镇)。中渡改为平乐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析永宁州及雒容、永福、柳城、融安等县的部分地域置中渡厅。民国元年(1912年),中渡厅改为中渡县。1952年,榴江、中渡、雒容三县并为鹿寨县后,中渡为鹿寨县第二区。1957年,第二区改为英山乡。1958年,改为英山公社。1962年,复改为中渡区。1966年,改为中渡公社。1983年,改为中渡区。1987年,改为中渡镇。名称沿用至今。

中渡镇东接黄冕乡,西邻平山镇,东南连鹿寨镇,西南连柳州市鱼峰区雒容镇,北靠永福县永安乡、三皇乡。该镇虽名称和隶属多有变更,但一直是县级地方行政中心,“城河一体”的军事防御体系,是其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镇内古民居群始建于清代中期,位于镇中心,整个群落一律青砖灰瓦,木质构架,古朴典雅。分为东、西、南、北4条街,设东、西、南、北4扇城门,至今仍有很多古民居、旧商号、客栈遗址等建筑保存完好。中渡武庙、粤东会馆、钟秀杰故居等坐落其中,较好地展现了中渡的历史风貌。此外,中渡自然景观秀美婉约,地貌景观千姿百态。

中渡古镇(www.xing528.com)

中渡庙会颇具特色。相传在清光绪年间,北京城内太和殿失火,中渡城隍闻讯前往救火,于是天空出现“鹰山城隍”灯笼一对。太和殿火灭后,光绪皇帝念其救火有功,遂赐木匾一块挂到中渡城隍庙内,匾上刻有龙头。后来,中渡百姓将城隍视为保吉祥平安之神。为纪念城隍,中渡百姓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都自发举行盛大庆典,开展庙会活动。整个庙会历时3~10天,主要活动有舞龙舞狮表演,腰鼓队、秧歌队环城游乡,抢花炮,夺奖屏,唱桂戏等。其间,人们要到城隍庙烧香拜祭,祈求免灾脱难、四季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庙会当天下午,镇上的人们还要举办和家宴,又称“百家宴”,由古时中渡的“吃合饭”演变而来,已有将近600年的历史。为筹备和家宴,全镇大街小巷的乡亲老少齐上阵,一起动手做菜。以东、西、南、北4条街道为活动场地,大家在街道上摆起圆桌,一张紧挨着一张,成为长长的圆桌龙。饭桌上摆着中渡八大特色家常菜——猪肺汤、豪细松、大杂烩、酸甜肉圆、香叶包、莲藕红肉、清水羊肉、石头南瓜,斟上香醇的米酒,全镇人一起举杯相碰,为祝愿彼此生活红红火火、兴旺发达而高唱“烘、烘、烘,烘起来”。

2011年7月15日,中渡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今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4年2月19日,中渡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6年10月11日,中渡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