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古为百越地,秦代时属象郡,汉代时属南越国。唐先天二年(713年),置羁縻龙州(州署在今龙州县逐卜乡谷阳村旧州屯),属广州郁林郡。
相传,此地的上龙乡水陇屯后山脚有泉名“龙泉”,是为“龙州”得名之始。另有一传说:玉皇大帝自己珍藏了一颗珍珠,他想把这颗珍珠放到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有一次,玉皇大帝巡游到龙州,看到龙州奇山丽水、钟灵毓秀,认为世上最美的地方非此地莫属,于是把珍珠放在了龙州城头南门渡的河中央。这颗珍珠闪闪发亮,引得一条青龙和一条黄龙争相抢夺,玉皇大帝把青龙和黄龙镇住,让它们永远守护珍珠,于是这里就成了“龙州八景”之一的“双龙抢珠”。因有龙有珠,人们就把这里叫作“龙珠”,当地土话“龙珠”与“龙州”近音,故又称“龙州”。现实中,这“青龙”是水口河,“黄龙”是平而河,这两条河都发源于越南,在龙州城头交汇后形成左江。水口河的河岸多岩石,河水清澈碧绿;平而河的河岸多黄泥,河水黄而混浊,两条河在龙州城头南门渡汇合后仍青黄分明,如“青龙”“黄龙”结伴而行,成了龙州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龙州紧依左江。左江经南宁向东流,通往贵港、梧州、广州、珠海、深圳等地。龙州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水陆交通便利,是中国南疆的重要门户和广西西南主要边城之一。龙州县城自宋代以后渐具规模。清《龙州纪略》载,城署在北门外时,“城内比屋邻接,人烟稠密”。至清嘉庆七年(1802年),城内已建有东、西、南、北等14条街巷。
龙州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此在清代成为列强进一步强迫清政府开埠通商的关注点。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龙州被辟为广西第一个对外通商口岸,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控制的龙州海关和法国领事馆天主教堂、美国基督教堂皆设于龙州。开埠后,龙州不再是单纯的民间贸易和朝贡通道,而是成为官办对外贸易口岸,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在龙州设立商店、洋行,外贸活动日益繁忙。(www.xing528.com)
至清光绪末年,龙州城内已建有大小街巷50条和6个河边码头,住户2452户10824人。清代诗人农余三曾在诗句中描绘龙州昔日的繁荣景象:“高门朱履三千客,夹道红楼十二衢。”据记载,仅清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九年(1899—1903),龙州海关平均每年关税收入就达4500两白银,当时龙州商业的繁盛兴旺可见一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龙州对外通商的对象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及我国香港、澳门等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州口岸的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是越南的河内、谅山、高平、海阳、海防、太原等地。
历经沉浮后,这座百年商埠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口岸体系,成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化、贸易交流的重要门户。如今,龙州作为中国沿边对外开放的商贸名城,是中国通往东盟地区各国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和“一带一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之一,有“小香港”“边陲重镇”“边寨不夜城”等美称,依旧生机勃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