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哩哩啊哩哩,赶圩归来啊哩哩,
日落西山啊哩哩,散了圩(啰)啊哩哩,
欢欢喜喜啊哩哩,回家去(啰)啊哩哩,
啊哩哩啊哩哩,赶圩归来啊哩哩……
——广西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
南方人把赶集(去集市)叫作“赶圩”“趁圩”。中国古代先民定时为市,人们交换完商品后各自散去,这种交换场所,中原称之为“集”,南方称之为“圩”。“圩”音同“虚”。明末屈大均《广东新语》对“虚”的解释是:“粤谓野市曰虚。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满时少,虚时多,故曰虚也……叶石洞云:昔者圣人日中为市,聚则盈,散则虚。今北名集,从聚也;南名虚,从散也。”后来,“虚”演化为“墟”,简化作“圩”。渐渐地,“圩”演变成了地名,于是,广西出现了很多与“圩”相关的地名。桂林灵川和贵港都有以“圩”为名的乡镇,如大圩。(www.xing528.com)
灵川县大圩镇曾名“长安市”“芦田市”,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它位于湘桂走廊腹地,沿江而建,东有潮田新河,与福利的马河相接,西连相思河,可至永福,北面的漓江贯穿桂林、兴安、阳朔、平乐、梧州,通湖南、江西,是一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方,“村前漓江环绕,如玉带青罗;村后奇峰雄起,似龙腾虎跃”,是明代、清代、民国以来桂江流域水运的枢纽,也是漓江沿岸的第一座古镇,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据史载,自秦始皇开凿灵渠,连通漓江、湘江后,大圩随着漓江水运兴旺而逐渐发展繁荣起来。汉代,大圩一带已形成了稳定的居民定居点。北宋初年始建圩市,商业初兴,曾设税官,有固定的圩期,成为商业较为繁荣的集镇和水运枢纽。到了明清时期,该地已成南北商贾云集之地,为广西四大圩镇之最,故称为“大圩”。明初解缙有诗云:“大圩江上芦田寺,百尺深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爨后,壮人荷叶裹盐归。”这首诗真实地描绘了当年大圩商贸繁华的景象。
民国年间,大圩分八街,即老圩街、地灵街、隆安街、兴隆街、塘坊街、鼓楼街、福星街、泗瀛街。三日为一圩,每圩的货物装卸量在2000担以上。大圩商贸至民国中期达到鼎盛,抗战时期有“小桂林”之称。沿江设水陆码头13处,顺江排列,一般长10米,宽3~4米,青石砌成,石板铺路,伸入江底,靠岸的一端多连有一段平地,均与巷道相通。其功能各不相同:鼓楼码头多装卸白果、桐油、日用百货等大宗商品;大码头水面宽平,为竹筏停泊、起运处;塘坊码头为古代水驿塘坊,供官船停泊登岸用;等等。这些码头常泊商船两三百艘,有“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州”之说。大圩商铺林立,最繁荣的时期达300余家,赶圩人数高达万余人。根据资本额的大小,大圩商铺的商号分为“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等众多商号,可见当时大圩的繁荣兴旺。民国后期,自湘桂铁路开通及桂黄、桂兴公路通车后,水运货源大减,大圩古镇开始衰落。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大圩古镇已经失去了它作为商业中心的地位,曾经的繁华和喧嚣已成过眼云烟。如今,漫步在大圩老街光滑明亮的青石板路上,那斑驳的泥墙上长满了苔藓,仿佛在诉说着老街千年的沧桑;经年的雨滴落在屋檐下的台阶上,钻出一个又一个石洞,记录了古镇昔日的繁华盛景。抬眼望去,街头巷尾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江上往来的游船响起的机器声,使大圩古街在现代与历史中交融,让人如在梦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