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
当今世界存在着两大类环境问题:一类是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带来的环境问题;另一类是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两类问题兼而有之,更严重的是第二类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
以前,我们说的“地大物博”如果被众多的人口一除,只能得到一个“地少物缺”的结论: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9585万公顷耕地和22434万公顷可利用草原,均居世界第四;森林面积11525万公顷,居世界第六;已探明各种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水能、太阳能、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第三。但是,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位居世界第60多位,在全世界26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居倒数第三位;中国的人均森林和草原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32.3%,其中森林覆盖率13.92%,居世界第120位;人均水资源和人均矿产资源均位居世界第80位,其中人均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对人们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气和水,还有有毒化学品、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污染。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七大江河中已有四条被严重污染;湖泊中有2/3以上受富营养化污染;辽河、海河有的河段成了污水沟,昔日清澈的滇池如今从空中远望好像是铺了绿地毯;巢湖、太湖富营养化也很严重。我国的海洋环境形势也不容乐观,近岸海区环境质量在逐年下降。我国近海主要受氮、磷等有机物的污染,且呈日益加剧趋势。
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与世界平均25%的差距还很大。而且,我国荒漠化面积达262.2万平方公里,并呈继续扩大的趋势。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77万平方公里,还在进一步扩大。毫无疑问,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危害已成为制约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由于缺水,地下水被超量开采,一些地区地面沉降、河湖干涸。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1985年以后更是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累计竟达277天。专家指出,连年的断流,表明整个黄河生态环境正在继续恶化,黄河正成为一条季节河,不久有可能变成内陆河,缺水已经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被破坏,使大量物种濒临灭绝。(www.xing528.com)
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现仅生存于我国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的部分山区和峡谷地带。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大熊猫自身繁殖能力低下等原因,目前大熊猫存活仅千只左右,濒临灭绝。
褐马鸡是我国的一种驰名世界的珍稀鸟类,一直被有关国际组织列为世界濒危物种,我国也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长期大面积砍伐森林和乱捕滥猎,如今褐马鸡的分布区正在逐渐缩小。
白鳍豚是中国长江特有物种,享有“水中大熊猫”的美称。近年来,白鳍豚的数量急剧减少:1982年时为400头,1986年为300头,1990年剩200多头,1994年时估计不到100头,1997年时仅发现21头。专家估计:白鳍豚将在20年内灭绝。
中国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在中华民族奔向21世纪的道路上,人口的过快增长、资源的相对短缺、环境污染的威胁正制约着我们。这就迫使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逐步更新人口观念,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走出一条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新路来。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讲话为我国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表明了党中央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