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活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学校课程以升学为唯一的价值取向,学校开设的是有限的几门学科课程,体音美劳等科目往往被严重忽视,活动课程更是无人问津。“勤奋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活动是浪费时间,糟蹋精力,耽误课业,避之唯恐不远。一般教师更不屑于过问课外活动,认为它是无关紧要的闲事。”(注: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页。)可见,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下,活动课程的地位是不高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全面的教育体制改革以适应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竞争的需要。针对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弊端,全国各地开展了教育实验,大胆进行课外活动的实验研究,并先后提出了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第二渠道等术语。在这一阶段,活动课程主要被视为学科课程的延续和有益补充,处于“学科辅助”的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也有了更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核心思想是“发展观”和“全人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的发展是一致的,“人类个体是什么样的,这同他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卷,第25页。)这种“发展观”充分揭示了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人是在活动中求得发展的,活动是人发展的根本方式。因此,活动课程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更不能将“活动”简单地理解为“唱一唱、跳一跳”“又活又动”等等错误观念。人的发展有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全人观”,用素质教育来解释,就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整体的和谐的发展。以“全人发展”作为参照系,我们发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因而显示出不同的育人功能和育人目标。具体来说,学科课程目标以单一的学科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而活动课程目标以综合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注:《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培养为核心,两类能力有机地构成人的完整的能力结构。由此可见,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不是主次关系,而应是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www.xing528.com)
总之,用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来解释活动课程,既可以避免以“学科”为参照系思考活动课程存在意义的机械认识观,同时也为活动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活动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充分而各有特色的发展,而不是片面地强调为竞赛而竞赛、为表演而表演、为发展特长而发展特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