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螺旋理论的产生
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三螺旋是一种创新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创新研究中,“大学、产业、政府”在保持自己独立身份的同时,密切合作,相互作用。三螺旋创新理论和创新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美国的创新水平为什么领先全世界,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
20世纪80年代,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开始进行创业科学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出版了《美国学术科学中的创业科学家与创业型大学》。他的研究范围从学校走向了企业、政府,不仅涉及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还涉及学校与企业、政府的关系,并由此延伸到风险资本与大学创新研究的关系。他于1994年发表了《大学与工业关系:经济发展的社会学范式》,系统总结了大学与工业关系的创新理论。
与此同时,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劳伊特·雷德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也在深入研究技术是如何在各主体之间转移的问题,并于1994年发表了《技术变革的新模式:技术研究的新理论》,提出了三个亚系统相互作用的超循环模型,为三螺旋创新模型的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5年,两位教授首次共同发表了《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关系: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实验》,明确提出了“大学、产业、政府”相互作用的三螺旋组织结构模型。1996年两位教授又合作发表了《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关系:超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三螺旋作为一种创新理论的新范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建构。这两篇文章的发表,在创新理论领域得到许多学者的赞同与支持,标志着三螺旋创新理论的正式问世[25]。(www.xing528.com)
2.三螺旋理论的内涵
三螺旋模型由大学、企业和政府三种类型的机构所构成且三者的角色相互渗透,偏离自身传统角色越多的机构就越能够成为创新的主体。三螺旋模型的核心意义在于将具有不同价值体系的大学、企业和政府统一起来,通过增强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而形成的合力,来实现创新系统的不断演化和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大学可以扮演企业的角色,在创新过程中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从而形成衍生企业;政府一方面通过法律保障、政策引导表现出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激励,另一方面则超出了公共管理的职能,通过直接投资、主持科技园区建设等方式向企业的角色转变,更加注重科技和资本的积累,以此来支持企业的发展;企业则开始通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或创新人才培训来扮演大学的角色。
三螺旋理论认为以“大学、企业、政府”为代表的三种力量在创新中通过紧密交叉与融合,带动创新系统的不断演进与提升,不刻意强调哪一方是创新的主体,大学、企业、政府三方都可以成为创新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其创新主体在三者之间动态变化,三条螺旋在互动融合中呈现上升的发展态势,并推动协同创新的深入开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三方各自独立起作用,但同时相互协作、相互补充,构成螺旋上升的形态,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