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有时甚至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我们教师、家长有时会觉得麻烦或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的创造力。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正如案例《善问是这样练就的》所反映出的潜在价值:“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每堂课我都会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浓浓的爱心,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我都会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www.xing528.com)
经过学案教学的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自觉学习。只要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培养,而且启发得当,学生就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会在教师有意识的培养下逐步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