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背景
不良的情感会导致或加深人际认知偏差,并使人际行为失控。同时情绪也具有某种感染性,一方的情绪不良往往会导致另一方的消极情绪。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常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由情绪情感障碍引起的人际交往障碍十分普遍。
任务驱动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由于人际交往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及心理距离的远近,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部分,并会影响认知和行为。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等。害羞和恐惧容易使人产生逃避行为,封闭自我,严重妨碍人际交往,其极端表现就是“社交恐惧症”,对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种超常的害怕和焦虑反应。
认知障碍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表现突出而常见,这是由青年期的交往特点所决定的。青年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开始了主动交往,但其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又带有理想的模式,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则交往产生障碍,出现心理创伤。
人格障碍是另一种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所谓人格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等。人格的差异带来交往中的误解、矛盾与冲突,人格不健全可直接造成人际冲突。例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一样,胆汁质的人性情急躁,言谈举止不太讲究方式,这会使抑郁质的人常常感到委屈和不安,造成双方的互相抱怨和不满。而相同性格类型的人(同是内向性格或同是外向性格)也很难相处融洽。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与人若具有相类似的认知与价值观,不但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与共鸣,同时也容易预测对方的感情与反应倾向,在交往过程中彼此容易适应,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谓相似性,包括年龄、学历、兴趣、爱好、态度、信仰、容貌等方面的类似性或者共同性,具有上述某方面相似性的人容易成为朋友,建立亲密关系,其中特别是态度的相似性。
相似性有助于交往,这是因为:首先,各种相似的因素使人具有较多的共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因而人们接触较多,容易熟悉;其次,相似性可使交往双方产生一种社会增强作用,能满足双方共同的需要;再次,相似性可使人与人之间的意见容易沟通,由于较少有沟通上的障碍,可减少误会、曲解和冲突,从而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这种友谊时说:“我们性格、志趣相投,谈得拢。”又说:“我们有共同的语言,在情感和信仰上没有隔阂和矛盾。”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说明时空距离是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邻近性是指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人们在时空上越接近,双方交往和接触的机会就越多,彼此间就越易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们由于同时入学,或年龄相当,或住在同一个寝室,或经常在一个教室和图书馆一起学习,或是同乡等原因,经常接触,相互交往的次数多,容易具有共同的经验、共同的话题、共同的体会,从而建立起较密切的人际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等人调查研究了一个区域里的友谊模式,他们向17座独立的二层楼房里的住户提出询问:“在该区社交活动中你最亲近的是哪三个人?”其结果发现,居民与住得最近的人更亲近,最容易建立密切的友谊关系。其中有41%的人选择了隔壁的邻居为朋友,22%的人选择了隔一个门的邻居为朋友。由此可见,时空的接近性是密切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www.xing528.com)
互补性也是密切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互补是指人的个性表面的差异由内在的共同观点或看法来弥补。如果相似性是客观因素,那么互补性可视为主观因素。互补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的需要或动机。有时两个性格很不相同的人可以相处得很好,并成为好朋友,这就是由于双方都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想利用对方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基于这种需要,双方可以和睦相处。特别是异性之间,根据互补性原则结为姻缘的相当普遍。常言道,男刚女柔,刚柔结合,既相冲又相容。
当交往的双方能彼此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时,彼此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大学生们长期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虽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如果一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正好能满足另一方的心理需求,则彼此间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密切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自信需求、成才成就需求。大学生在评价他们之间的友谊时,也往往说:“他成绩好,知识面广,可以帮助我、带动我。”“他人缘好,我们常在一起,能够在思想、学习等方面获得他的帮助。”这也说明互补性需要是密切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等人对国内大学21个班级小群体形成原因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似性吸引占45.3%,邻近性吸引占35%,补偿性吸引占19.7%。统计结果(见表6-1)表明,这三类形成原因与年级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但相似性吸引和补偿性吸引在年级上都没有差别,而邻近性吸引与年级差别则有甚为密切的关系。大学生一年级小群体的形成以邻近性吸引为主;随着年级的升高,邻近性吸引的小群体明显减少。
表6-1 大学生中小群体成因比较表
大学生的个体能力、性格、品德等个性特征是构成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经过研究发现,人际吸引力最重要的成分是人的内在属性,如涵养、幽默、礼貌等;其次是形体的特点,如体魄、服装、仪表等;再次是个人表现出的特殊行为,比如新奇和令人喜欢的动作等;最后是个人的角色地位而引起他人的爱慕与尊敬。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心理教研室对3000多名大学生的“择友标准”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把“诚实、坦率”(占64.8%)、“品德高尚”(占60.5%)和“聪明有才华和富于创造精神”(占43.9%)作为择友的首要标准,其他受到重视的品质为尊重别人、看重友谊、兴趣广泛、助人为乐和风趣幽默等。
大学生比较崇拜和羡慕有真才实学的人。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才能出众或有某方面的专长,对别人就有一种吸引力。当然,有时候过于精明强干的人也不一定都受人喜欢。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的研究结果显示,十全十美的人(实际上不存在)使人感到高不可攀,敬而远之,人们往往不敢与之交往。相反,有小缺点、才能超群者往往更受人们喜爱。人们经常说:“没有缺点本身就是最大的缺点。”所以,个人的才能与专长是指个人某方面的出类拔萃、超群脱凡之处,而不是指十全十美。这也是一个人吸引他人的主要方面,是构成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的长相、穿着、仪表、容貌、体态往往是构成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初次交往和第一印象中。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外表包括人的外貌、身高、风度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美丽比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由于首因效应,外表特征在人际吸引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我们都懂得“以貌取人,失之于人”的道理,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外表特征有时也会在无形中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在戴恩及同事的一项实验中,被试大学生被要求看三个大学生的照片:第一个外貌有吸引力;第二个相貌一般;第三个无吸引力。他们让被试者在27种个性特征上对这三个样本作出评价,并要求他们估计这三个人未来是否幸福。结果表明,最合人心意的、最幸福的预言都落在外貌有吸引力的人身上。
大学生在评价异性时,通常是把一个人的外表美与心灵美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对北京大学200多名大学生(含研究生)的调查表明,相当多的男大学生认为“女性美最主要的是自然美加上健美”“不要浓妆艳抹,应注重心灵美,外表是次要的”。他们认为女性应具有的特征是善良、温柔、热爱生活、爱学习、热情、娴静、活泼而不轻浮、富有青春活力等。一般情况下,开始的时候人们往往把对方的个人仪表、外貌、特征视为最重要的。但是,随着双方交往的深入,吸引力将会从外在的仪表美逐渐转向内在的心灵美,把心理品质视为最重要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