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挑战与解决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挑战与解决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务背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在心理上日趋成熟但自我意识中的矛盾在一定情况下也能演变成心理障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这种拒绝他人评价的态度并不产生对自我观念的改变,并未取消自我意识中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必然对个人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大学生确立了“理想自我”的目标后力求使理想变为现实,但客观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要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挑战与解决

任务背景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在心理上日趋成熟但自我意识中的矛盾在一定情况下也能演变成心理障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任务驱动

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会产生哪几种不同结果?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有自我认识上的矛盾,有自我认识与自我体验的矛盾,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意向的矛盾,也有自我实现的意向与客观现实的矛盾等。下面就一些主要矛盾加以阐述。

随着知识的增多和认识的发展,大学生不断塑造自己未来的形象,在思想上形成了一个“理想自我”,这个“理想自我”包含着他所希望达到的一切美好的愿望,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某些难以实现的愿望。然而,当这个“理想自我”在他心目中一旦确立并且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模式后,他会不自觉地把它视为真实的自我,这样一来,就必然同他真正的“现实自我”发生矛盾和冲突。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脱节的现象在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大学生成才要求的提高,大学生所塑造的“理想自我”的内容更加全面、要求更高,这样一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也增大。他们不仅希望自己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且希望自己成为具有突出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成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第一流企业家,从而拉大了“现实自我”追赶的距离。

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可能沿着不同的方向转化:一种是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即以“理想自我”为目标,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以提高“现实自我”的水平;或者当发现“理想自我”的目标与主客观条件不相适应时,及时对其作出调整,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逐步趋向统一。另一种则是消极的转化。即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发生矛盾时,个人不再坚持“理想自我”的目标,而只保持“现实自我”的水平,不求发展,或者自暴自弃,颓废消沉,甚至走向自我否定的极端化道路。这种消极的转化常常是精神障碍和精神疾病乃至生活悲剧产生的重要根源。

案例快读

两个“我”的斗争

周某是某理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显得比较成熟,与周围的人也相处得很好。4年来,他一方面努力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从事一些兼职工作。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自信、开朗、有幽默感、坚强而有头脑的人。但他说这不是他,他在心底藏着另一个胆小、懦弱、自卑的自我。他认为这个自我才是真正的“我”,而那个外在的“我”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从未真正在他身上存在过。

周某始终能体验到两个“我”的斗争,一个使他自信坚强,一个要求他自卑懦弱。他觉得自己每天都戴着面具生活,外在的“我”只不过是个虚假的外罩,所以他总是被真正的“我”打击着。周某经常产生危机感和不安全感,担心这种不一致的状况。他越努力表现自己,就越有压力,总觉得外在的“我”和内在的“我”无法统一起来。

案例分析:周某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外在“我”还是内在“我”,都是自我构成的一部分,要接纳自我,整合自我,既要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也不要贬低内在“我”,通过实际行动提升内在“我”,从而走出目前的困惑。

主观我是自己所认识和评价的“我”,客观我是他人所认识和评价的“我”。这种自我评价与他人对自己评价的矛盾构成了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矛盾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著名的历史人物因得不到同时代公正的评价而抱憾终生。这个矛盾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比较突出的,因为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总是要受到个人出身、经历、教育程度和由个人社会地位所制约的视角的局限,很难做到全方位地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审视和评价;而其他人却可以从不同的地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以不同的视角对他进行审视和评价。因此,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对大学生来说是不可避免的。(www.xing528.com)

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会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

比如说,有人批评你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你可以据此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修正自我观念,并纠正那些使人不满的行为表现。这样既可以端正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又可以改变别人的评价和改善同别人的关系。

你说我骄傲,我认为自己并不骄傲;你说我看不起人,我只是看不起那些没有人格的人。这种拒绝他人评价的态度并不产生对自我观念的改变,并未取消自我意识中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必然对个人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种完全接受他人评价而改变自我评价的做法不但是困难的,而且是痛苦的,甚至使人在心理上感受到巨大的痛苦而导致精神疾病。

有个女同学自认为对人真诚,直来直去,而别的同学却认为她任性、娇气,同学间的关系处得很僵。后来,她一反常态,对人态度谦和,有说有笑,使人际关系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她只是改变了外表的态度,并未改变内心的自我观念,并未接受别人的评价,因此内心很痛苦。她说:“社会不需要一个真实的我,反倒需要一个乔装打扮的我。”并由此认为:自己是真诚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虚伪的。可见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矛盾冲突不仅造成了精神上的痛苦,还导致了主体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有一些生活中的悲剧就是由此而产生的。

大学生确立了“理想自我”的目标后力求使理想变为现实,但客观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要求。例如,入学前把大学想象成无比美好的学习圣地,上学以后却发现学校的环境、设备、教师的水平等都不尽如人意;原来对所选择的专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现在却发现这个专业在社会上并不吃香;原来希望毕业以后再读研究生,现在发现毕业以后的出路面临种种困难。这种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往往使大学生感到烦恼、焦虑,甚至对现实不满。

有个女生自认为思想开放,想做一个破除旧习俗的新女性。可是,当她回到农村,面对落后的封建习俗时,她又不得不“按照旧的风俗习惯性地扮演一个循规蹈矩的村姑角色”。她感叹地说:“我主观上渴望真善美,但在实际生活中,我却不得不扮演各种角色,装出各种不同的面孔,这使我感到痛苦。”

人都有获得别人关怀、理解与爱的需要,尤其是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这种获得爱与理解的需要尤为强烈。这是因为,首先,大学生是进入“心理上的断乳期”的青年,是既非儿童也非成人的“边缘人”,他们两头脱节,缺少沟通,感到无人理解。例如,有的女生说,回到家中,母亲只问我在学校吃什么,吃得好不好,却不问我想什么,感到同父母难以沟通,难以获得理解。其次,大学生上大学后,知识增多,思想深化,情感体验复杂,个性分化,更感到难以同别人沟通,难以获得别人的理解。

一方面是强烈希望获得别人的关爱与理解,另一方面又感到得不到别人的关爱与理解。在这种矛盾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常常把思想情感寄托于日记、文学音乐等。正如有的学生所说:“我的苦恼除了知心朋友知道外,我都倾诉给了日记,对着日记总有说不完的话。”

这种渴求爱与理解而得不到满足的矛盾促使大学生追求真诚而纯洁的友谊,并产生对爱情的渴望,希望能找到一个带来温馨的爱与理解的异性朋友,这是大学校园中恋爱较为普遍的一个重要心理原因。而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与关爱,甚至受到别人的冷漠、误解和精神上的打击,则成为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小阅读

自我超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晚年在病床上对助手说:“只要能正确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

“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乔·吉拉德曾连续12年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在他15年的汽车销售生涯中共卖出了13000多辆汽车,而且全部都是卖给了个人。他成功的秘诀是:“没有什么秘诀,我一直都是第一。”可见,成功源于必胜的信念和力争上游的精神。相信自己能,你就一定能!每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本能,那么,我们就理解了伟大的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