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背景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人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人生,开始将目光从神的光彩转向人类自身。人类对自我意识的真正研究始于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针对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扼杀、对个性自我的否定进行了尖锐地批判,并喊出了“我是凡人,我有凡人的要求”的人性解放之声。此后,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最先使用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提出了“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精辟论断,揭示了对自我意识的发现途径。笛卡儿之后,有关自我的研究开始得到空前的发展。
任务驱动
你的“理想自我”是怎样的?试加以概括说明。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凡属于我或与我有关的事物都是自我的内容,如身体、品质、能力、愿望、家庭等,自我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层次起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指出,自我是一面镜子,它从别人那里反映自己的行为,自我是经历无数次他人评价而形成的社会产物。
米德则认为,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代表每个人的自然特性,而客体我代表自我社会的一面。主体我先于客体我形成,客体我形成需要很长时间。自我意识的发展包含主体我与客体我的不断对话。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人在自我概念(我是什么样的人)的基础上产生自我评价(我这个人怎么样),进而实现自我理想(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自我意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生理状态(如身高、体重、容貌)的认识和体验,它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它使一个人把自我和非我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是依托于自己的躯体的。生理自我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只能接受而不能改变它,随着自我意识的成长,我们逐渐对生理自我有一个明晰的看法与正确的认识。但由于青年时期的不确定性,有的学生对生理自我产生较高的心理关注,女生关注自己是不是漂亮、迷人、有吸引力,关注自己的胖瘦高矮,甚至脸上的雀斑;男生关注自己的体形与身体高度甚至生理器官、声音的吸引力等。这些都是因为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对生理自我处于高度关注时期。
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客观环境及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责任、力量等的意识。青年男女常用“我已经长大了”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自我,期望社会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认可。
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智力、能力、性格、气质、爱好、兴趣等的认识和体验。心理自我也伴随着成长历程,我们的情感、智力、能力、兴趣、情绪等都随着成长与日俱增,我们学会评价自己的心理自我、体验心理自我,如初恋与失恋的体验、成功与失败的体验等。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的社会角色渐渐浮出水面并占据重要位置,与此相应的责任感、义务感、角色感都在增长。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都包含着不同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但由于比例和搭配的不同构成了个体自我意识之间的差异,也使得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对己、对社会的独特看法和体验。
自我认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前者是个体对自身各种状况的了解,后者则是对“自我”各方面的评估。自我认识就是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人为什么要了解、认识自己?人需要了解自己什么呢?首先让我们想一想你对别人的认识过程:外貌—言谈举止—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兴趣—爱好—价值观—理想—性格—习惯—能力。其实,对自己的认识也必然包含了这些内容。
根据“理情疗法”(合理化)的创始人埃理斯的观点,认知决定我们的情绪、情感及相应的行为,所以如何认识自我是我们的重要课题。很好地认识自己,才能很好地体验自己、控制自己。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人很多时候总是无法真正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而且常常有一种“分裂”的感觉,有时候这样、有时候那样,这种种的“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不会看自己、不敢看自己、不愿看自己。
要想认识自我,必须学会在产生自我的生活情境中去体认自己,包括现在的、过去的,甚至将来的。因此,自我认识并非一种状态性的了解,而是跨越时空的动态分析过程、比较与综合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多个“我”的存在。
首先是因“自省”而来的“主观自我”。这里所要解决的就是“我如何看我”。当然我们每个人总是先看到现在的“我”。请大家准备一张纸,给你10分钟的思考时间,给自己画张像,或用文字描述你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一步将是穿越时空练习,请带上你良好的记忆力走入自我分析。闭上眼睛,回到你最早记忆的时候,看看当时你的家、你自己以及其他相关的人,那时发生过什么?你当时在干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调节呼吸,平静下来,你开始长大,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又看到了什么?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到现在的你,经过这样的穿越时空,是不是会帮助你认识现在的你呢?这是自我认识的第一个方法。
其次就是因“人言”而来的“客观的我”。所谓“人言”就是他人的反馈。反馈包括可见可闻的外显性的反馈,如言语、行为、表情等,也包括只可感的内隐性反馈,如情绪暗示。“人言”所解释的是“你在别人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家知道,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与人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你总是要和别人在一起;不管你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别人总是会影响你。曾有一位大学生这样描述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我感到我的周围没有一个可以做朋友的人,他们的兴趣、爱好与我截然不同,比如打牌,我一点都提不起劲,而他们常常会为此熬夜。起初我总是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可是时间一久,我感到他们也在回避我,比如,我一回到宿舍,他们马上就会停止他们的谈话,我感到很不舒服。现在,如果他们三缺一叫我时,我也会参与进去,尽管没有兴趣,但又不愿拒绝,甚至有时我发现自己正在努力和他们一样,这却又使我感到堕落,感到现在我好像根本不认识自己了。”你对这位同学的感受有何看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或你是怎么做的?(www.xing528.com)
人际作用对于个体只能有两种结果:改变自我或者改变环境。前者将在“人言”中逐步通过自我的变化来适应环境,就像上面的那位同学;后者则是坚持己见,不畏“人言”,而通过改变周围环境来使自己保持不变,如更换宿舍、扩展人际交往圈等。可以说,二者各有利弊。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你产生重大影响呢?这将由你主动地来做出选择。例如,被人污蔑,有的人会置之不理、不屑一顾,有的人会找人申辩、澄清,更有甚者会自寻短见。这种差别并不是源于评价本身,人往往不会因为评价本身的正确性来进行自我行为的选择与调整,而只会因个人对做出评价的他人(或直接评价所带来的间接评价,如“污蔑”者会影响其他听众的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反应迥然。当你很重视某人时,你就会为他的评价所左右,受到赞扬会兴致勃勃、兴高采烈,犹如小学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受到否定时,则会垂头丧气、忧郁伤感。也就是说,你会因他人而努力改变自己。讲到这里,大家也许能够领悟为什么父母的否定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为什么相爱的人会因为一句“失言”而咬牙切齿,为什么苦口婆心并不能让人改邪归正,为什么最亲近的人最有可能相互伤害。这就是“人言”的作用。
“自省”而来的“主观的我”与“人言”而来的“客观的我”经过比较、匹配,最后将形成一个“我”。一般来讲,年龄越小的“我”越可能是“客观的我”,越可随“人言”而变;年龄越大,就越有可能是“主观的我”,越由“自省”来确定。
“自省”与“人言”都是自我认识的途径,但二者以什么样的比例搭配,这直接关系着自我认识的公正性、合理性。如果只看重“自省”,那么将发展成为“自我中心”的认识;而一味受“人言”左右,则会变得丧失自我,自己根本好像不存在,只是他人意识的堆积,“我”的个性特征则无从寻找。大家反思一下,你是如何对待二者的?现在的你又怎样?以后的你是否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自我认识可以说是一次艰辛的历程,不管我们的感受如何,对自我的成长都有所帮助,你会在一次次的自我认识中形成自我评价体系及自我形象,可以很清楚地勾勒出自己。自我认识的内容及程度将直接决定我们的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要求与目标的设定。
自我体验是自我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情绪体验,即自己对自己是否满意的问题。“满意”则自我肯定、信心十足;反之,就自我否定、垂头丧气。自我认识决定自我体验,而同时自我体验又往往会强化自我认识并影响自我控制。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对自己失望时,整个世界都似乎成了灰色;当你情绪沮丧、抑郁消沉时,你所看到的、做到的,甚至从记忆深层挖出的都是令人伤感的、自我否定的事件;而当你充满自信时,对自己的缺点都可以合理化、积极地去看待,去争取改善。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情感丰富,自我体验正是自己对自己的感受,它的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自身发展的要求高低及行动方向的对错。自我体验主要涉及“对自己是否满意”“能否悦纳自己”的问题。
人对自己为什么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呢?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人的自我认识是通过自省和他人的反馈一并实现的,而且是一个可以穿越时空的过程。那么,这里就存在着两对交织的矛盾。其中之一是“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矛盾。“现实自我”是综合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后存在着的现在的“我”;“理想自我”则是综合了自我要求与他人要求的虚拟的最令自己向往的“我”。这两重矛盾之间不存在很清晰的界限,比如,我们可以因“人言”而确定一个理想自我,而以“自省”的我为现实自我,“自省”与“人言”的差异也就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当主观我与客观我不一致的时候,侧重前者的人可能会有“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寂感;当主观我优于客观我时,侧重后者的人会陷入自我怀疑甚至自责状态,认为自己并不是那样,进而产生焦虑感,忧心忡忡;而当主观我不如客观我时,也会盲目轻信,感觉良好,喜欢听谗言,阿谀奉承。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也是在主观我和客观我逐步发展、综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般来讲,“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总是不一致的,二者之间有距离,如何看待二者的距离直接关系着我们的自我体验。
众所周知,世上没有后悔药,但后悔最让人受不了,因为许多的不应该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假如……”“要是……”可无论怎么假设,都不可能改变现实,伴随着后悔的将是内疚、自责甚至罪恶感。自卑与后悔不同,后悔是认为有能力而没有为,自卑却是自认为“无能为力”,是对自我能力的否定,也是对改变可能的放弃。自卑者常用的话就是“我不行”“我不能”“我不敢”,对自卑者而言,“理想自我”成了高高在上的神,“现实自我”则成了叩首者,二者是分离、不可统一的,只有心拜佛,却无心成佛。“现实自我”是渺小的,是不值一提的,“理想自我”只能大胆看一眼,不可能实现。
如果我们仔细比较后悔与自卑就可以发现,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即自我认识偏差。我们说,认识自我必须到产生自我的情境中去体会,也就是说,对所作所为的评估都不应该脱离实际的情境,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有这两种消极体验的人往往是站在一个时空去体认另一个时空的自我。“后悔”的人习惯于站在“此时此地”去反思“彼时彼地”的“我”,就好像看有些侦探片的观众总觉得警察不够聪明,自己早就猜到凶手了,他们还在那瞎忙活。“自卑”的人则习惯站在“彼时彼地”设定“此时此地”的“我”,比如,小时候因太小而不能学骑自行车,大了却认为自己没有骑自行车的能力。
“后悔”与“自卑”都有一种“想为而未为”的情节在里面,不同的是,前者是在肯定能力的情况下因“粗心大意”或“过度自信”酿成遗憾;后者则是在企盼的同时否定自己的能力。当然,“后悔”也会转为“自卑”,当经历了多次挫折、失败后,“后悔”的人就很有可能怀疑自身的能力,而走向“自卑”。
我们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如果我们能满怀积极的自我体验,那么将来的不确定性会给我们带来希望,激人奋进、发展。而如果有过多的消极自我体验,则会因未知而担忧、紧张,阻碍人的成长。
自我认知了解了“我”,自我体验感受了“我”,自我控制则是要表现“我”。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自己对自己的设计,即我应该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其二,自己对自己的指导,即我可以怎么做。
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弱、高低可以直接由我们的情绪、行为表现出来。自制力强的人不易感情用事,常常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事有计划性,自我发展方向明确,给人以深沉、冷静、含蓄的印象。相反,自制力弱的人常常会不顾场合宣泄一番,高兴时手舞足蹈,生气时乱发脾气,对将来则愿意跟着感觉走。
前面讲过,自我认识与自我体验将决定自我控制,反过来,自我控制又会强化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比如,一个合理认识自我、充满自信的人在自我控制过程中,会积累更多的积极经历,这又会反过来增强自我对自我能力的肯定,而且会更自信;反之,一个低估自己能力、自卑的人怕展示、表现自己,只会将自我包裹起来,结果更不可能有机会尝试成功,更不可能体验“我行、我可以”,有的更多的是“不可能、我不行”,于是将更加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因此,自我控制不仅是对自我行为的控制,也是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的控制,通过主观能动性,选择认识角度,转变自我观念,调整自我评价体系,修正自我形象,感受积极自我。
知识拓展
我是谁
苏东坡在诗中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面对生活的镜子,看着风华正茂、绽放青春风采的“镜中我”时,我们不禁扪心自问:“这就是我吗?”“我”可能很靓丽、很帅气、很阳光,也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我”有一颗平和的心。其实,人们是不容易做到全面正确认清自我的。然而我就是我思故我在。大学生要不断发展自我,以自己的个性绽放青春的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