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背景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必然要面对适应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从高中步入大学及从大学踏入社会,是人生的两个重大转折,无论是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还是心理环境都需要通过改变来适应。相应地,适应成为摆在莘莘学子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大学生适应不良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年级不限,只是表现不同、侧重点不同而已,为防微杜渐,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扰,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抗挫折能力,就必须针对各阶段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任务驱动
大学生有哪些心理适应问题?
大学的生活环境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之外的业余生活方式,包括个人活动、娱乐活动、交往方式等。
(1)从生活方式上看。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化,有的大学新生由于习惯于在家中被父母全方位地关怀和照顾,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异地求学后,远离了父母亲人的照顾,必须独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吃在集体食堂,住在集体宿舍,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有的学生被生活中这些琐事搞得焦头烂额、心烦意乱。这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新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2)从生活习惯上看。中学生在家乡生活了十几年,对家乡的饮食、气候、语言、作息时间等都很适应。异地求学后,他们对学校及寝室的生活很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必然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少困难。
(3)从生活范围上看。中学生由于有高考的压力,学习成了他们生活的中心内容,无暇他顾,生活内容单一,范围较窄。而在大学里,大学新生会面对校园众多的活动组织、社团、协会,面对宣传橱窗里花花绿绿的各种海报,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生活领域的拓宽让很多人无所适从。此外,还有一些习惯了农村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当他们来到喧闹的城市后,易产生压抑感和自卑感。
(4)从生活条件上看。随着高校招生并轨、大学生统一缴费上学政策的实施,大学生成了消费水平较高的社会群体。这给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大学生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一些靠助学金过日子的大学生节衣缩食、节省开支,有的用勤工助学的方式解决学习费用;而来自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则穿着整齐,出手大方。相比之下,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由于经济上不如别人,可能情绪低落,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1)学习任务。中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主要任务是为上级各类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也就是为学生在高等院校学习打好基础。大学虽然也学习一些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作准备,为将来从事的职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2)学习内容。中学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数年一贯制,变化很少,知识面也较窄,基本上没有选修课,课外参考书也很少。而大学的学习具有专业性、探索性的特点,四年里要学二三十门课程。除基础课、专业课外,还开设选修课供学生选择。除了学习新开设的课程外,还要阅读大量相关的参考书,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知识面也拓宽了许多。
(3)学习方法。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学习方法,大学与中学都有很大的区别。中学的学习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主要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学习途径和方法相对单一。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都在教师的安排、指导、监督下进行。学生的学习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探索性和自主性不强。而大学的教学方法具有高度理论性、概括性的特点,教学内容具有大容量性的特点,学习方式则是以学生为主导、以自学为中心进行的,要求学生做到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一些新生不善于自学,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对于一个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讲,由于他们长期习惯了中学的环境,对大学环境缺乏了解,缺乏心理准备,进入大学后,往往不能适应各方面的变化,在他们适应的过程中也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具体地说,在中学时代,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只是单纯的友谊和亲密关系的一种扩展。进入大学后,面对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异的同学,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师生关系明显淡化,同学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人际空间更加广阔,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内容之一。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不能以个人好恶来决定,必须学会与不同的人建立和保持协调的关系。概括而言,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交往方式与对象。中学时代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窗好友、父母亲戚和老师。班主任天天与学生见面,对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样样关心。家长更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对于自己不喜欢或不想交往的人就可以不去交往。到了大学完全不同,远离父母,难诉衷肠,师生关系也不那么密切,有时几天见不到辅导员老师。从各地来的学生组成新的班集体,与素不相识、脾气习惯各不相同的同学生活在同一宿舍,常常感到难以适应,知音难觅。由于生活领域的扩大,交往的场所扩展到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
(2)交往所处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中学生还是未成年的孩子,家长、老师在各方面都予以关怀照顾,对他们的直接干预很多,他们很少经历挫折。在中学时,他们都是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和同学的羡慕,他们则以时代的宠儿、胜利者的姿态出现,产生一种优越感。到了大学,他们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多了几分成人感,人们对他们的要求相对提高,对他们的关心照顾相对减少,对他们的直接干预也不像以前那样多。原来的优越感也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班集体中淹没。这就要求他们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交往的需求。中学生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一心只读“圣贤书”,使他们对交往的需要不那么强烈,人际交往的时间和范围受到限制。而进入大学后,接触新群体、新伙伴,交往的范围扩大了。新环境要求他们独立、主动地去与陌生人交往。宽松的学习环境也给他们的交往提供了条件。由于社会化要求迅速提高,他们对友谊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但由于他们缺乏交往技巧,难以建立友好、协调的人际关系,甚至可能发生人际冲突。
新生进入大学,首先面临的是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适应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适应不良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学习。
在生活环境上,大学生首先可能对学校地理环境不适应。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不少学生无所适从。由于对当地气候、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的不适应,不少同学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集体生活观念淡薄,不懂得关心他人,个人角色定位不准,一味寻求自己的行为自由,不管他人感受,我行我素,干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导致同学关系紧张。不会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不会理财,往往计划不周导致经济上捉襟见肘。在生活习惯上,大学生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懒惰,缺乏良好的卫生与劳动习惯。二是饮食不当,如不吃早饭、挑食、偏食、暴饮暴食,不能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等。三是生活无规律,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没有良好的作息规律。四是不良嗜好,喝酒、吸烟现象较为严重。(www.xing528.com)
(1)学习目标的迷失。中学阶段,学生都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考大学。进入大学后的最初一段时间,这种压力自然消失,很多学生没有及时建立新的奋斗目标,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在大部分时间靠学生自主管理的情况下,大学生就有可能有意无意地放纵自己,把大量时间用于网络游戏、聊天、玩乐,追求享乐,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内心陷入了极度空虚和迷茫。
(2)“理想的大学”的迷失。大学是中学生十分向往的地方,在部分大学新生的心目中,大学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知识殿堂,大学生生活应该充满诗情画意。但进入大学后,现实的大学与“理想的大学”相比较,似乎没有想象中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有的只是比中学还要多的课程,比中学还复杂的人际关系,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平淡生活不知道如何接受。现实的大学与“理想的大学”反差强烈,迷茫、失望的情绪困扰着他们,使他们终日处于无动力的涣散状态中,心理冲突加剧。
(3)专业理想的迷失。在就业需要竞争、行业差距较大的今天,很多大学生在高考时就根据父母的意愿、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专业发展趋势的判断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但不少大学生上大学填报的专业可能是屈从于父母的意愿或者是分数的缘故不能报理想的专业,或者是大学录取中被调剂了专业,这就造成专业理想的失落,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不安心学习,甚至放弃学习,这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极为不利。
(1)离开家乡和父母带来的孤独。中学时期,有父母在身边,时时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照顾。进入大学,他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独立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老师和同学,缺乏生活的依靠、感情的寄托、心灵的慰藉,从而产生一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绪,让人感到孤独寂寞。
(2)人际关系复杂带来的孤独。据某高校调查,在大学生中认为人际关系复杂,需要给予人际交往指导的占调查人数的30%以上。当然这不是说这些同学人际交往有问题,而是他们在这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大学阶段是交往需求最强烈的时期,他们希望有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新集体,渴望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使自己通过社交活动展现才华,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实际上他们有三种交往心态,造成了同学之间的疏离,形成了大学生的孤独感。一是陌生的环境、生疏的同学使他们在刚开始相互交往中本能地表现出某种心理上的戒备与谨慎,以致形成一种闭锁的心态和冷漠的孤独情绪。二是住在同一宿舍的同学刚开始时还比较注意控制自己,但时间一长,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性格特点的不同,易做出干扰别人休息和学习的事情来。久而久之,就容易引起受干扰同学的情绪化反应,相互之间产生误解,形成更深层次的孤独。三是某些学生在新的集体中,倚仗某种优势,或经济富有,或家庭背景显赫,或有某种关系,或被教师器重,就自以为高人一等,傲气十足,瞧不起其他同学,一旦受到同学的疏远,就会陷入孤独。
案例快读
他们离我很远
张某去年以优异成绩被武汉某高校录取。初入大学的张某开始还很兴奋,结果一周后,就和室友因作息时间不同、谈不来等问题闹了几次不愉快。次数多了,张某和室友的关系渐渐紧张。只要没课,张某就回到家中,有时,甚至一周回家三次。
案例分析:在初入大学时,张某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但是,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面对这种情况,张某应多和教师、同学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新集体的出现带来的自卑。大学新生来到一个群英荟萃的新集体,新的集体面临着一个重新分化的严峻境地。原来的学习尖子自然不可能都仍是尖子,原来的学生干部不可能都继续担任学生干部,有一些同学失去了中学时期的优越地位。有的同学发现自己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擅长交际,运动天赋不高,没有任何特长,造成一种挫折感,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苦闷、彷徨甚至难以接纳自我。
(2)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自卑。大学新生来自祖国各地,家庭经济状况不一。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由于经济困难而影响到与同学交往中的人格尊严与独立,造成自卑情绪。
案例快读
为什么我总是说不好
孙某,男,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有较强烈的孤独感和自卑心理,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交谈时胆怯,说话哆嗦。看到别人侃侃而谈,自己却不知所云,便陷入沉默,唯恐自己说错话被人耻笑。
案例分析:孙某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很注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对别人的评价过分关注,担心形象受损。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胆怯、害羞,压抑言行,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应该帮助孙某挖掘优点,使其树立信心,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克服自卑心理。
(1)学习压力带来的恐惧感。经过十余年的考试竞争,大学生有着深刻的考试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尤其是经过高考后,对考试失败的恐惧倍感深刻。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仍面临着考试失败的威胁,每次考试之前,就紧张不安、焦虑、恐惧,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2)经济压力带来的恐惧感。经济困难不但给学生带来自卑情绪,更为严重的是会带来恐惧。经济问题带来的精神压力是巨大的。随着消费水平的上升,这种压力将有增无减。据统计,我国高校特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10%,而存在一定经济困难状况的学生比例更高。为此,党和国家领导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社会力量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特困生问题得到缓解,但目前面临的问题仍十分严峻。
(3)就业压力带来的恐惧感。据调查,现在对就业的考虑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开始了,有的同学在选择专业志愿时就是从就业的角度考虑的。随着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和成人高教的发展,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相当严峻,这也导致了就业的巨大压力,引起学生的恐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