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背景
适应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的能动反应,即使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个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任务驱动
了解心理适应的含义。
所谓适应,目前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其中对适应的定义是这样的:“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如对光的变化的适应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变化等。J.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它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与环境取得平衡的,它可以概括为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同化和顺应。适应状态则是这两种作用之间取得相对平衡的结果。这种平衡不是绝对静止的,某一个水平的平衡会成为另一个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如果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就是适应。”
深入探究可以发现,适应包含着两个含义。其一,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没有环境的变化也就没有适应的问题。但由于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处在不间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每个人都会产生不断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适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的一生中都要面临的任务,实质上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人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适应能力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对不同的个体来说,由于适应水平不同,最终会导致其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当我们谈到适应时,通常是指个体改变自身去顺应环境条件。因为对于个体来说他能直接支配和控制的是自己的行为。在多数情况下现实环境的力量太强大,个人操纵和掌控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许多无法选择的、强加于他的生活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只能依靠调整自己来适应环境。例如,初入大学的新生面临全新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管理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等会产生一些新的心理矛盾,这时他们不能期望环境和生活条件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改变,而必须通过自我调适去尽快适应高校的新环境。
其二,适应是一个重建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是个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状态,即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但是从生活的角度来观察人的一生,就会发现这种适应状态总是暂时的。适应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适应期中总是孕育着变化的因素,这种变化要么是环境条件的改变,要么是个人自身的改变,这两种因素一旦变化到一定的程度,适应的平衡即被破坏,接着便是一个新的调整期,逐渐达到新的适应。
适应的心理机制是由4个基本环节组成的。
(1)个体对环境的认知。它是适应的心理基础。21世纪的今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压力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环境的变化是否对个体产生压力以及该压力对个体产生多大的影响往往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因为人们遇到任何情况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借过去的体验对它进行评估,然后做出应对这一事件的行动计划,并选择最佳方案。
(2)个体对环境的接纳。它是个体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环境的反馈,进一步调整已有的价值观念,进而构筑与新环境协调的新的价值观念,以规范心理适应机制,并在新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与自身价值观相符的反应模式。
(3)个体对自身的改变。它是指在新的价值观念引导下,个体的心理需求、动机和情绪等心理机制都会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符合环境的内在要求,使两者和谐发展,从而达到适应状态。
(4)保持积极的心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和谐一致。积极的心态包括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同时还要有积极的自我体验,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要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对人对事要有宽容的态度与豁达的胸怀;要有自我监控的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特别是自省、自察和自我审视的意识,以及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的能力。积极的心态能使人在改变自我的基础上顺应环境或顺应环境中的某些变革,或使人不断地抗争和选择,从一个目标走向另一个目标,使个体与环境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关于适应的类型,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孔维民认为,根据适应的对象可以将其分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根据适应的基础可以分为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根据适应的程度可以分为浅层适应和深层适应;根据适应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参与可以分为有意识的适应和无意识的适应;根据适应过程中态度的积极或消极又可分为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等。这些分类各有自己的依据,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可以根据适应的效果分出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积极适应是一种健康的适应,是指个体确定一个目标,积极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即使遇到阻碍和挫折,也会尽力去克服,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会及时调整目标,再去适应。它具有两个含义:一是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或者环境中的某些变革;二是不断地选择和抗争,从一个目标走向另一个目标。积极适应是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尽最大可能去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比较高级、比较主动的适应方式,是使自身得到有效发展的过程,是发展性适应。任何一次积极的适应都是一次新的尝试,一次对个体心理的历练,一次认知的提高与升华。消极适应是个体在适应过程中遭遇到挫折,是个体需求不能顺利满足,产生压抑内心的苦闷与冲突,形成悲观心理的一种人与环境之间的消极互动过程。它是个体认同、顺应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压抑了自身积极因素和自身潜能,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方向的过程。这是一种基本的、比较被动的适应方式,其作用只是求得一时的内心平衡。
还有学者认为,可以根据适应表现的方式分为内部适应与外部适应。内部适应是指在心理上达到认知和情感上的平衡状态的适应;外部适应是指在行为上能够符合外部环境要求的适应。一般认为,内部适应是外部适应的基础,外部适应是内部适应的外在表现,二者应该是一致的。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也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比如,有时候屈从于某种外部压力,为了避免更大的挫折,尽管内心并不情愿,但有可能在行为上暂时遵从某种规范,表现为表面上的顺从或服从,这就是一种外部适应与内部适应不一致的情况。
根据适应的内涵分为狭义适应和广义适应。狭义适应是指在遭受心理挫折后人们采用自我防卫机制来减轻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广义适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有效反应,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内外环境重新恢复平衡的心理过程。前者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适应过程,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有意识的适应过程,带有更明显的自主性。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前者出现得较早,而后者出现得较晚。但是,随着个体心理成熟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后者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适应是一种智慧,作为大学生,要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顺利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就必须具备健全的心理适应能力。那么,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适应的标准是什么呢?或者说,何为适应良好?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心理学派由于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客观、完整、统一的定论。有学者主张,应该从社会适应角度、生活适应角度、经验角度3个方面来看。
社会适应的标准就是以社会适应为目标,用社会常规来衡量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完善。(www.xing528.com)
每个人生活在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他的心理和行为都受这一特定环境的制约,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既是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产物,又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反作用于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对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合人们的需要。当人的心理和行为能够适应环境,并能与环境和谐相处时,他的心理就是健康的。以社会常规为主体,就是观察个体对社会体制、社会关系、社会事件的观点及反应,观察个体处理对集体、对人际关系的态度及情况,观察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如果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在处理上述问题时不能适应社会所认可的行为准则,则视之为异常,即为心理不适应。
当然,社会适应标准是有一定的时代性、阶级性和文化差别的,在历史的某一个时代被社会公认为正常的心理和行为在另一个时代也许就是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在一定文化背景的国度里被认为是正常的心理和行为在另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里也许就属于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在同一时代的同一国度里,某一阶级认为是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另一阶级则可能认为是异常的心理和行为。这里所说的社会常规标准是指在同一时代、同一个国度里,以统治阶级思想观念为主导的评价标准。
生活适应的标准是用社会生活的常规来衡量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看其是否符合社会生活的公共规范和准则。它要求个体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有效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或环境中的某些变革,或者某种程度地改造环境,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个标准也有一定的相对性,如个体对环境有一定的畏惧感,对事物毫无兴趣,言语行为减少,虽然他遵守社会生活的公共规范和准则,但不能算是适应。
经验的标准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凭借专业知识或者以往积累的、经过系统整理的知识经验来鉴别和验证对象的心理是否适应现实生活。这是以一般人对常态的、已有的经验作为出发点和参照点的。这一标准主观性较大,常受测试者的专业水平、经验和能力的制约,对同一个被测试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看法,难免有失偏颇。
也有学者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提出心理适应的8条标准。
(1)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
(2)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地认识社会和对待社会。
(3)通过学习,能够确立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通过学习,能够对身体的发育及变化充分理解,能逐渐完善作为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
(5)通过学习,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能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
(6)通过学习,具有充分的心理能力去掌握作为社会成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7)通过学习,有较充分的心理能力作选择职业和就业的准备。
(8)通过学习,有一定的心理能力准备结婚和过家庭生活。
这8条标准强调了心理适应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适应是相对的,不适应是绝对的。试图对两者制定绝对、客观的划分标准是困难的。一般来讲,我们可以遵循以下三项原则。首先,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原则。对于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其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即同一性。人的心理或行为只要与外界失去同一性,就难以为人所理解,就是不正常了。其次,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原则。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协调的统一体。这种统一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学基础。再次,人格的稳定性原则。人格形成之后,一般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一个爽朗、外向的人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那可能就要考虑他是否出现异常,说明他的心理和行为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在心理适应的标准上,没有一个完美、客观、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将上述标准综合运用来鉴别适应与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