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实际上,我们对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许多大学生挣扎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不能自拔。这都要求人们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以便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环境。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一直是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而运转的,使得教师和家长把目光死死地盯住学生的分数,而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发展几乎被遗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任务背景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内心体验越来越丰富,思想观念不断发展,在人生的这种关键时期,他们对精神、爱与归属、尊重的需求非常明显,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充满幻想。但实际上,我们对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许多大学生挣扎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不能自拔。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也有个体发展过程中自身主观的因素。

任务驱动

大学生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和教育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大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性格特征、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教养态度、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素质。对大学生的性格塑造,个性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父母的病态心理常常会引发子女的心理病态,父母心理不健康也成为家庭不安定的潜在因素,并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不正常的家庭内部关系会造成一个人不适当的心理行为。父母关系恶劣,家庭气氛紧张,尤其是父母离异,往往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如冷漠、孤僻、自卑、多疑等。这些不良特征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表现为缺乏生活热情、缺乏爱心人际关系淡漠,对人际交往表现出羞怯、恐惧等。

随着高校招生并轨、大学生统一缴费上学政策的实施,加上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的增多,给家庭经济拮据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心理压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感觉尤为突出,不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大学生常常精力分散,思想不集中,并时常感到强烈的自卑、抑郁、烦恼。近年来,许多大学生消费上讲究时髦、追求享乐。来自富裕家庭的大学生穿着整齐,出手大方,而更多的来自普通家庭或农村的大学生,只有家里每月寄来的固定生活费,囊中羞涩,有时甚至因处处省吃俭用而被人误解为小气,被人瞧不起,很多学生心理上因此产生一种处处不如人的感觉。为了避免被别人瞧不起,有的同学不得不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买衣服、手机,应付各种各样的聚会等。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有的同学更加努力学习,去争取奖学金;有的通过做家教、做推销员、卖报纸等勤工俭学的方式来获得经济上的补充;还有个别女学生为了追求物质上的需求、精神上的虚荣,到茶馆、酒店当陪聊,甚至当“三陪”;还有的去偷窃、抢劫、诈骗、杀人,等等。所以说,如果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经济上的拮据问题,可能会产生很多的心理问题,继而带来很大的危害。

近年来,独生子女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自幼受到宠爱,生活条件好,依赖性强,自主生活能力差,在家里一切均由父母包办,进校后事事要自己动脑、自己动手,难以适应。一些父母望子成龙,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了最优越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各种力所能及的生活服务,吃、穿、住、行无一不是由家长全包了,甚至连高考志愿表都由父母代为填写。在家里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成员的核心。这种状况持续久了,就使他们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世界上以及周围的事物都是以“我”为中心的,导致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自尊心和优越感,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很差。在生活方面,他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怕苦怕累,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意志方面,他们精神脆弱、不堪一击、受不了委屈和挫折、缺乏容忍其他人和事的能力;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清高、自负、唯我独尊、不善于团结,缺乏善待他人和帮助他人的精神。这些都与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所形成的心理定势有关。

当今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我国正阔步迈向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转入知识经济时代。这时信息生成速度提升,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要求提高,人际交往需求高涨,人类竞争空前激烈,这些都影响到人的思想观念和心理行为,造成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使每个社会成员都经受着紧张的刺激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这都要求人们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以便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环境。

然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心理处于不稳定阶段,且十分脆弱,容易造成价值观的混乱和情绪的起伏不定,致使他们心理复杂而动荡不安,加之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较差,因而在发展变化迅速、高效率、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出现各种心理困惑也就在所难免。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对学生的成绩一直抓得很紧,但对他们的心理和思想方面的需求却疏于引导,原来一直进行的思想教育也由于效果不佳而流于形式。当他们需要独立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时,由于原本就毫无准备,必然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一直是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而运转的,使得教师和家长把目光死死地盯住学生的分数,而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发展几乎被遗忘。即使有人想重视,也会被“考不上大学,什么都不是”的理由顶回来。当这些心理素质极其薄弱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需要选择、竞争时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解决,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在高校里,实用主义思想一直都很盛行,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对将来就业有用的东西就学,没有用的东西就不愿意学的心理,高校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一直都是弱项。直到现在,有许多高校都没有心理咨询机构,或即使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也是流于形式,根本不开展工作,使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使学生中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或心理问题蔓延。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虽然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估、用人单位选拔任用人才、升学等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因而学生为追求高分而疲于奔命的现象仍然存在。繁重的学习任务、紧张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感到一种巨大而无形的压力。而“三点一线”式的单调课余生活又不能缓解这种压力,因而不少学生都觉得大学生活太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压抑、烦躁、缺乏生活乐趣、性格不开朗等不良心理倾向。

大学生个体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其着重表现如下: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具有突出特色的方面,是个性发展的最集中的表现之一。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大学生对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有浓厚的兴趣,但却常常缺乏客观性、正确性。有时自我感觉太好而自负骄傲,自我期望值过高,偏离实际水平,而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时,又因偏离而出现逆转,走向对立面,产生自卑情绪,自我评价过低,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体验强度大但不稳定。由于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以及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日渐关心,他们对自己的一切言谈举止极易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但自我体验有着较多的情感性,故不够稳定。他们常常会因为自我目标和现实目标有差距而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出现自卑、抑郁、悲伤、痛苦等负性情绪体验。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明显提高,但却缺乏持久性。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规范自己的行动,并能逐渐以社会标准和社会需求调节自己的行动。但同时,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还缺乏持久性,经常出现忽高忽低的起伏现象。大学生中存在的自由散漫、懒惰、沉沦、失落迷茫、情绪过度高涨和过度低落就是具体表现。

对于同样的环境和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形式,这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健全统一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大学生的人格结构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良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从而导致其人格发展有缺陷。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发展缺陷,表现为孤僻、冷漠、多疑、悲伤、急躁、冲动、固执、好钻牛角尖、易偏激、骄傲、虚荣、以自我为中心等。近年来,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我们发现,不少心理障碍都与人格缺陷有关。例如,偏执型人格障碍导致固执、多疑、好嫉妒,难与同学相处;强迫型人格障碍具体表现为过分的自我束缚、自我怀疑,常常紧张、苦恼和焦虑;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则是自负,不接受批评和建议,人际关系紧张。(www.xing528.com)

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在社会的急剧变革中传统文化体系开始衰落,人们所推崇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受到冲击,而新的道德行为规范又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人们普遍感到困惑焦虑、无所适从,出现价值失落、道德滑坡和人格扭曲现象。社会行为中短期行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非理性行为也比比皆是。这使处于敏感期的大学生出现种种心理不适应,对社会的复杂性缺乏科学、全面、正确的认知,受社会消极面影响较多,产生悲观、失望、消沉、偏激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攻击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人际交往问题是大学生最为关注也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也影响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由于大学生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经济状况、不同风俗和生活习惯、不同学业期待的新同学,如何建立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大学生们整天在一起学习、生活,交往的机会很多,交往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但大学生之间的交往较中学时期要复杂、难处理得多。大学生中不少人既缺乏应有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又缺乏良好人际关系所必需的个性品质,因此许多大学生常常感到人际关系上的压力大,一些人甚至陷入人际危机。调查显示,有55.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交往能力欠缺,交往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缺乏自信心。有33.41%的学生认为对任何事情如果不反复确认就放心不下,有29.25%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自信心,因此害怕社交或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②在社交场合十分拘谨,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形象。其中,27.89%的学生在乎别人的视线,从而使自己谨小慎微,害怕出错。③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地苛求别人。对他人的言行吹毛求疵、挑剔、猜疑,缺乏理解、尊重、同情心。④不懂得宽容,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⑤过分固执、任性、偏激甚至喜怒无常。可以说,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惑最直接的原因。

在上大学之前,每一名大学生都在内心勾画着大学的轮廓:校园是那么温馨美丽,专业学习是那么得心应手,大学教授的风采是那么超凡脱俗……然而,到大学一看,发现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相差很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越大,大学生的心理就越难以平衡。因此,出现了不满、失落、抱怨、自卑等心理困惑。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环境的巨大变迁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生活环境的变迁对新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由于环境的改变、角色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更,再加上大部分学生要远离父母长期住校,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欠缺,以及缺乏必要的思想上、心理上的准备,便产生了程度不同的适应困难,强烈的失落感必然会引发思乡念旧的情绪,对大学生活的焦虑、恐慌、苦恼、不安在很长时间里影响着大学生脆弱的心灵,从而产生心理困惑。

这是大学生心理困惑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从调查中了解到,32.2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情绪起伏过大;28.4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热情和积极性;29.96%的学生认为自己情绪易被破坏。这说明大学生情绪倾向性较高,而情绪控制能力较低,易受外界暗示和干扰,波动性较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嫉妒、愤怒等消极情绪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学习、考试的压力并不大,但却有一部分大学生因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仍然像中学时期那样依赖课堂,依赖父母、老师的监督,因此学习效果很差。调查表明,有49.2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思想不集中;有34.2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减退;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跟不上进度,或者整天忙于娱乐、上网、谈恋爱、看小说,等到了考试的时候才担心考不及格;也有些大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整天埋头于书本,缺乏必要的放松和休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产生了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导致心理疲劳,出现各种心理障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步实行,在国家就业制度指导下,毕业生走向市场,自主择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受自身的择业动机、就业目标选择、自身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对于选择什么职业、怎样选择职业心中充满了困惑。大学毕业生经过四年的拼搏,开始进入择业阶段,这是决定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大学生能否顺利择业取决于择业的客观环境因素和择业的主体因素两个方面,包括家庭的背景和期望、学校教育的目标与质量、社会就业的形势与信息、个人素质、个性特征等。由于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种产业结构又处于调整和改革之中,原有教育体制下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在专业上、知识结构上不能适应新的产业结构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这样就会在一个时期、一些地区出现大学毕业生供需脱节现象,使大学生就业发生暂时的困难。据调查,择业大学生中感到“很焦虑”的占6%,感到“焦虑”的占24%,认为找到理想工作“很难”的占14%,“比较难”的占49.8%。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择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而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在择业经验、心理、技能、承受心理压力等方面欠缺,因此在择业过程中感到焦虑、无助、迷茫、自卑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轻者影响就业选择,重者引发心理疾病,将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和身心健康。

处在青春期中后期的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逐渐成熟,非常渴望同异性接触,而大学自由、宽松的环境也为男女生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此外大量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中男女恋爱情节的渲染,或在越来越多谈恋爱的师兄、师姐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入学后,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经过冷静思考便盲目地坠入爱河。但是,由于许多大学生缺乏对爱情的认识和情感的把握能力,当在恋爱中出现了矛盾、纠纷或者失恋时,轻者情绪低落,痛苦不堪;重者心理变态,导致杀人或自杀。

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着重考虑。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其主要表现为: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努力发挥自身的潜能,即使面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做出较客观的评价,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能够结合实际确定自己的学习和理想目标;能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且“理想的我”总能在“现实的我”中得到体现;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来调控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环境等保持平衡。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客体有正确的认知和合理的态度,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产生适度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情绪相当稳定。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有稳定的、广泛的人际关系,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能够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能客观地评价别人,悦纳别人,取人之长;在群体中具有合作与竞争的协调意识,既不强迫别人的意志,又能向他人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异性同学能保持热情而又理智的交往;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人格结构中的气质、性格、能力和理想、信念、兴趣、世界观等各方面都会平衡发展;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的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不良的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发展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其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等比较协调,具体表现为:理智而不冷漠,多情而不滥情,活泼而不轻浮,豪放而不粗鲁,坚定而不固执,勇敢而不鲁莽,稳重而不寡断,谨慎而不胆怯,忠厚而不愚蠢,老练而不世故,自信而不自负,自谦而不自卑,自尊而不自骄,自爱而不自恋。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总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他们能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处理好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能积极主动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能从中获得满足感;把学习看成乐趣而不是负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