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高效农业
目前,宁夏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枸杞、奶牛、特色牛羊肉、马铃薯、优质粮、长红枣、葡萄、中药材等区域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打造贺兰山东麓优质葡萄生产基地(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清水河流域—卫宁灌区—银川三大枸杞产业区(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固原市)、国家优质果品(灵武长枣)基地(银川市)、西吉—海原马铃薯产业带(固原市)的同时,应着力于发展高效农业,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发展旱作农业技术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间作套种、密植栽培等高产栽培技术;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过程,加强对农业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的优化调整,从源头上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面源污染。推广生物和物理防治农田病虫害技术,科学施用农药并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生物农药施用比例。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拉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产品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2.构建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户养畜牧业
从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养殖农户负担角度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采取统一规划(土地、设计、污染治理)、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集中防疫等手段,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市场化、效益化运作,注重科技推广,注重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通过小区建设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发展有机肥,用于无公害农业生产,形成循环经济,走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建立起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中心,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养殖业模式,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0%;发展“养殖—回收利用—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大力推广“四位一体”的生态养殖工程,形成物质多层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系统。(www.xing528.com)
3.推进工业结构升级
各地市应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管理,推行工业向园区集中,提高用地效率。目前面临升级扩张的工业区中,应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通过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和产品,尽可能地消除生产和消费环节对环境的破坏。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使煤炭、冶金、石化、建材、轻纺、机械等传统产业向高加工度、高集中度和低能耗、低污染方向转化,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
4.发展现代服务业
依据各地市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可知,第三产业比重大于40%的地市仅有7个,包括银川市(54.9%)、原州区(57.2%)、西吉县(48.2%)、隆德县(46.6%)、泾源县(44.3%)、沙坡头区(40.5%)和海原县(55.7%)。为全面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加强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全方位扶持,吴忠市、固原市彭阳县、中卫市中宁县应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特色旅游业,发展现代服务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