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银川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土壤环境、经济发展、工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按照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分别对承压水和潜水含水层进行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分。
1.承压水
承压含水岩组地下水环境功能分区见图4.3和表4.8。本次共划分11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区、3个分散供水水源区、1个环境地质问题易发区、3个地下水储备区和1个限制开采区。
图4.3 银川平原承压水环境功能分区图
表4.8 银川平原承压水环境功能分区
(1)开发区
①集中式供水水源区:11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即为银川平原的11个承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包括正在使用和备用的水源地,分别为石嘴山市第二集中式供水水源区、石嘴山市第三集中式供水水源区、银川市东郊集中式供水水源区、银川市南郊集中式供水水源区、银川市北郊集中式供水水源区、永宁县集中式供水水源区、贺兰县集中式供水水源区、灵武市崇兴集中式供水水源区、银川南部集中式供水水源区、银川征沙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和银川市南梁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各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在规划期内均可满足供水需求,水质达标,符合人类饮用水标准。
②分散式开发利用区:3个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分别为石嘴山市承压水分散式开发利用区、银川市承压水分散供水水源区和吴忠市承压水分散供水水源区,共包括63个乡、镇地下水源地。其中,石嘴山市分散供水水源区有14个乡、镇地下水水源地,银川市分散供水水源区包含35个乡、镇地下水水源地,吴忠市分散供水水源区包含14个乡、镇地下水水源地。乡、镇地下水水源地主要供给乡、镇居民生活饮用,开采层位为浅层承压水,地下水开采量远小于集中式供水水源区。
分散式开发利用区点多面广,水源保护措施不完善,周边环境卫生普遍较差,水质监测频次低,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供给人畜饮用,人体健康风险潜在危害较大。因此,对于3个分散式开发利用区的保护管理,应把责任落实到乡、镇、村,饮水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整个环节要对水源供水保证程度,产业结构和用水现状进行充分论证,走访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定期化验、监测,兼并和整合村镇分散供水水源地,实现以区域为单位的地下水集中化开采和管理,确保用水安全。
(2)保护区
①环境地质问题易发区:1个环境地质问题易发区为西夏区承压水环境地质问题易发区,位于西夏区承压水降落漏斗区域,其中保护区范围以地下水降落漏斗外包线确定。由于承压水长期大量开采,形成区域性降落漏斗,在潜水—承压水水头差作用下,潜水越流补给增加,增大了承压水水质恶化风险。环境地质问题易发区内部及周边区域包含4个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即银川市北郊、东郊、南郊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和贺兰县集中式供水水源区,水源区的集中式开采成为承压水降落漏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及时调整开采井布局,调整开采方案,在保证城市水源地供水量的前提下,在承压水降落漏斗区内尽量避免大规模、集中开采,防止承压水水位的持续性下降,避免大量潜水越流补给造成的水污染事件发生。
(3)保留区
①储备区:3个承压水储备区分别为石嘴山市承压水储备区、银川市承压水储备区和吴忠市承压水储备区。除开发区、保护区外的承压水区域均视为保留区。在规划期内,集中、分散式的供水水源已能满足生活、工业需求。由于承压水水质优良、水量充沛、更新速度缓慢。因此,该区域内,停止进行其他承压水开采活动,保护水资源。待紧急情况发生或无法满足用水需求时,需通过相关程序审批,通过水源地勘察设计后,方可对储备区承压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②限制开采区:1个限制开采区为大武口限制开采区。本区被划分为限制开采区包括四个原因:第一,《宁夏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报告》(2013年)根据水位动态法、开采系数法、引发问题法综合评价,将大武口地区评定为限制开采区;第二,由于目前大武口区地下水开采系数已达到0.85,开采潜力较小,若不调整开采方案,长期下去可能诱发生态环境问题或环境地质问题;第三,大武口区位于贺兰山东麓,临近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山区洪积扇地带地下水超采会损害地下水涵养功能,使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减小;第四,区内包含2个承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即石嘴山市第二水源地、石嘴山市第三水源地,区域限制开采可为城镇供水提供保证。由于石嘴山市是一个工业型城市,工业产业发达,用水需求高,大武口限制开采区内,应加强工业园区节约用水管理,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工业园区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应当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及节水计量表,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生产企业在用水过程中,必须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等节水工艺,否则应责令企业停产整改,整改不达标的不得生产。
2.潜水
对于潜水含水层,结合地下水环境功能分区原则和承压水环境功能分区,分为6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区、3个分散式开发利用区、6个农业灌溉利用区,1个生态环境保护区、1个不宜开采区、3个储备区和1个限制开采区。浅层地下水环境功能分区见图4.4和表4.9。
(1)开发区
①集中式供水水源区:6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分别为石嘴山市第一集中式供水水源区、石嘴山市第四集中式供水水源区、石嘴山市第五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平罗县大水沟水源地、金积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和小坝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均位于单一潜水区内,规划期内均可满足供水需求,水质达标,符合人类饮用水标准。石嘴山市的3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区都位于贺兰山东南麓,其中石嘴山市第四集中供水水源区2012年开采量达到360万m3,几乎达到设计开采量(365万m3),开采潜力较小,规划期内可将增长需求合理分配至其他水源地,保持开采量小于设计开采量;石嘴山市第一集中供水水源区2012年开采量为设计开采量的47.6%,石嘴山市第五集中供水水源区2012年开采量为设计开采量的23.2%,开采潜力较大。
图4.4 银川平原浅层地下水环境功能分区图
②分散式开发利用区:3个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分别为石嘴山市分散式开发利用区、银川市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和吴忠市分散式开发利用区。(www.xing528.com)
石嘴山市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包含4个乡、镇地下水水源地及西部水质较好区域,开采层位为单一潜水;银川市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包含4个乡、镇地下水水源地及西部水质较好区域;吴忠市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包含8个乡、镇地下水水源地。由水质评价结果知,石嘴山市、银川市潜水水质差,多为VI、V类水,青铜峡地区水质较好,为III类水或优于III类水。因此,建议对于石嘴山市和银川市的乡、镇地下水源地逐步予以关闭,采用承压水作为供水水源,保证供水安全。
③农业灌溉利用区:6个农业灌溉利用区分别为惠农农业灌溉利用区、平罗农业灌溉利用区、银川地区农业灌溉利用区、永宁农业灌溉利用区、青铜峡农业灌溉利用区和利通农业灌溉利通区。
惠农农业灌溉利用区位于银川平原北部惠农区一带,平罗农业灌溉利用区位于西大滩—平罗县一带,该地区由于农田灌溉、地下水排水不畅,造成了土壤盐渍化,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作为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规划区和枸杞种植的银北板块,地下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灌溉区内,可采取黄灌与井灌相结合的方式,合理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配合排水沟改造工程,结合新技术和现代农业节水设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改良土壤,有效降低盐渍化危害。
表4.9 银川平原浅层地下水环境功能分区
续表4.9
永宁农业灌溉利用区包括永宁县大部分地区,青铜峡农业灌溉利用区位于青铜峡北部多层结构区,为连接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产业银川市产区和青铜峡产区的重要枢纽地带,保证葡萄产业需水的供给,成为区域经济产业的保障。利通农业灌溉区位于利通区,由于该区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充足,金积、小坝水源地开采潜力较大,可充分利用该区地下水资源发展农业产业。因此,合理配置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并结合农业灌溉节水措施,是永宁、青铜峡、利通农业灌溉利用区地下水资源发挥最优利用的途径。
(2)保护区
生态环境保护区:1个生态环境保护区为沙湖生态环境保护区。
沙湖生态环境保护区为沙湖自然保护区,拥有多种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并且成为鸟类迁徙、繁衍的重要场所,对于维系区域生态平衡意义重大。2010年,沙湖景区接待海内外游客85万人次,较2009年增长6万余人次,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受地层岩性、气象等条件影响,地下水环境和补水对沙湖的形成和存在关系密切,在补水和地下水共同调节作用下,湖泊湿地景观和生态环境才得以维持,因此将沙湖地区列为生态环境保护区。
鉴于沙湖生态环境区对调节气候、保护珍稀动物、维系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作用,该保护区严格执行《沙湖生态旅游区资源与环境保护条例》《沙湖生态旅游区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沙湖生态旅游区防捕杀制度》《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宁夏农垦湿地资源保护暂行规定》《自然保护区保护利用管理的职责、权利、义务规定》等条例及规章制度,加大景区及周边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完善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强化稳定运行,将人类活动破坏程度降至最低。同时,进行科学合理论证,制定合理的沙湖补水方案,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利用,维持区内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平衡。
(3)保留区
①不宜开采区:1个不宜开采区为灵武市西部不宜开采区。
灵武市西部不宜开采区位于灵武市西部的低山丘陵区,地下水埋藏深,主要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富水程度低,因此将该区作为不宜开采区。
②储备区:3个储备区为沿黄湿地储备区、青铜峡储备区和马莲沟储备区。
沿黄湿地储备区分布于黄河西岸河滨地带,属黄河漫滩,地下水位浅,沿岸滩涂、湿地遍布。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开发商将投资目光投向沿黄湿地带,打造湖畔、河滨生态居所,但同时,建筑排水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大量地下水资源被排出,且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因此,将河滨地带确定为储备区,在该区内尽量减少或停止大规模人类工程活动,维护和保护自然生态景观,储备地下水资源。
青铜峡储备区位于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北部、黄河峡口冲积扇的单一潜水区。由西南向东北,含水层隔水底板标高逐渐降低,含水层岩性由卵砾石逐渐变为含砾粉细砂,富水程度逐渐降低,由3 000 m3/d逐渐减小为2 000~3 000 m3/d;区内东南部为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富水性低,小于1 000 m3/d。同时,青铜峡市作为吴忠市的县级市,经济地位举足轻重,《青铜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到“十二五”末,把青铜峡市建设成黄河金岸宜居宜业明珠城市、西部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并且加强工业园建设,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新材料基地省级工业园。
为建设黄河金岸明珠城市,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前提。规划期内,青铜峡小坝、金积集中供水水源地水量和水质可满足城市建设需求。因此,青铜峡储备区内严禁企业私自打自备水井,若需要扩大开采,或建立新水源地,必须通过相关审批程序,方可开采利用。
马莲沟储备区位于青铜峡市西部,柳渠沟—马莲沟—大沙沟一带。该区冲沟较多,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三系、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层间水,岩性以砂岩、砂砾岩为主,地下水富水性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富水性在500 m3/d左右,局部为透水不含水岩组;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g/L。受地形地貌、富水性和用水需求等因素影响,该区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差,开发利用成本高、收益率低,故作为保留区。
③限制开采区:1个限制开采区为大武口限制开采区。该区西部为单一潜水区,东部为多层结构区,地下水富水程度在1 000~2 000 m3/d之间,属于中等富水。但大武口区地下水开采已接近超采状态,因此为保证石嘴山市第一水源地的单一潜水水量供给,区内应限制或禁止地下水开采活动,或实行间歇性开采,切实落实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