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综合
综合课程的趋势要综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绝、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学科知识的分化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不断深入,但学科知识的分化未必意味着学科的隔离与封闭,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是持续的交往,这意味着不同学科间要相互开放、相互作用、彼此关联,而综合课程正体现了这种文化或学科知识间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发展需求。
第二,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过分强调分科课程易导致学生的学习与当代社会生活相剥离。当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的有机联系被学校人为地分离开来以后,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的不满、冷淡甚至学习的失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鼓励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学习。学生要解决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种种现实问题,就需要把种种来自学术与非学术领域的知识、技能整合起来,这就要求学校课程的组织要以问题和观点为核心,这就是综合课程。
第三,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者与相互关联的观念发生际遇的时候,学习者学习得最好,因为学习者的心理具有整体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信息渗透于有意义的情境之中时,当学习者能够运用知识的多种表征时,当学习者能够把握使其产生与个人相关联的问题的机会时,学习者就进入了理想的学习状态。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基于其知识和经验的背景而整体地建构知识,学习者的先前知识和其建构“实在”的独特方式是相对独立学科知识的,应成为课程组织的基础。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必然要求学校课程具有综合性。
另外,从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过程来看,小学的课程设计,没必要从小就将学生的思维与视野局限在一个有限的学科内。个体一来到世界,他们就在以各自独特的眼光和思维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从一个小小的瓶盖到各式各样的植物、动物,从这个世界上行走着的各式各样的人、交通工具,到各式各样的天文地理现象,哪一个不是其观察和思考的对象。从这种求知的好奇心的本性来说,课程的设计应遵循他们思维认识的发展规律,从生活整体开始,逐渐把他们的视野引向无穷世界。
(二)综合课程的实施是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细化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又凸显了人才培养的民族底色。核心素养命题是素质教育的延续与坚守,同时又是对素质教育的提升与超越。它强调后天培养,强调其可发展性,更强调教育的使命。核心素养事关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中小学教育的终极追求。因此在学校中开展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校本化研究是有效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践行教育使命的需要。
学校围绕“芙蓉花开,多元融通”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形成更加符合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课程。基于学校核心素养、学生的基本构成以及学科质量及学生的能力水平,在长期的课程建设实践中,我们确定了课程建设的基本结构体系——以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为基础、精品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及综合实践活动展示为补充,构建与学生内在发展需求相一致的,有利于夯实学科基础、促进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养、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课程体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正是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每年在寒假、暑假前夕,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在假期完成相应的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和研究性学习任务,基于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丰富经验,并立足于完善学校的校本课程,提升管理水平,如何更好地形成学校特色管理,并推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进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研究。
2015年7月,北京市出台了新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了这次深化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重点和任务。我们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就是在落实“深综改”工作任务,着力优化课程结构,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鼓励突破学科课程壁垒,构建开放、综合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程。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通与互动;聚合并优化各类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综合学习与实践的意识,掌握综合学习的方法,形成综合能力;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构建跨越学科边界、课堂边界、资源边界、时空边界的师生学习圈和生活圈;等等。
(三)综合课程的目标体系及课程的定位、开发与实施(www.xing528.com)
1.综合课程的目标体系
由根本目标、基础目标和具体目标构成。“中国魂、世界人”是本课程的根本目标。确立此目标,意在使课程教学的实效能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体现出来,又使当前的教育有一个明确的长远导向。“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本课程的基础目标。基础目标是为将来达到根本目标奠定基础的切实可行的目标。确立此目标,意在将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将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归宿,构建出进行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创新知识和实践能力教育的新的课程体系,以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具体目标是教师在教育中可操作的目标。
2.综合课程定位与开发
课程定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学科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旨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综合培养人文、科学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课程开发。充分利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自主权,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实践、探索发展。结合学校融通教育的办学理念,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力求突出实践性、探究性,尽量依托参观、调研、制作、实验等形式,要逐步形成学科内综合、跨学科多主题、多层次(知识类、体验类、动手类、探究类等)的系列课程,以实现“为培养世界的中国人奠基”的办学目标。
认真开发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由市、区、校三级采取1∶2∶2的模式共同组织落实,形成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主题、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在内的完整课程体系。区教委相关部门和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将协调市级课程资源(市级课程占学科实践活动总学时的20%)和区级课程资源(区级课程占学科实践活动总学时的40%);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建设好学校课程资源(学校课程占学科实践活动总学时的40%)。我校组织骨干教师成立学校课程资源研发团队,认真做好学校课程的40%的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已有的校本课程、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及各类社团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和规划。调配整合通州资源与特色,积极开发节庆拓展类(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大课堂体验类和国学修养类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并充分用好已有学生实践基地教育计划书,丰富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纪念馆、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单位资源,认真地进行规划和设计,体现主题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的特征。
课程实施。统筹安排原有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实践活动,整体建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创新课程结构。在原有自我课程创新体系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科整合、突出主题,为学生创设更开放、灵活、可选择的课程空间。将每个学科或领域的10%的学科实践活动学时与综合实践活动原有内容、学时统筹使用。我校统筹安排综合实践的课时,在三至六年级开设劳动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程,在三、四年级开设信息课。保证在六年里完成劳动技术110课时,信息技术70课时,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140课时的学习。
保证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时数量。合理安排校内和校外实践活动的学时数。学校要积极尝试长短课、大小课的实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依据内容的特点,安排每周四下午为具体活动时间。加强跨学科的整合,尝试集中时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至六年级每学期15周,每周半天(3学时),校内外共同实施,每学期组织5次校外实践活动(其中市级1次,区级2次,校级2次,共15学时)、10次校内实践活动(共30学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按照学段及年级设计活动主题,力求整体规划,形成系列,实现活动课程的整体构建与创新实施。
表7-1 芙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