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育理念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蔡元培先生在为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大辞书》所撰写的《美育》条目中给美育下了一个定义: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中国教育报》2014年1月27日第3版《坚持改进美育教学的正确方向》中,把美育明确定位为素养教育、通识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定位为以人为本位的情感教育,而非以技术。
1.美育是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有促进作用。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这项历时三年,由近百名高校专家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做了详细阐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而审美情趣作为具体细化的18个基本要点之一,在人文底蕴素养中被明确提出,足见美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课程是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美育亦如此。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是实现小学美育目标的关键,可以为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升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提供教育保障。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9月颁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意见》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课程要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意见》对美育定位准确,针对性强,为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建设指明方向。
3.美育课程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当下是强调“创造性适应”的时代,关注学生素养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中最关注的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阐释了面向21世纪,要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同时强调学生要在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发展。
美育课程的理念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存在内在联系。而活动课程以实践、探究、合作、反思等作为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不仅注重知识与经验的结合,更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其他良好的个性品质,它与美育促进学生发展的标准相契合,因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式学习,符合美育培养学生的标准,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中,进行主动的思考、判断和选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探究过程是学生对于个人观念质疑、求证、解释、确认到重构、形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与发展。作为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凸显了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性,同时活动课程还能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4.活动课程是美育课程的重要实施途径
审美,首先是认知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在审美活动中,直接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展开联想和想象,伴随着愉悦的美感体验。这个体验是一种用身体实际接触事物和用心去理解的感性形式,从中提炼事物的秩序和本质,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审美体验是审美教育的首要环节。通过审美体验活动,充分激活主体的感性与理性,使主体感受到自身独特的品质,获得审美愉悦。在这个基础上,个体才可能将心中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转化为实际行为,乐于去求美、求真、求善,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活动课程作为美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以“体验”作为课程的价值追求,以“获得体验”作为课程目标的宗旨,确定一个综合性的宏观目标,让师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渐构建具体的微观目标,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形成对知识、情感、方法等的自主体验。还可以通过师生间与生生间的互动,获得更多合作与分享。活动课程以获得体验作为主要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不受限于学科,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接受能力和原有的知识与能力,按照学生的需要和特点,自由选择课程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认同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课程以引导学生体验作为课程实施的途径。课程的实施没有固定的标准,但在实际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往往分为准备、导入、实施和小结四个过程,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活动体验。综上,组织良好的活动课程,能够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全方位的体验,它带给学生美的精神感受与身心体验,是美感的核心与焦点。
(二)理论基础
1.大美育理论(www.xing528.com)
《意见》要求学校建立的美育课程要以艺术学科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这与“大美育”思想不谋而合。1987年,教育理论家滕纯先生正式提出“大美育”这一术语,他认为在所有的课程中,在一切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在青少年的全部生活中,都有美育的因素,可以说美育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
(1)大美育的内涵
大美育,即致力于完全美育观念,包括目标、功能、途径与方法建设的美育,就是大美育。完全美育观念是指学校所实施的美育不仅仅是艺术美的教育,还应该包括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的教育;完全美育观念是指美育本身的高渗透和融合性,以美为聚点,可以串联起学校所有的课程教学,使美和美育无处不在;完全美育观念是指美育实施的途径与功能是广泛的。在校内包括管理、课程与教学、学生活动、校园环境等,校外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2)大美育的效应
美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大美育在学校的完全实施,其效应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以美润美。美育对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直接的作用,它能不断完善学生的审美认知结构,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价值观。二是以美辅德。美育是一种由内而外涵养人的教育,用真善美可以启迪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潜移默化指导人的行为。三是以美益智。审美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如欣赏一幅画,需要学生更深入细致地观察,并运用一定的审美知识参与完成。因此,审美过程不仅能训练学生的特殊智能,同时也能促进其一般智能的发展。四是以美健体。体育舞蹈、花样滑冰等项目表明了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以美健体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形体美、动作美、精神美、合作美这几方面。五是以美促劳。劳动产生美,人类对美的感知来源于劳动,因此美育和劳动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今社会,学生的劳动教育更多地包含了社会实践活动。
2.课程理解范式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诸多专家质疑泰勒的“课程开发范式”理论,发起“概念重建运动”,主张课程由制度与技术走向人本与体验,课程被视作“文本”来解读与构建。1995年,美国派纳出版了《理解课程》,标志着“课程理解范式”理论的形成。课程理解是对课程现象、课程“文本”、课程事件的意义解读过程,旨在彰显课程文本的符号意义与主体价值。其理论主要有以下的特点。一是课程价值取向更关注人的学习过程与发展。这使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需要更多关照到学习者的需求、体验与收获。二是课程的实质是不断变革的。课程不再是一成不变地按照既定的轨道存在,而是伴随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不断发展着。预设的、文本课程变成不断生成的、体验课程,学生和教师一样在课程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性,课程过程和结果作为课程事件统一起来。三是课程实施强调将知识习得和学生参与互动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创造的过程。四是课程评价倡导基于过程的真实性评价和主体取向的多元评价。
(三)课程目标
美育是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把审美情趣作为具体细化的18个基本要点之一,在人文底蕴素养中被明确提出。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做出重要部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足开齐美育课程。在国家高度重视美育的大背景下,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如何根据学校的实情及特点,构建科学的美育校本课程体系,发挥美育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课程目标来看,芙蓉小学注重美育与课程间的关系,诠释美育的内涵,即以美的内容、方式来培育人,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服务。
从课程内容来看,芙蓉小学以大美育的效应为依据进行划分,发挥美育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学校原有的相对完整的、丰富的课程内容为美育校本课程整体规划奠定了基础。
表5-1 芙蓉小学美育课程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