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德育追溯于学校的出现而产生,在古希腊时期,荷马时代通过学习《荷马史诗》养成勇敢、正义、智慧和坚韧等英雄品质。到雅典城邦,德育贯穿于体育、美育、军事等教育之中。近代西方德育以人文主义为主要内容,追求个性解放,重视人的才能和智慧,德育由此开始向世俗化转变。赫尔巴特通过综合伦理学、心理学等知识体系,构建了近代教育体系,并将德育从一种直觉式的思维和实践领域改造成为一种学术性的学科。
我国历来重视德育的发展。在古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是我国古代德育思想的源头。近代时期,我国引进西方德育思想,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新文化与新道德,提出以人为本、自由平等的新思想,对旧的德育思想进行驳斥,这些思想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很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德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国家对德育方针、德育目标做出了社会主义规定。
(一)德育理念
1.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我国传统德育思想
在数千年源远流长的道德伦理文化发展史上,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我国传统德育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德育思想,开创了我国古代思想的源头。孔子的道德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仁”和“礼”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是成为君子的重要条件,德育的目的就是将“仁”和“礼”推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做到人与人之间各有其礼,各尊其德。孔子在德育的过程中提出,首先要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分清事物的是非善恶,进一步形成道德信念,再转化为道德行为实践,其中最重要的德育过程是行为实践。此外,他还总结出德育修养的原则和方法,来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确立了儒家学派的独尊地位。此后几千年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基本以儒家学派为主流。到了宋元明时期,又形成了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既贯通道教和佛教,又继承孔孟的新儒学,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朱熹为代表提出个人的德育培养要通过小学的“学其事”,大学的“明其理”的过程,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道德要求。到明代确定了“四书五经”为官方教材,形成了“尊君爱国、忠孝礼信”的道德教育。自此中国古代形成了完整的德育思想体系,对后世留下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德育思想对于我们现今学校德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朱熹的“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体现了做人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推己及人”强调在人际生活中要关心他人、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地体现了爱国的伟大情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辨别能力。“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体现做人要懂得迁善改过,反躬自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要培养有高尚气节,浩然正气的“大丈夫”。这些道德思想都是值得我们当今社会学习的精神文明。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和我国新时代社会实际相结合,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根据个体道德判断结果的性质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没有道德观念,做事只看重个人利益或者只为满足自己需要而行事。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避免惩罚而服从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事物的是非善恶没有判断能力,只会为了逃避惩罚而去服从规范,儿童会认为受到惩罚的行为都是坏的,没有受到惩罚的都是好的。阶段二:相对功利主义定向阶段。儿童会根据奖励和惩罚来进行判断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认为奖励者就是好,惩罚者就是坏。
习俗水平:主要是初中至青年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规则有一定的自我认识,从而逐渐遵守团体准则。这一时期的阶段三:寻求认可阶段。个体会按照人们所称的“好孩子”的要求规范自身行为,个体的行为受到众人的共同期望,个体会按照大家对自己的期望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以此来获得赞许。阶段四:遵守法则阶段。这一阶段个人履行社会职责,尊重社会权威。这时候个体判断是非已有了法治观念,不仅遵守现有的社会秩序,而且对此进行维护、支持和论证。(www.xing528.com)
后习俗水平:主要出现在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属于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人达到。这一时期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约束,从而实现自律。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个体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有社会法制的取向的价值观,个体的行为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标准。阶段六:普遍道德的原则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个体能够形成自我的价值判断能力,不受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拥有明确的价值观,个体能够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地考虑道德的本质。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前习俗水平,这一时期的儿童没有道德观念,做事只看重个人利益或者只为满足自己需要而行事。因此,小学德育在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个体行为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培养,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德育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的主要载体——德育课程是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方针的主渠道。从清末设置德育课程以来,德育课程就一直存在于我国的学科结构和教育体系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文件,不断深化对德育课程的系统认识,不断提升中小学德育实践的科学化水平,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德育课程目标具体可以归纳为认知类、技能类、情感类、应用类四个方面。认知类,包括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和思维能力;技能类,包括行为、习惯、运动及交际能力;情感类,包括思想、观点和信念;应用类,包括应用前三类来解决社会和个人生活问题的能力。
表2-1 芙蓉小学德育课程目标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