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民族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旅游者往往具有不同的旅游行为。中西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消费行为主要存在如下差异[1]:
1.中国游客
旅游动机:缺乏冒险的旅游动机,寻求平衡、和谐、相同和可预见性的需求倾向比较明显,通过回归自然的休闲寻找飘飘然的快意,在天人合一、物我交融中得到心灵慰藉。
目的地选择:信奉天人合一,喜欢小桥流水、田园风光、波澜不惊的平和景观。
决策方式:具有较强的群体意识,容易听从他人的意见,对社会流行风尚的从中心理。
组织形式:在出境旅游和国内长距离旅游中,喜欢组团出游,强调相互照顾,有安全感;近距离旅游则往往同家人或亲友同行。
2.外国游客
旅游动机:多样性的个性化需求倾向明显,通过旅游寻求刺激的感官享受,从探求征服中获得以自我为主体的人生价值。(www.xing528.com)
目的地选择:信奉探索自然,对特色鲜明的目的地比较感兴趣。
决策方式:在选择目的地时较少受他人的支配和影响。
组织形式:喜欢个人单独外出旅游,认为与人结伴或与家人同游会降低独自旅游的效益。
案例2
中国特色的“旅行团”文化
中国人成群结队地飞向世界各地,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一位刚从西班牙归来的“闺蜜”在讲述她的异国之行时,重点竟是同团一位疑似煤老板先生的隐私。而另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是我的几个朋友结伙参团出去玩,回来后他们重点报告的是一路上打“斗地主”扑克牌的战况,听上去好像异国风光不过是小赌怡情的活动背景。如果你仔细观察,还能发现中国人的旅行中另一个兴趣焦点,那就是团友们之间纵横捭阖的小矛盾。
评析:旅游虽然以他乡异地为主要“舞台”,但旅游者本身却始终带着客源地的文化特色。因此,许多中国人也喜欢把平时的人际交往习惯带入旅游团。这种中国特色的“旅游团”文化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旅游行为特色,同时也说明很多中国人目前虽然具备了旅游的经济实力,但依然有许多包括旅游动机方面是需要学习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