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街道东临甬江,南至新马路与中马街道为邻,西靠清河路,与文教街道隔路相邻,北至环城北路。区域总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2.5万。街道办事处原设在人民路377号,1999年10月10日迁址到白沙路123号,2000年5月因扩建白沙公园迁至白沙路56—1号,因房产属辖区部队,又于2002年12月28日迁址到福兴巷9号。
据《宁波市志》记载,“1555年2月,省祭官杜槐在定海白沙(今江北)抗倭死难”。白沙街道的名称缘于此,原属定海(即镇海)管辖。又据《鄞县志》、《镇海县志》记载,白沙清初为镇海县四都二图(下白沙)、四都五图(中白沙)、五都四图(里白沙),清朝乾隆年间曾属于鄞县东安乡白檀里甬东隅九图。宣统三年(1911年),白沙划分给宁波府作为城区的一部分。1931年初,宁波府撤销,白沙仍归邳县管辖,为鄞县第五区(区公所建在江北天一救火会内)的白沙乡、泗洲乡。民国23年(1934年),白沙为镇海县龙山区白沙乡,民国24年(1935年)划归镇海县白沙乡(下辖上白沙、中白沙、下白沙、桂家、里陈、眠羊董、小郑家、大郑家、徐家、新朱家、王家、张家、金家、夏家、下道头、扎浦等村)。1945年,国民政府将其行政区重新划归为邳县江北镇。新中国成立后,白沙为镇海县庄市区白沙乡(下辖新马、白沙、红星、大庆、泗洲、三宝、新凉、孔浦、北站等村),1951年5月5日划归为宁波五个区之一郊区的白沙乡,1954年为庄桥区白沙乡。1956年1月,白沙与梅堰、压赛合并为宁波郊区的北郊乡,1958年为江北街道白沙居民委,1960年为江北公社白沙分社,1962年为江北公社泗洲分社,1969年为江北区(区政府设在人民路378号)泗洲街道白沙居民会。1978年7月15日,报浙江省枇准,泗洲街道正式改名为白沙街道,办事处下设爱卫办、侨联、妇联、人武部、市容、团支部、企管办七个科室,街道分白沙、大庆、北站、新凉、泗洲、新马、正大、草一、草二、三宝十个居民委员会,1989年10月,经宁波市民政局[1989]27号文件批准,新建隆兴、贝家巷、海关三个居民委员会。1999年8月19日,经江北区政发[1999]61号文件同意,正大居委会改并为正苑居委会。1999年11月3日,江北区政发[1999]81号文件批准新建桃源居委会。2000年5月190,街道对原居委会进行了调整和人事变动,撤并为正苑、草一、桃源、泗洲、新凉、隆兴、白沙、北站、贝家等九个居委会。2001年10月13日,江北区政发[2001]48号文件批准,白沙街道辖区调整为白沙、北站、大庆、正大、桃源等五个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设党政办、经济、综治、城建、社会事务五个科室。
宁波市江北区城区中心的白沙辖区,现有主要道路:人民路、大庆北路、新马路、正大路等。与人文相关的街巷名称有:田厂巷(现火车北站货场内)、生宝路、三宝巷(现茗雅苑内)、大吉巷、人和卷、福兴巷、海关巷(现茗雅苑口)、戴祠巷、首善路、德记巷、贝家巷、泗洲路、桂家巷(现砖桥小区)、宏泉坊(现白沙公园北)、费桥巷(现砖桥小区)等。主要道路的建设情况如下:
新马路:1912年,筑新马路,1931年改建为水泥面马路,长910米,这是宁波市第一条水泥面马路,1984年至1986年间向西延伸,路长增至1637.5米,拓宽为10至10.5米,路面改为沥青水泥路。
东草马路:1933年筑东草马路(白沙路港务三区至人民路间),1973年重修为沥青路。
大庆路:1958年新筑大庆南路(新马路至草马路段,原为萧甬铁路旧址),1990年改成沥青水泥路,路延长至2107.3米,拓宽至14米,同年改建长2835米,宽8米至14米的大庆北路(原为宁镇公路市区段),沥青水泥路面。
人民路:1958年至1960年间,填平泗洲河,扩建人民路北段,1990年改建为沥青水泥路。(www.xing528.com)
白沙路:1970年至1979年修建白沙路为水泥路,1972年至1978年修建生宝路(人民路至大庆南路,原作为白沙菜场)为水泥路。
泗洲路:1981年修建泗洲路(人民路至大庆南路)。
正大路:1983年修建正大路(大庆南路至新马路)为水泥路。
清河路:1985年修建清河路(西草马路至姚江边)为水泥路。
首善路:1984年建首善路(白沙路至人民路间)为水泥路。
客车二场:1965年在大庆南路89号(大庆南路与新马路交叉口)建宁波市第一个较大规模公交停车站,后称客车二场,当时投资25万元,占地0.43万平方米,可停车35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