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记忆:中西文化碰撞的陈宅

城市记忆:中西文化碰撞的陈宅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是从美学的角度,陈宅的建筑只能是中西两种审美文化碰撞的苟合。只是在陈宅中,西洋文化撞过来多一点。这只是一个猜测,不过这个半中半西或不西不中的建筑一直都凝固在了那样一个文化思想彷徨和变革的历史之中。想起清末中西文化对撞,夹缝之下“匠商之流”的良苦用心,我不禁黯然而笑。

城市记忆:中西文化碰撞的陈宅

□沈瑾瑜

吃饭穿衣都有习惯.我们习惯用筷子,欧美人习惯用刀叉,一举一动都有文化在里面。这不但体现在言行,而且体现在建筑。中国民宅风格颇具规模和特色,延续了2000余年,而最终的激烈变化乃是在清末民初。眼前这幢陈宅就是这样变革的一例。

陈宅位于宁波江北岸人民路边,离外滩不远,沉没在旧宅杂居之中。初访陈宅,铁门紧闭。从外面看,这是一个二层楼的小洋房,没有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骑马墙,也没有飞檐回廊,而是在正墙顶上做出一个半圆来,墙正面有一个十分显眼的标志,一个大圆圈,圈内是水泥塑成的团花,这是一种欧式古典的花纹。据介绍,陈宅建于清末民初年间,考虑到当时的社会风俗,而且建在临街旁宅。主人如此标新立异,是否引来非议呢?他何以能不顾大众的口水,而作出一个标新立异的决定呢?清朝末年,清朝政府屡败屡耻,有识者如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有意向西方学习,其后仍是国耻兵败。梁启超等又提出:“中学为本,西学为用。”西方的科学艺术以及其他渐渐向东方渗入,史称此为“西学东渐”。爱国学者以引进西学救国救民为荣。身体力行,乃破旧俗,穿西装,盖洋房,不顾路人指点与口水,欲以此救国。陈宅也许是在如此的情形下建造的吧。可惜,当时国家的问题并没有好转,清朝终于还是灭亡。心愿是美好的,结果是未知的。鲁迅说:国人提出“以夷治夷”,夷人倒一向是“以华治华”的。梁启超的理念也没有成功,学界并没形成“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之风,似有“西学为本,批判中学”之态。

再访陈宅在一个细雨飘飘的中午,打开大铁门,随着“吱呀”一声的开门声,我进入了这所宅子。这个二层五开间的宅子,原先是白沙派出所的办公用房,白沙派出所迁出后,宅子里除了一个管楼的门卫,空无一人。堂前遮了一所楼房,光线暗淡。若说宅子是西式的,恐怕也不尽然,因为楼下堂前的窗棂就是中式的,在变革年代,采用中式的呢,还是西式呢?主人建房之时也许犹豫,矛盾着呢!这样西式的建筑就融入了中式的窗棂,而这样的窗棂比较透光。

随着门卫上了二楼,二楼南墙也有一个西式的水泥塑图,而且是一组西洋四瓣花图案。南墙正上方,仍有一幅大团花,与北墙相对称。这是典型仿西式的建筑,然楼上却又有典型的中式木雕,一个大叶花的木托。建房者也许真的想建洋房,而那时缺的是懂西式工艺的工匠,是否因此而建成了夹中夹西的陈宅呢?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有这样的论述:“自清末季,外侮凌夷,民气沮丧,国人鄙视国粹,万事以洋式为尚,其影响遂立即反映于建筑。凡公私营造,莫不趋向洋式。然在当时外人之执营造业者率多匠商之流,对于其自身文化鲜有认识,曾经建筑艺术训练者更乏其人。故清末洋式之输入实先见其渣滓。”这样的夹中夹西的建筑,是因为当时西洋式建筑人才缺乏,哪怕陈宅的主人欲全西化地仿制一个,无奈仿造出的却是一个不中不西的产物。

梁思成毫不客气地以“渣滓”称之,我在此引用并非贬低陈宅的建造者。清朝末年,一些学洋欲救国者,而终究未能救国.清朝多耻而亡,民国初军阀相乱。从这个建筑中看出来,那些欲以破旧俗、穿西装、盖洋房而救国者,却没想到跟来一批“邯郸学步”的新大众,新的步子没学会,原来的老步子却忘了。

这种引洋救国风气在某些方面,到现在还有的啊。比如:未学会日本对员工的终身待遇和培训,却学会了对员工的严格苛刻,以致员工跳槽率增高;未学会欧美员工对工作的认真负责,8小时内全身心工作,而怨言工资相比欧美太低,8小时里得混且混。而中国式的管理方式,似乎早弃之不用,中国先贤留下来的传统思想和优秀文化也全视作“垃圾”被扔进了“垃圾筒”了。

陈宅的房主造宅之初,其初衷或是“身先以欲救国”,或是“鄙视国粹,以洋式为尚”且不论之。单是从美学的角度,陈宅的建筑只能是中西两种审美文化碰撞的苟合。只是在陈宅中,西洋文化撞过来多一点。陈从周在《续说园》中谈到岱庙中种上西洋式雪松,愤愤然以为:“古建筑居然西装革履,无以名之。”陈从周若见此处,或许要发“洋建筑居然唐装汉履”的感慨了吧。(www.xing528.com)

楼上行步,四周空静,唯有皮鞋落在楼板之声。楼板较厚,有2厘米半,还未见虫蛀,栏杆仍然有红漆保护着。而廊上平顶已经脱落了一大块。露出了清末流行的洋式木栅板平顶,只是这在百十年后也不堪岁月而脱落了。廊檐也是做平的,有小孔,似有8个中文“人”字相对,或者是8个英文“Y”字母相对,或中或西不能明辨。

听说陈宅原来有一个后花园。问了门卫,门卫带我去了后宅。后花园早已经没有了,不过还有一个石板铺地的中式明堂。石板经风吹雨蚀,都已经大坑小缝,大坑积水而小缝长出细细小小的小鹤菜。又有小如指甲的天胡荽草得了石板间的夹缝隙地,密密地长出来。墙缝边长出了四季都是绿意浓浓的凤尾草。

明堂的正中有一口中式的石井,圆口方槽,槽方一米,井内用青砖垒起。冬寒天冷,井内尚且冒出缕缕热气,久未使用,可见数百条夏天才能见到的孑孓在井面左弹右游,自顾热闹。陈宅的西墙上,部分抹墙的黄沙水泥已经脱落,右边有古羊藤能爬墙而上,贴壁而生,叶叶相对,生机盎然。

这些故乡生物,百十年来不管西式文化是否来撞,只要有些许本地水土,就能顽强地传承下来。

陈宅的后房是个标准的中式古建筑。柱檐明显,左手门侧还有一个照壁,壁上画的是一幅望子富贵图。也许后宅是父老辈所住,父老辈不赞同儿子的洋式西化,终于要保留一处中式的养老之所。儿子也无法说服父亲住到洋式建筑之中,于是只好在宅后另建一所中式屋宅以供长辈居住。这只是一个猜测,不过这个半中半西或不西不中的建筑一直都凝固在了那样一个文化思想彷徨和变革的历史之中。

走出陈宅,铁门又“吱呀”一声关上了。我还想转身看一下,看到了那个正墙上的西洋式大圆花的外环里居然还有一对中式的铜钱。想起清末中西文化对撞,夹缝之下“匠商之流”的良苦用心,我不禁黯然而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