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群体既具有一定的群体共性,比如社会地位低、教学地位弱等,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从政策和制度上加以支持,但同时体育教师群体内部具有差异化,应该根据这种内部的差异化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支持。比如有关研究表明男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高于女体育教师。这提示学校等相关部门要特别重视男体育教师的社会支持,可以适当加强提高男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相关扶持上的政策倾斜。这并不是说要男女差别对待,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征求男女体育教师的个人意愿,如有需要可以针对性的提升[404]。也有研究发现已婚的体育教师工作压力要显著高于未婚体育教师。针对这一点,学校在提高体育教师相关支持比如人事、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时可以适当考虑倾斜,以针对性地解决已婚体育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压力[405]。也有研究表明中青年体育教师(40岁以下以及40~50岁)的工作压力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的体育教师工作压力。青年体育教师一方面面临结婚生子等生活压力,另一方面职业发展也逐渐趋于稳定但上升渠道变得越来越狭窄,这就导致其高压力现实。因此,应着重关注中青年体育教师的精神需求、文化诉求,采取更多针对性措施提升其工作激情和内部动机[403]。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青年教师,由于社会阅历有限,投入学校工作的时间也较高,面对提升学历、职称晋升等一系列竞争,可以通过“师徒帮”等形式,通过有经验的教师一对一帮扶,帮助年轻教师更好地实现职业发展[397]。相关研究还表明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也是不同的,其中副教授这一职称的体育教师无论是在组织管理、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学生因素还是工作环境方面所感知的压力都明显高于其他职称的体育教师(包括教授、讲师和助教)[406]。职称晋升是高校体育教师十分重视的事情,但竞争却十分激烈,几乎每次竞争都会有明争暗斗的现象,但往往只有少数人能晋升成功。而副教授这一职称在向教授晋升的过程中难度是最高的,副教授职称的体育教师可能同时还需要承担一些组织中的职务,从而很容易产生教学、科研和领导职务之间的角色冲突。再者副教授的科研任务非常大,自身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用于科研攻关,因而容易造成副教授的工作压力突出[407]。这就要求学校等在提供社会支持时特别重视副教授这一职称的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从家庭方面,副教授职称的体育教师的家庭也应当充分理解和帮助分担体育教师的压力,从而为体育教师往上晋升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综上所述,不仅要从社会环境方面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或家庭在提供社会支持时更应该考虑高校体育教师的群体内差异,有针对性地提供社会支持。(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