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延迟满足的年龄差异研究成果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延迟满足的年龄差异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次研究还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延迟满足的年龄的差异进行了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仅在条目3上,30岁以下组、30~40岁组、40~50岁组的得分均高于50岁以上组的得分,差异有显著,但30岁以下组、30~40岁组、40~50岁组之间不存在差异,而职业延迟满足总量表、工作延迟满足与职业生涯延迟满足两个分量表以及1、2、4、5、6、7、8共7个条目,不同年龄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师的得分差异不显著,P值均大于0.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延迟满足的年龄差异研究成果

本次研究还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延迟满足的年龄的差异进行了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仅在条目3上,30岁以下组、30~40岁组、40~50岁组的得分均高于50岁以上组的得分,差异有显著(P<0.05),但30岁以下组、30~40岁组、40~50岁组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而职业延迟满足总量表、工作延迟满足与职业生涯延迟满足两个分量表以及1、2、4、5、6、7、8共7个条目,不同年龄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师的得分差异不显著,P值均大于0.5(具体见表3-6)。仅在条目3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P=0.031)。再采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组间比较,发现在职业延迟满足总量表、工作延迟维度、职业生涯延迟维度,以及条目1、2、4、5、6、7、8上,均是30岁以下组、30~40岁组、40~50岁组以及50岁以上组之间的不同年龄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师得分无差异(P>0.05),这可能是由于个别50岁以上的高校教师认为即将面临退休,职业生涯发展也已基本定型,不愿意再考虑长远发展,导致个别维度的得分下降。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结果基本一致,一些研究者对此认为年龄与职业延迟满足的得分无差异,如曹艺[184]以企业员工为样本,并根据其所在的年龄段进行分组,25岁以下的员工为第一组、满25岁不足35岁的员工为第二组、满35岁不足45岁的员工为第三组、45岁以上的员工为第四组,然后对不同级别企业员工的职业延迟满足总量表及各个分量表的得分均进行差异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级别的企业员工在职业延迟满足的各分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得出了不同年龄的企业员工的职业延迟满足得分无区别的结论;沃小雪[235]也根据企业员工的年龄不同,将其根据年龄进行分组,然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员工的职业延迟满足总量表的得分在不同年龄段上未发现显著差异,而各分量表中的工作延迟满足维度和职业生涯延迟满足维度在不同年龄上同样未发现显著差异;阎晓华[239]根据年龄,将员工分为五个组,分别是:25岁以下组、26~35岁组,36~45岁组,46~55岁组,56岁以上组,然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分析的结果显示职业延迟满足的两个维度(工作延迟满足、职业生涯延迟满足)与职业延迟满足总量表的得分,在年龄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年龄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延迟满足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另一些研究者却认为不同年龄的企业员工之间的职业延迟满足得分应当存在显著差异,如胡世辉[190]以企业员工为例进行调查,并将员工分为25岁以下、26~30岁、31~35岁、36~45岁等组别,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对职业生涯延迟满足维度与职业延迟满足总分有显著的影响,多重检验的结果显示,在职业生涯延迟满足维度上,25岁以下的企业员工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别的员工,在职业延迟满足总量表上,25岁以下组和26~30岁组的员工得分要高于其他组的企业员工;孙裕如[185]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企业员工职业延迟满足水平在年龄上的差异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年龄对企业员工的工作延迟满足维度得分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职业生涯延迟满足维度得分以及职业延迟满足总量表的得分,多重检验显示,25岁以下组、26~35岁组的企业员工的工作延迟满足维度得分要显著低于36~45岁组的企业员工的得分,说明年龄对职业延迟满足产生部分影响;张杏[146]公务员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组的公务员,职业延迟满足得分有显著差异,在45岁之前,公务员的职业延迟满足得分与年龄呈正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分呈现上升趋势,然后在“41~45岁”期间达到最高值,在“46~50岁”期间下降到最低分,在“50岁以上”期间又开始回升;刘燕南[210,237]护士为样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个年龄组的护士在职业延迟满足的总分上和各个分量表的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多重比较显示22岁以下组和40~55岁组的护士得分最高,其职业延迟满足总量表及各个分量表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的得分;赵明[147]以IT企业的员工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将职业延迟满足及其各维度为因变量,年龄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IT企业员工的职业延迟满足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在年龄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温雅[154]以员工为例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员工的职业延迟满足得分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对职业延迟满足得分产生影响,年龄段不同,则职业延迟满足的得分有区别,工作延迟满足维度及个体延迟特质维度在年龄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其中30~35岁组和35~40岁组的企业员工的职业延迟满足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员工的职业延迟满足水平。

教师与企业员工、医护人员等行为的员工的工作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教师的职业延迟满足的特征也可能具有行业的特殊性,与其他行业的员工可能存在不一样的特点。李亚莉、刘贵雄[232]对高校教师职业延迟满足的年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职业延迟满足总量表得分最高的是19~25岁组的教师,与26~35岁组、36~45岁组、36~45岁组、46~55岁组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职业生涯延迟满足维度的得分上,19~25岁与其他各组的教师的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总的来说,19~25岁组和46~55岁组的高校教师的职业延迟满足得分较高,可能是由于2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充满热情和动力,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愿意在工作中去选择延迟满足;这是国内有关教师职业延迟满足最早的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但其他一些有关教师职业延迟满足的研究并不支持这一观点,如刘晨露[54]以中学教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的中学教师在工作延迟满足维度、职业生涯延迟满足维度、职业延迟满足总量表的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学校所在地(城市、乡镇、农村)对中学教师的职业延迟满足总量表、职业生涯延迟满足维度、工作延迟满足维度的得分均无显著影响;郑艳玉[155]中小学教师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年龄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延迟满足的总量表及两个分量表的得分未产生显著的影响,王瑛[236]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年龄与工作年限对于独立学院的教师的职业延迟满足不产生显著影响,包括总量表及两个分量表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大多数研究均发现不同年龄的教师的职业延迟满足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于李亚莉的研究,可能是年龄段的划分方式不同、采用的测量工具不同,以及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导致的,但大多数研究仍然显示了教师的职业延迟满足的特征不同于企业员工和护士的,体现了教师的行业特殊性,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要注意的地方。(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