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这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弗洛伊德[29]关于初级过程向次级过程过渡的论述,是最早阐述延迟满足概念及其机制的早期理论之一。弗洛伊德[29]在其人格理论中这样阐述:个性结构中的“本我”依照快乐原则行事,追求冲动的即时满足;而“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不断调节本我与外界要求之间的冲突,抑制本我冲动,寻求对即时冲动的延迟满足,直至发现适当的可以满足的对象或寻找到适合满足的时间与场合为止。据此理论,弗洛伊德[29]认为当直接满足过程的实现发生障碍或推迟的时候,认知的作用便开始显现,即婴儿通过采取对实际上不存在的、需要延迟满足的对象产生“幻觉意象”,来达到消除紧张和烦恼的目的,最终度过延迟期[63]。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对延迟满足目标所采取的“幻觉意象”的心理活动,是其理性思维过程发端的前兆。延迟满足标志着“本我”——追逐即时快乐满足的初级过程向“自我”——根据现实环境要求而趋于合理地延迟满足的次级过程过渡,这种发展反映着成熟的过程,而不是文化的影响作用[29]。这种发展通过非常自然的,非直接的形式从对即时释放的非抑制阶段过渡到倾向于控制冲动[64]。弗洛伊德对延迟满足的阐述,采用的原型范例是一个暂时与母亲分离的小婴儿,在这种外加的延迟期间,弗洛伊德假想小婴儿是通过产生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延迟奖励物(母亲及其相关的满足感觉)的“幻觉意象”而最终度过延迟期限的。可见,精神分析理论是强调无意识过程和动机驱力的作用,用价值内化和内部心理冲突来解释延迟满足的自我控制现象[30]。
2.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20世纪40年代末,斯金纳(Skinner)[65]在其乌托邦小说《沃尔登第二》中探讨过延迟满足的基本问题和模式,并且探讨了如何帮助儿童应对挫折,成为豁达的、有志向和自制力的人的实际干预措施。斯金纳[65]在小说中描述了一个建立在行为主义原理基础之上的理想王国,生活在这个理想王国中的每个幼儿每天早上都可以得到一块棒棒糖(棒棒糖是经过特殊加工后蘸着糖末儿的,只要舔一下就可以被看出来。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处理,而且在儿童自我控制的学习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允许儿童在下午吃这个棒棒糖,但必须是在这之前根本没有舔过它的情况下才可以吃,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只要舔了棒棒糖(即获得了即时的小享受),那他就不得不放弃大的、但需要延迟的整个棒棒糖,儿童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要学会延迟满足[65]。小说中的这一情境对于后来研究者米歇尔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的建立产生了莫大的原型启发作用。
3.柯尔伯格(Kehlberg)的认知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66]倾向于认为延迟满足的发展起因于儿童认知的发展,它反映了建构事件和理解现实能力的完善。这些理解力包括意识到延迟是适应的必要条件,它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赢得对环境控制的一种方式。此外,延迟行为的发展还取决于能够同时考虑选择两难(例如,时间和奖励物的数量)的认知能力。而同时能够考虑选择两难的能力出现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初期,这与延迟行为的主要年龄变化同时出现。因此,依据这一理论观点,柯尔伯格[66]认为延迟行为的变化是普遍的认知发展所固有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即延迟行为的发展反映的是成熟的过程,而不是环境的结果。其区别在于认知发展理论把延迟满足的发展归因于认知的发展,而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动机的决定作用。认知发展理论把认知发展看成是寻找平衡的行动(例如,适应)所引导的延迟行为发展的直接源泉[64]。
4.目标取向理论(www.xing528.com)
目标取向理论认为以学生在成就情境中有不同的目标取向,根据学生为了提高能力的学习目的,以证明自己的高能力或避免证明自己的低能力,可将目标取向分为三种:任务取向、趋向型自我取向和逃避型自我取向。学生的目标取向会影响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方式[67]。贝门蒂(Bembenutty)[68]采用目标取向量表(PALS)进行相关研究得出:不同目标取向对学业延迟满足有不同影响,任务取向对学业延迟满足有积极影响,趋向型自我取向对学业延迟满足有负面作用。国内李晓东等[67]在对中学生群体的研究中也验证了这一结果。
5.期望价值理论
期望和价值是任务选择的两个重要因素[69]。研究发现,学生会对每一个选择评价其喜好程度、价值大小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就如所预期的那样,在即时满足和延迟选择二者之间,学生更喜欢前者;但是学生如果觉得选择延迟能使他们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则认为延迟选择更有价值[70]。
6.延迟满足的认知—情感人格系统(CAPS)模型
延迟满足是个体对意识进行控制的过程[30]。儿童通过使用策略延长等待时间,包括“冷”策略(遮住眼睛,躲在桌下,唱歌,想象面前是饼干而非棉花糖)[71],以及认知改变策略(把棉花糖想象为棉球,无视其口感)[72]。米歇尔[73]认为个体自我调节主要指有助于个体实现目标的认知注意机制,提出自我控制的双系统启动模型。随后,米歇尔[34]将其发展为认知—情感人格系统(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CAPS)。该系统认为,个体面对外来刺激能否延迟满足取决于该个体能否有效运用“冷”策略战胜“热”策略。“冷”策略包括平静从容、自我控制和认知策略,“热”策略包括情绪化冲动和自动化反应。在“热”策略使用过程中,个体会专注于引起诱惑目标最具吸引力的部分,致使无法抵抗即时满足的冲动。“冷”策略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控制行为,有效“冷”策略包括分散注意、调整诱惑物的认知评价。最有效分散注意的方法是想象其他奖励物,转移当前诱惑物上的注意力[34]。米歇尔认为个体遇到事件时会在自身认知—情感人格系统中发生交互,延迟奖励能力受认知—情感人格系统控制。米歇尔[34]认为个体延迟满足的自我奖励能力受认知—情感人格系统控制。认知—情感人格系统在脑神经科学中得到研究。大脑边缘系统的中脑腹侧纹状体是个体的快乐奖赏中枢,人类本能就是对瞬间潜在即时快感进行反应,当大脑边缘系统企图即时满足时,负责推理与理性思考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就开始积极运作,转移个体注意力焦点从而有助于延迟满足[74]。因此,个体使用转移注意力或者冷静的认知策略,有助于提高延迟满足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